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如何才能和諧相處?《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人與人之間如何才能和諧相處?《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五章

這段話的意思是:古時候善於遵道而行的人,並不是教給民眾知識而導致其智巧偽詐,而是教導人們恢復純真質樸的本性。民眾之所以難以治理,是因為他們經常使用智巧心機。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使國家遭受禍患;不依靠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會政治清明,民風淳樸,這就是國家的福祉。瞭解了這兩種不同的治國方式之後就會明白一個法則,能夠遵道而行,順應這個法則,就是玄妙的德行。玄德深不可測,廣闊無邊,做到了就能夠和天下萬物一起返璞歸真,這樣才能極大地順應自然。

人與人之間如何才能和諧相處?《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五章

世人總是認為聰明伶俐勝過純真質樸,強悍勝過柔弱,精明勝過憨厚,使得人們智巧偽詐的越來越多,純真質樸的越來越少,導致人心浮躁、政治腐敗、民風刁蠻、時局動盪,為了爭霸,戰亂頻仍、生產停滯、不勞動的都想有收穫,踏實勞動的卻得不到收穫,百業不興,盜賊橫行,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人與人之間如何才能和諧相處?《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五章

如果人人都能夠遵道而行,恢復純真質樸的本性,不妄想,不妄求,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國君寬厚仁慈,政治清明、時局穩定、民風淳樸,勞有所得,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幼有所學,老百姓生活簡單、安定、踏實、幸福,豐衣足食,百業俱興。這就是老百姓之福、國家之福!

人與人之間如何才能和諧相處?《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五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