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李靖和秦瓊為什麼沒有參加?

董狐筆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謝官方邀。首先修正一下問題,玄武門事變,李靖肯定沒有直接參加,秦瓊可能參加,也可能沒參加,具體不知道。接下來我說原因。

李靖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必要

由於《隋唐演義》小說和電視劇的流行,大家關注唐朝奪取天下這段歷史,更多是李世民破王世充、竇建德的故事,其實唐朝奪取天下的功勞,李靖和李世民不相上下。李靖和李世民兩個人是大唐最優秀的兩個統帥,各自獨立的集團軍總司令,這是一個定位問題,先要明白。

接下來,站在李靖的角度,無論是李建成還是李世民即為都一定會重用他,李靖是不需要在這個問題上站隊的,李靖面臨的選擇和程知節、尉遲恭等等完全不同。

參與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歷來都是為人臣子的大忌,死在“立儲”問題上的臣子多不勝數。李靖何必去冒這個險?他沒這個訴求,沒這個必要。

李靖沒有直接參與玄武門事變的可能性

先明確一下時間線,玄武門事變是有具體時間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這個時候,李靖在哪裡?做什麼?——

九年,突厥莫賀咄設寇邊,徵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頡利可汗入涇陽,靖率兵倍道趨豳州,邀賊歸路,既而與虜和親而罷。

李靖在這一年根本就不在長安,而是在靈州道,抗擊東突厥。他根本沒法分身參與玄武門事變。況且,即便李靖冒著殺頭的危險違抗皇命,帶著大軍回到長安幫忙,可是他又無法帶兵入城,他獨自一個人又無法產生太大影響。

當時長安的情況是,太子和齊王一黨無論從政治還是軍事力量上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關隴集團此時都是一邊倒支持太子的。所以即便李靖支持李世民,還不如在外手握重兵,與秦王遙相呼應。

假如李靖參與玄武門事件,依據李靖的地位,那就不是奪嫡的拼殺,而是公然內戰造反。

這其實是李世民不想看到的,說的現實一點,李靖只要不是站在李建成一邊,對於李世民來說就是最大的利好,這就足夠了。

秦瓊有沒有參加玄武門事變?

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事寧,拜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摘自《舊唐書》

史料上說的很明確,秦瓊參加了玄武門事變,也得到了功勞封賞,但是由於記錄的很簡略,所以後世很多人對此事的真實性有懷疑。

我的看法是秦瓊參加了,但是扮演的角色可能不太重要。

以下我猜測以下秦瓊為什麼在玄武門事變的參與度不高,甚至可能沒參加。

  • 第一種猜測:秦瓊身體不適。擊敗劉黑闥之後,秦瓊隨李世民回到長安,他的身體就一直問題很大,之後就沒有參加外出的任何軍事活動了,他自己說——

“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所以,我的第一種猜測是,秦瓊這個時候身體不適,沒法帶兵出擊,李世民也不會讓生病的秦瓊帶兵冒險。

  • 第二種猜測:秦瓊被派出執行其他某項任務並且是史書上不方便記錄的任務。

    對於玄武門的具體過程史書上諱莫如深,我猜測秦瓊可能被李世民派出去執行一些特殊任務。

根據李世民做事情的全面性,他應該不會只是做一錘子買賣,而是安排了玄武門事變的後手。玄武門事變如果不成功,沒有殺掉李建成會發生什麼?那就是兄弟決裂,李世民的安危旦夕不保。

這個時候李世民能怎麼辦?那就是快速逃離長安,往洛陽方向逃竄,重新集結實力,東山再起,畢竟李世民在洛陽區域有自己極大的影響力,那麼逃離長安,接應出城,直奔洛陽做戰鬥集結的任務誰來做?應該就是秦瓊。

當然我們已經知道,玄武門事變很成功,李建成、李元吉都被殺、太子勢力被控制下來,於是秦瓊這邊的戰略後路就不需要了,所以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扮演的角色自然不高,由於秦瓊負責的是出逃和割據造反的計劃,自然也不能出現在史書上啦

以上我的猜測而已,博君一笑。



魚包歷史課

秦瓊在凌煙閣而是功臣居然排在最末一名,遠在他手下敗將尉遲恭和昔日同僚程咬金之後,按理說,以他的功勞,不進入三甲,也不會低於尉遲恭與程咬金。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沒有摻和玄武門事變,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基本是按照在玄武門的表現來排座次的。

按這麼一說,秦瓊沒有在凌煙閣排名靠前,倒是一種榮耀,因為這證明秦瓊是個顧大局、識大體的好漢子。

現在有人說秦瓊之所以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居末,是因為他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也有人說秦瓊參加了,因為《舊唐書》裡說他“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但是這幾個字在唐初將領的傳記裡都有,等於一段官話,做不得準。而《新唐書》的記載更是模糊:“及平隱(隱太子建成)、巢(巢剌王元吉),功拜左武衛大將軍。”

筆者翻閱新舊唐書得到的結論是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因為不管是尉遲敬德還是程咬金,在玄武門之變中的文字記載都很多,程咬金和李世民那段包括密謀的對話在內將近一百字,尉遲敬德整個傳記一多半文字都在說玄武門之變。

不止一部唐人筆記載:李世民生病了,神情恍惚(跟什麼涇河老龍、建成元吉索命無關),只有當秦瓊尉遲恭來探望的時候才感到神清氣爽,於是就讓畫工畫了這兩個人的畫像掛在床邊(不是貼在門上),後來才演變成了門神,讓神荼、鬱壘下崗了。如果這些記載是真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只有身強力壯的人才會充滿陽剛之氣讓病人心裡感到安全踏實,這似乎不是臥病在床的秦瓊能做到的。即使唐人筆記靠不住,但是說一個昨天還勇冠三軍的猛將,今天忽然就變成了一個老病號,而且一病就是十二年,這種事情在醫學並不發達的唐朝是不可能發生的。

於是只有一個解釋:秦瓊已經對唐朝皇室的骨肉相殘感到厭倦,於是託病不出,李世民也心知肚明,大家就在心照不宣的情況下和平共處。

筆者一直認為沒有秦瓊到底參沒參加玄武門事變,因為這是李淵的家事,以秦瓊的性格是不會介入的。如果他真的介入了,作為當時偶像級人物,李世民一定會大書特書“秦瓊支持我”的,而所有的正史(包括李世民讓寫的)記載,都不見秦瓊參與的片言隻字,而是羅列了李世民率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將,如果秦瓊在內,這個李世民陣營中唯一的國公(別的國公都是後來李世民封的),怎麼能不大書特書?

就連玄武門之前的預謀,秦瓊也沒有參與,跑來跑去搞串聯的是尉遲恭、程咬金,連房玄齡杜如晦都不想出頭,是李世民告訴尉遲恭:他們不參與就宰了他們!這倆人才上了船。

而按照李淵與秦瓊的關係,秦瓊絕對不允許(至少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會不會出手阻止都很難說。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一下子冒出來一大堆國公,尉遲恭、程咬金都火箭上升,而早就是國公的秦瓊並沒有加官進爵(再升就成郡王親王了),居然只跟程咬金一樣實封七百戶,就說明秦瓊根本就沒參與宮廷內亂這種破事兒……


半壺老酒半支菸

唐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元吉,逐漸成為太子,並登上皇帝之位。但在這場決定李世民未來的劇變中,當時唐的大將李靖和秦瓊都未曾參與,那這是處於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來說說李靖,當時李靖的行蹤在史書中是有記載噢。

《新唐書》記載: “八年,突厥寇太原,以靖為行軍總管,統江淮兵一萬,與張瑾屯大谷。九年,突厥莫賀咄設寇邊,徵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頡利可汗入涇陽,靖率兵倍道趨豳州,邀賊歸路,既而與虜和親而罷

所以說玄武門之變,李靖當時正擔任靈州道行軍總管,遠在西北對抗西突厥,邊疆戰事吃緊,他甚至可能過了一段時間才知道發生了玄武門之變,所以不參加也屬正常。

再說,當時的李靖並不是李世民的親信,李靖是在李世民登基後才逐漸被重用的,所以李世民是不可能讓他參加的。加上這是皇室的家事,他一隋朝舊臣在當時只能保持中立,所以是不可能參加“玄武門之變”的。


接著說秦瓊,秦瓊只在少數非官方史書中提到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其實參沒參加是個迷。但從後來的分封功臣來看,秦瓊得到的封賞幾乎沒有,並且地位變得沒有以前高,所以很多人猜測他很有可能是沒有參加

那他為何不參加呢?這也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原因之一,如果一定要說的話,我個人覺得裡面有秦瓊的個人感情色彩在裡面,畢竟兄弟相殘,重兄弟情義的秦瓊看來是殘忍的,加上李建成當時並沒有很大的過錯,他不忍心,因此保持了中立,沒有參加


對於這個大家有何看法呢?感覺秦瓊參沒參加玄武門之變是個迷啊!


友人帳下夏目君

其實在“玄武門之變”秦瓊有參加,而李靖被調往靈州道抵禦突厥,不在長安。所以,在李世民的智囊團當中,李靖沒能參加“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密謀奪李世民的兵權。當時突厥屢次侵犯大唐,李建成推薦齊王李元吉代替李世民,抵禦突厥。太子推薦齊王意在奪取李世民的兵權,在奪取兵權以後,將李世民殺死。

在奪取李世民兵權之前,太子李建成就把李世民身邊的謀臣和大將調走,其中包括尉遲恭、秦瓊、杜如晦和房玄齡等人。太子等人曾花重金收買尉遲恭,但是尉遲恭重情重義,沒有答應。太子和齊王派刺客刺殺尉遲恭,但是沒有得逞,所以誣陷他。由於李世民保薦所以,李淵沒有殺尉遲恭。從那時開始,李世民就已經有了準備,所以把太子身邊的人收買,對東宮的事情瞭如指掌。

李世民在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要奪取他的兵權以後,將他殺死,於是召集謀臣商議。長孫無忌建議先發制人,所以讓李世民先告發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與後宮嬪妃淫亂,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經過玄武門時將兩人殺死。當時李淵也不知情,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奉命入宮,在經過玄武門時,被李世民設伏的士兵,亂箭射死。


孟子說史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李靖和秦瓊沒有參加呢?

我們先來說李靖:

玄武門之變時間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新唐書》中關於李靖在這一年間的行蹤記載:

“八年,突厥寇太原,以靖為行軍總管,統江淮兵一萬,與張瑾屯大谷。時諸軍不利,靖眾獨全。尋檢校安州大都督。高祖每雲:“李靖是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白、衛、霍,豈能及也!”九年,突厥莫賀咄設寇邊,徵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頡利可汗入涇陽,靖率兵倍道趨豳州,邀賊歸路,既而與虜和親而罷。”

因此,李靖時間地點衝突,此時李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以抗擊東突厥。不可能參與玄武門之變。

其次,秦瓊、程知節、尉遲恭眾人乃秦府家將,參與玄武門之變,等於是家臣維護主人的戰鬥,符合當時諸人的身份。而李靖,雖與李世民雖有名分高低之別,身份卻非秦府家將,以二人當時所任職務論,乃是國家的大將。如若想李靖這樣的統軍大將都直接參加玄武門的行動,那麼玄武門之變的性質就不再是家族權利鬥爭,而是內戰了。而這種方式,無論是太子黨還是秦王黨都不願意看到的。

其三,即使李靖返回長安,他又不能帶兵進城,獨自一人不能對局勢有多大影響。其實玄武門之變是玄之又玄的,在整個長安城,太子和齊王一黨無論從政治還是軍事力量上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關隴集團還是心腹太子的。秦王的優勢在於洛陽以東,那些地方才是他真正打下來的江山,軍民士紳皆視大唐秦王為戰神。與其這樣,倘若李靖真是秦王的人,還不如在外手握重兵,與秦王遙相呼應,增加一個大大的砝碼。

也正是因為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李靖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排名被大大的降低了,僅名列第八。


李靖可以以統軍大將的藉口不參與玄武門之變,那身為秦府家將秦王麾下第一勇將的秦瓊秦叔寶,為什麼也沒有參與呢?

《舊唐書》中的記載說是,秦叔寶當天確實隨從秦王到了玄武門。但一貫勇冠三軍的秦叔寶,為什麼在玄武門事變中的表現和戰場之上的勇猛無敵一定判若兩人?

我們可以推測, 秦瓊一定很不願意攪入到這場為奪帝位的骨肉相爭當中。

帝位之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血流成河的。

秦叔寶呢,作為秦王府的將領,他不願意捲入,但他不可能像二位李將軍那樣可以置身事外,保持中立。

但他又深深的知道,這場帝位之戰一旦打響,長安城內,必定是血流成河。

所以,在這場秦王帝王野心的血戰中,秦瓊秦叔寶選擇了消極避戰。

魏徵曾評價秦叔寶,“秦瓊是國之棟樑,是社稷之臣。是良臣而不是所謂的忠臣,他是忠於國家,忠於社稷,而不是忠於個人。”

當然,可能李世民也應該清楚秦瓊的婦人之仁,因此也並沒有十分怪罪秦叔寶,所以依舊封邑七百戶,雖然說很少,但是也算可以了。

畢竟封賞再多了讓那些參加過玄武門之變的將領該怎麼想呢?

秦叔寶他並不是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只是謹守著做人的良知。也正是這種堅持的勇氣,值得後人深深的敬重。


隨手關注,祝你幸福。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據史料記載,秦瓊是參加了玄武門之變的


《舊唐書秦瓊傳》記載:“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事寧,拜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

史料上是明確記秦瓊是參加了玄武門之變,並且因功升任左武衛大將軍一職

而李靖未參加玄武門之變,原因有多點

①時間地點衝突:玄武門之變發生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而此時的李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正在抗擊東突厥(武德八年唐高宗命李靖抗擊東突厥)

《新唐書》記載: “八年,突厥寇太原,以靖為行軍總管,統江淮兵一萬,與張瑾屯大谷”


②身份限制:當時的李靖身份職務乃是國家的大將,並不是秦王(李世民)將下,而如果李靖直接參加玄武門之變,那玄武門之變的性質就不是家族內鬥,而是國家內戰了。

而這種後果,是太子黨和秦王黨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作為國家大將的李靖就不大可能以直接的方式參與到這場家族權力之爭中來

③力量不足:即使李靖來了長安,也無法帶大量部隊進入,而帶了也不一定有用

當時在長安,太子黨無論從政治還是軍事力量上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而秦王的軍事政治優勢在於洛陽以東,即使李靖帶兵來,也不能保證打的過。所以與其這樣,還不如在外手握重兵,與秦王遙相呼應


綜上所述,秦瓊是參加了玄武門之變的,而李靖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參加玄武門之變


敘史武士

先說下李靖為什麼不參加。

第一、李靖不但受李世民重用(貞觀年間),更是李淵一手提拔起來的,特別是在滅南方蕭梁的時候,本來是以郡王李孝恭為主,李靖為輔的,但是李淵更加認可李靖的才能,變把統一南方的重任都壓在李靖手上。想想,這麼大的統一戰爭,不用自己的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就算了,連當時負責南方的親侄子都讓其讓位於李靖,可見李淵是多麼的器重於認可李靖。所以以李靖那忠厚的性格肯定是對李淵無比忠心。

第二、李靖和太子李建成的關係一般,雖然李靖和李世民關係好點,畢竟一起打過王世充、竇建德等人。但是太子畢竟是李淵所立,於情於理李靖都不好直接反對。

第三、武德九年,也就是玄武門之變的那年,李靖已經官居高位,為靈州大都督,為唐王朝北方抵禦突厥的最高統帥,他深知太子和秦王之爭,以他的性格肯定不想介入其中。畢竟不管誰登基他的位置都能保住,所以無需站隊。

第四、玄武門之變發生突然,堪稱經典的斬首行動,而那時李靖遠在靈州不在朝內,想幫助或者想參加也沒有時間。

那麼秦瓊的呢?其實對於秦瓊很多人又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秦瓊參加了玄武門之變,有人說秦瓊沒有參加。我個人認為,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如果真有,以秦瓊為秦王府的第一大將的身份參加玄武門之變後,他的官不可能越做越差,畢竟原來不管是官位還是爵位都比他低的尉遲敬德、張公瑾、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門之變後都突然提拔超過了他,而且凌煙閣二十四臣秦瓊排名倒一,比其他人低多了。那麼為什麼秦瓊不參加呢?

第一、性格問題,秦瓊歷來忠義,年輕的時候號稱小孟嘗,而且他還救在曾僅為太原留守的李淵一家。後來秦瓊之所以能在唐王朝混的開,和李淵的報答還是有一定關係的。所以雖然他是李世民的部將,秦王府的護軍統領,但是畢竟他對李淵的忠心以及他的忠義是不願意看到李淵兒子相殘的畫面,那樣會讓他無顏面對李淵。

第二、他可能和程咬金一樣被齊王李元吉調入北伐突厥大軍的名單裡,當時不在長安,即使想參加也沒有辦法。

第三、和李靖一樣都是受恩於李淵,都是觀望,不想隨便站隊,導致滅族之災。畢竟不管是李淵當朝、還是太子即位、還是李世民登基,因秦瓊對李家的貢獻都少不了他的榮華富貴的。因為秦瓊當年救的可不僅僅的李淵一人,還包括了獨孤皇后、李建成、李世民等人。


無聊感悟人生

首先來說李靖,李靖就是後來傳說中的托塔天王了。李靖在唐高祖時期多次征戰,玄武門事變發生以前,李靖已經是唐朝的幷州總管了。然而,李靖將軍儘管在沙場上虎虎生威,如虎如豹,頗有其舅隋朝名將韓擒虎的風範。然而在政事面前,李靖確非常的謹慎小心,在涉及皇子之間的爭權奪利中他努力置身事外,保持中立,既不是太子府中人,也不是秦王府中人。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曾請求李靖的幫助,但李靖希望保持中立,婉言謝絕了,故沒有參與到玄武門之變中。而李世民登基以後也並沒有因為李靖的中立而苛責於他,任然對李靖重用有加。後李靖屢建功勳,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再說秦瓊吧!秦瓊,字叔寶,後人稱他為秦叔寶,秦瓊為隨初名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手下效力,後投奔瓦崗軍,瓦崗軍失敗以後被迫投靠王世充,以後陣前降唐,追隨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為唐代的一統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

秦瓊是李世民秦王府的人,他參加了玄武門之變,並在事變中幫助李世民誅殺了李建成,李元吉,貞觀十二年病逝,追贈徐州都督,胡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小王解史,關注我,帶您走進不一樣的歷史


小王解史

李靖當時的身份,沒有條件參加。李靖對於玄武門的態度,有兩種不同說法,但無論哪種都表明站在李世民一邊。秦瓊很明確的記載參與了玄武門事變。

玄武門之變時,李靖的職位是靈州大總管,帶兵在靈州前線抵禦突厥,離長安很遙遠,不可能直接去參與玄武門事變。

李靖對玄武門事變的態度,第一種說法是李世民詢問李靖,李靖表示不參與;第二種說法是李世民詢問李靖,李靖表示願意效犬馬之勞。無論哪種說法,都表示李世民向李靖詢問而李靖卻沒有去告發,這已經是站在李世民一邊了。如果李世民失敗,事先知道不去告發的可是要被追究責任的。

秦瓊則很明確是參與了玄武門的。《新唐書》和《舊唐書》秦瓊的傳記都明確記載了秦瓊參與玄武門,事後拜左武衛大將軍,實封七百戶。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的任務,是與另一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長孫順德一起在玄武門外與建成元吉餘黨作戰,未直接參與誅殺建成元吉的行動。

(秦瓊)

玄武門事變是一場複雜精密涉及多個地點任務的高風險政變行動,參與的各人有不同的分工。秦瓊在政變中雖沒有一箭射死李元吉接著帶兵威逼李淵的尉遲敬德功勞大,但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仁勇校尉

李靖沒參加玄武門之變因為當時他沒在。

《新唐書》中記載:

九年,突厥莫賀咄設寇邊,徵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頡利可汗入涇陽,靖率兵倍道趨豳州,邀賊歸路,既而與虜和親而罷。

那時候李靖是靈州道行軍總管,以抗擊東突厥。不可能參與玄武門之變。

而且這種事情對李靖來說還是很有風險的,憑著李靖的能力不管誰上位都不會虧待他的,畢竟大唐軍神。所以中立態度最好。



秦瓊算李世民心腹了,按理說參加玄武門之變很正常,幫李世民政變成功那就是從龍之功。秦瓊沒參加我只能從他人人品上考慮了,可能秦瓊覺得李建成作為太子沒有過錯,自己為什麼要陷入這兄弟相爭的爭鬥去呢,這與國無益。

來護兒就說秦瓊:

“叔寶勇悍,又有志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