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潮爆发,踩雷了应该怎么办呢?

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7只债券出现违约行为,涉及金额达145亿以上,其中不乏知名企业。

上市公司债券违约,会直接对相关债券基金造成影响,比如“14富贵鸟”债券,在富贵鸟公司发布公告无法还钱之后,重仓此债券的“中融融丰纯债A”年初以来已经暴跌了48%。

违约潮爆发,踩雷了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买了这只基金,只能说,这个雷踩的有点大。

而在上周还发生了一件事,某机构买了某踩雷基金,想赎回挽回损失,却被基金公司给拒绝了。

实在是基金公司也没招了,如果大机构跑了,剩下的中小投资者该咋办,最终的结果,就是亏了大家一起扛呗。

那么,如果你不幸踩雷了,买的基金跌成狗了,该咋办呢?

我们先来看最糟的情况:基金清盘。

什么是清盘?

简单来说,就是给你强制赎回,以后市场上没有这只基金了。

作为债券市场上的最大买家,债券违约,公募基金就会踩雷,如果机构纷纷出逃止损,最终这只基金就可能会被清盘。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今年以来,已经掀起了一轮清盘潮。

据统计,今年已有114只基金被清盘,超过了去年全年。

当然,并不是踩雷了就会清盘,清盘也是有条件的,一般与两个因素有关:基金净值规模人数。

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低于200人,在经证监会批准后,基金管理人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从这一点,大家就应该能看出,基金净值规模与持有人数量对一只基金的重要性。

资金过少,可选择的投资标的、投资策略就少,这样一来,风险就会集中,想赚钱就会比较难。

而持有人过少呢,就说明机构持有的资金占比比较高,一旦大户跑了,剩下的投资者就会不好过。

在今年清盘的基金中,债基就属于重灾区。

违约潮爆发,踩雷了应该怎么办呢?

所以,给大家总结一点:买基金,一方面,规模太小的不要买,2亿以下的看看就行了,最好买规模在20亿以上的,当然也不要太大,规模太大了也不好调整。

另一方面,就是要看基金的持有人结构,结构要合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要合理,机构少、个人投资者多的最好。

除了最糟的情况,还有不太糟的情况。

毕竟,债券违约,也并非一定还不了钱,也可能是延迟兑付。

即便这些上市公司真的还不了债了,还有下一步——债务收购。资管机构会以打包的形式收购债务,也能保证投资者收回本息。

违约潮爆发,踩雷了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以上的情况不行,那还有一个方法:重组。法院会判定债务重组的模式,以现金、银行存款、流动性金融票据清偿债务,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总之就是一句话: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即便最后的结果是亏损的。

所以,我们如果要买债基,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避开雷区。

怎么避?

买之前先查查该基金重仓了哪些公司的债券,搜一搜那些债券有没有负面新闻、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最近有没有负面新闻,有的话,就慎重。

大家要记住,买基金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保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