“爸爸,可以陪我玩會嘛?”孩子這樣的眼神讓我忍不了

“爸爸,可以陪我玩會嘛?”孩子這樣的眼神讓我忍不了

多陪陪孩子,你陪她長大,她陪你變老

這幾年《爸爸去哪兒》火了,“缺失的父親”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爸爸,你再不陪我玩,我就長大了”,這句話也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

孩子最喜歡的人,就是喜歡和他玩的人。因為“玩”不僅僅給他帶了樂趣,而且還是他分析、思考、解釋這個世界的過程,也是他學習語音、情感和社會技能的通道。智商、情商都得到了提升。

“爸爸,可以陪我玩會嘛”,面對孩子懇求的眼神,好吧,關掉電視、收起手機,“我們玩會吧!“

我昨天問了孩子她最喜歡玩什麼遊戲,受到了一些啟發:不管玩什麼,陪伴就是最好的遊戲。

“爸爸,可以陪我玩會嘛?”孩子這樣的眼神讓我忍不了

1、野人遊戲

有一次和她說了魯濱孫荒島求生的故事,她就迷上了。隨便找個地方,就是荒島了。然後我們要去船上搬東西,按照重要緊急的順序,去蓋房子、打獵、養殖、種莊稼、造船、海水淡化、求救、馴化野獸野人......玩得不亦樂乎!

啟發:小學生這個年齡,已經讀了很多書了。我們可以把這本書或書中的一些情節拿出來玩。像這樣的素材就多了,隨手抓一大把。一個遊戲可以激發她對閱讀的興趣,也加深對書本的理解。如果大人加以引導,還可以教孩子很多知識,比如怎麼蓋房子、怎麼求救、為什麼要海水淡化,等等。一舉多得。

“爸爸,可以陪我玩會嘛?”孩子這樣的眼神讓我忍不了

2、當老師遊戲

自從上了一年級,就迷上了這個遊戲。我們給她裝了白板、配上白板筆,她就把自己學過的語文、數學來教我們。備課、上課、點評、聽寫、考試,有模有樣。

啟發:這個遊戲非常好。“教就是學”、“教是更好地學”。既讓她複習了學過的知識,又能把知識講出來,這中間有個消化的過程,有助於她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我們還在課堂上裝作不懂提各種問題,引發她的思考。甚至故意睡覺、講話、做小動作,讓她維持紀律,體會當老師的不容易,思考自己在上課時應該怎麼做。現在,她學了鋼琴、英語、滑板,又開始給我當“教練”了。

“爸爸,可以陪我玩會嘛?”孩子這樣的眼神讓我忍不了

3、看病遊戲

不知道什麼時候,她的理想是當個醫生。於是,經常要我和她玩看病遊戲,她媽媽給她買了一整套醫療玩具。自己當醫生,我們當病人。嫌病人太少,把所有大小玩具全拿出來,拍成長龍了。

啟發: 二年級孩子已經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融入度了,這個遊戲正好幫助她建立一些社會規則,瞭解一些社會知識。比如,還可以和她玩商場買東西、交警指揮交通、消防員救火、到飯店吃飯等各種遊戲。並且模擬一些問題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對一些危險,比如模擬遇到火災、小偷、迷路、地震、受傷、電梯故障等,讓她從中學會應對措施和自我救助的知識。模擬一遍,比直接教她十遍知識都強。

4、“寶貝當家日”遊戲

“什麼都是你們說了算”,孩子生氣了,她想爭取自主權。於是,有了這一款遊戲。在週末,我們給她一天時間,在這一天時間內,讓她自己進行安排。從早上到晚上,什麼時候寫作業,吃什麼飯,看什麼電影,到哪裡玩,儘量讓她自己去計劃、安排、落實。(當然,大人以建議的名義垂簾聽政罷了)當然了,既然當家嘛,家裡的家務活她也要承擔點了。

啟發: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在萌發,這也是我們家長要鼓勵的。對她的要求是三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大人的事情幫著幹,困難的事情嘗試幹”。我們巴不得她能自己動手、動腳、動腦呢!孩子想幹的事情,如果沒有危險,都應該讓她去嘗試幹。“幫忙不代替”“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絕不要完全代替她,結果最後吃力不討好。這樣,燒飯、買菜、洗碗、拖地,都可以變成遊戲了,看著她幹得一身勁,你就沒事偷著樂吧!

“爸爸,可以陪我玩會嘛?”孩子這樣的眼神讓我忍不了

5、“猜一猜”遊戲

好像是天性,孩子幾乎都喜歡玩這種遊戲。剪刀石頭布了、腦筋急轉彎了、猜謎語了、猜火柴棒了,她都喜歡。最喜歡玩“猜猜我心裡想什麼”。互相給對方一個數字,或者一個人,或者一個事物,你提問,對方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看你多長時間能猜出來。這個遊戲必須通過一次提問回答能把問題範圍縮小,越小越好,這樣鍛鍊她的分類能力——一分為二,剩下的再一分為二。

啟發:這或許是孩子對未知世界的一種好奇和探索。其實,對一切問題,你都可以把它變成這個遊戲,讓她猜一猜,大膽的去假設,小心的去求證。因為孩子有無窮多的問題,所以這個遊戲幾乎是無窮無盡的。有一次陰天,她問太陽去哪裡了,我讓她大膽去猜。假設五花八門,太陽睡懶覺了,太陽堵車沒來得及上班,太陽被後弈射死了,太陽被自己融化了......這樣鍛鍊了孩子的想象力,最後再告訴她答案。

6、“什麼都可以玩”遊戲

呵呵,這是我想的名字。孩子天生好奇,只要激發了好奇心、想象力,幾乎可以隨時隨地做遊戲。開車的時候,你可以和她玩“賽車”;地上有個空瓶子,你可以和她“踢足球”;在草地上玩,可以“鬥草”;晚上打開手機照明,可以玩“手影”;白天太陽下,可以用影子演“千手觀音”;上學路上,可以“競走”;拿張紙,可以疊飛機小船;互相講笑話,看誰能憋住不笑;看螞蟻搬家,蟲子翻身,小草發芽,鳥雀歸巢,夕陽晚霞......

你有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你可以不受約束地上網看電視打遊戲,孩子還小,她的世界主要還是父母。多陪陪孩子,你陪她長大,她陪你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