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軸心國錯過了多少次翻盤的機會?

李翔

我是二戰段子手,為您解答。

毫不誇張的說,軸心國根本無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翻盤。


來分析一下:

歐洲戰場

事實上在德國進攻波蘭的那一刻,就已經奠定了德國會失敗。眾所周知德國在佔領波蘭後他的國境線就已經和蘇聯接壤;那當然以蘇聯人的性格肯定是要去打一波的,那麼就是後來的大雷雨計劃,所以就算德國不發動蘇德戰爭,蘇聯也會在德國背後捅刀子。而波蘭的存在恰好給蘇聯和德國有一個間隔,也許會避免兩線作戰。

法國戰役中,德國居然在敦刻爾克放跑了30萬英法聯軍。要知道這30萬英法聯軍可以任意的調往北非,地中海和巴爾幹地區,再者英國直接就封鎖了地中海,意大利和德國的部隊根本調不過來。而這30萬大軍不僅參加了北非戰役,西西里島戰役,同時還參加了諾曼底戰役,總的說德國放跑了英國的有生力量,導致英國軍事實力得到了保留。


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的表現一直很好,可到最後一刻德國不再把轟炸區作為工廠,軍事設施和雷達,反而掉頭轉向了只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城市轟炸,這給了英國一個喘息的機會,同時也導致了英國軍事實力的恢復,威脅極大。

亞洲和太平洋戰場

日本曾經叫囂要“三個月滅亡中國。”事實證明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分析一下便可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是1939年,而此時日本已經深陷中國戰場的深淵已達3年之久,而且日本用力過猛,只是一心向湘桂地區進攻,拿下首都,卻忽視了北部地區(結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這是日本的一大戰略失敗。

同時日本最大的戰略錯誤就是把美國帶入了戰爭,在太平洋戰爭中以航母為主的美國和以戰列艦為主的日本進行對抗,事實證明日本的海軍戰術錯誤直接導致了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失敗。


在東南亞戰場,日本被裝備美械的中國遠征軍和英國軍隊打的屁滾尿流;為了奪取東南亞資源來彌補工業的不足,可日本的算盤打錯了,日本發現越打,經濟和工業越匱,最後和德國同樣陷入了“以戰養戰”的泥潭之中。

所以根據如上所述,軸心國是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的,歸根結底,軸心國發動的戰爭是建立在掠奪傷害他國人民的基礎上的,以這種基礎為主導的非正義戰爭是不可能勝利的,也是註定無法勝利的。


我是二戰段子手,更多精彩,請點關注。


二戰段子手

全面佔領世界不可能,但是軸心國如果當年的戰略不犯大的錯誤,有佔領整個歐亞大陸的可能性,具體而言,分東線、西線和中線:


西線的關鍵是拿下英國,當年不列顛空戰最重要的轉折點是德國空軍低估了英國雷達的作用,轉去轟炸城市。如果德國空軍持續攻擊英國雷達站,癱瘓掉英吉利海峽地區的雷達監控能力,並至少拖住英國空軍使其不能有效地自空中控制住海面,海獅計劃可以執行,將德國陸軍送上英倫三島,攜閃電戰的心理影響配合當時的高素質德國陸軍,面對當時限於恐慌的英國人,德軍可以很快拿下英倫三島。

拿下英國,德國海軍最大的對手消失,雖然肯定有大量英軍艦隻逃往美國,但是德國人獲得了英國的工業能力,德國海軍以及當時投降的歐洲國家如法國海軍軍艦,都可以部署在自挪威沿英國一直到法國和西班牙海岸,從此徹底封死地中海,北非將徹底成為軸心國勢力範圍。而且美國從此再無靠近歐洲大陸的橋頭堡,德美(英)之間有了大西洋這個巨大的緩衝區,美國能直接攻擊歐亞大陸也僅有跨過北極一條路可用。德國在大西洋上可以先採取守勢,同時在整合了歐洲工業強國的基礎上放心的開始造艦計劃,其效率將不會遜於美國。



東線的關鍵是日本拿下中國。1937年到1938年間日本在戰略上犯的最大錯誤是一心想著攻下江浙地區,佔領中國首都,最後打成了添油戰術,一支支師團逐漸投入到中國大陸戰場,還沿著經過加強力量的長江沿線逆江而上,消耗了巨大的有生力量還沒有迫使中國投降,從此尾大不掉。如果當時日軍集合陸軍主力,由東北沿北平武漢一線強行快速南插,並以海軍配合在東部沿海施壓,則可以迅速將中國的軍力分隔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的工業設備也再無可能沿長江入川,之後再兵分兩路,以當時日軍素質,只要東西兩部各來一次大的殲滅戰,同時輔以利誘蠱惑等等政治手段分化國府,則可以很快控制中國,起碼使得中國的反抗力度削減至極小。以較小代價拿下中國後,依靠中國偽軍,則全面控制東南亞、中南半島以及印度,驅逐英國力量易如反掌。而日本陸軍部分兵力則出海控制太平洋諸島,並壓制澳大利亞,與歷史一致。而以日軍其餘兵力和中國偽軍為主力的部隊則可以北上,先滅GCD,再屯兵中蘇邊境待命。


至此軸心國便能以較小代價控制歐亞大陸東西兩端,兩端與美國都有大洋相隔。西線事成後都不要主動招惹美國,東線日本可以發動偷襲珍珠港,但是目標設為美國航母,同時大造航母,德國可以支援日本以提高潛艇生產效率和無線電技術,日本使用潛艇向德國學習,不再派潛艇去對大型艦艇進行自殺式攻擊,而是破交戰和偵察為主,在太平洋上佈下潛艇網絡,以海軍航空兵的力量將美國的大型戰列艦逐步消滅,並形成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預警能力,至少取得日軍海航對美軍海航的均勢。


中線則是在東西線都達到目的後控制蘇聯,之前軸心國需要和蘇聯虛以委蛇(歷史上也是如此),然後以德日陸空軍為主力(41年的日本裝甲兵弱於蘇聯,但空軍質量已經不錯,在德國人幫助下至少空地配合能有樣子了)東西方向以閃電戰同時進攻蘇聯,德日海軍則東西方向攔截美國對蘇聯的援助,因為已經攻下了英國,德軍的攔截將極有效率。同時德日可以在挪威和西伯利亞部署空軍力量,以逐漸控制北極地區的制空權。即便蘇聯仗著空間大和壞天氣硬挺,在斷絕了美國後援的情況下,可以將其包圍,慢慢蠶食。而美國就算有了原子彈,也需要轟炸機從北極地區飛來攻擊德日本土,只要美國轟炸機過不來,短時間內可以不擔心原子彈。待形勢穩定之後德國為主開發原子彈,同時如歷史那般開發V2火箭,只要軸心國先於美國同時擁有原子彈和V2 火箭,將獲得通過北極上空使用火箭發射原子彈到美國本土的戰略優勢,從此穩穩佔領歐亞大陸。


歲月地圖

我反對幾乎所有的回答!

二戰什麼時候開始?1939年,此時日本已經全面侵華兩年陷入泥沼了!

沒有翻盤機會的。

只有希特勒有體面結束戰爭的機會,德國,是沒有的。

從一開始,德國佔領整個西歐,也沒用!

因為希特勒決定進攻蘇聯了,並非是因為英國打不下來,而是一時難打轉頭打蘇聯!

這兩個國家能打起來就是希特勒個人仇視共產主義,這沒辦法,人家獨裁,除非希特勒暴斃否則一定會打起來!

就算希特勒沒有仇視,意識形態決定了蘇聯是歐洲的異類,二者必有一戰!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只是給兩方準備時間,就算41年小鬍子不打過去,等蘇聯建設完畢直接就打過來了!瓜分波蘭,還有北邊搖擺不定的芬蘭都是兩國的緩衝區!不單單德國有巴巴羅薩計劃,蘇聯的元帥也在考慮進攻的計劃,只是沒料到德國人下手這麼早。

另外還有羅馬尼亞油田和黑海出海口的問題!

以上我說的是告訴各位誰冷靜都沒用!蘇德一定打起來。下面說怎麼打?

然後呢?豬隊友意大利?要是意大利自己能解決阿爾巴尼亞和希臘,巴巴羅薩計劃就可以提前5個月發動,但是!希特勒那種個人主義軍事越權還是會讓蘇聯撐到冬天!

那麼希特勒不貪呢?德軍在努力一點?沒有管烏克蘭的油水先下莫斯科?

嗯,莫斯科以戰鬥民族那種剽悍還是不一定陷落,咱們按照莫斯科打下來算。

打下了莫斯科,蘇聯能退到葉堡,退到喀山,還有很多地方,大不了退到西伯利亞!這就是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英美雖然和毛子不對付,但是援助肯定隨便給,英美又有錢又有理由:英美絕不想看見歐陸統一成一個整體!

再說說日本?日本和德國合攻擊蘇聯呢?德國能得到巨大的人口東歐的土地和各種資源,日本人?去西伯利亞砍樹?去貝加爾湖畔彈吉他?沒什麼戰果誰會幹?政客都不會同意!

如果日本進攻蘇聯,肯定派關東軍啊!當時日本可是吧東北當作殖民地的,地位僅次於本土的殖民地!各種建設,41年的時候移民過來的日本人都百萬以上了!關東軍負責佔領東北,豈能妄動?

還有多年前的諾門坎戰爭,關東軍已經對毛子有陰影了好嘛!你再打仗心裡有陰影,海軍還在外面說陸軍馬鹿!這仗怎麼打?

日本二戰根本沒大局觀好嘛,就一個賭徒,打到哪裡算哪裡,甲午日俄九一八賭慣了還總嬴,這把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日本政客呢?明治維新的老怪物都死光了!甲午到二十一條的中國通也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呢?都被天誅了!九一八反對進攻中國的政客都被兵變殺死了,沒了這幫政府人員日本就成了軍國主義野獸,國家都被軍隊綁架了,軍隊必須要打仗才有話語權啊!打哪裡?中國戰場一團糟,不想打蘇聯,海軍一致決定南下懟英美荷,為啥?搶資源啊,人家禁運,中國抗日消耗還大,國內都揭不開鍋了!北邊有啥資源?聽海軍的!南下!接著賭國運!

說到海軍陸軍都得說到德川幕府時候了,薩長不兩立!日俄你們陸軍死那麼多人,人海軍一戰工程幹掉沙俄繞地球一週的艦隊,然後呢?海軍天天要經費造船!陸軍人多還沒錢!還有參謀部和軍令部之爭!海陸軍不和,天天互懟你告訴我軸心國翻盤?

行,沒石油!你說大慶?大慶50年代出的油,日本要30年代發現了呢?沒用!當時的技術根本達不到!美國來也發現不了,咱們開個掛,日本人發現了大慶油田!啊啊啊,歐姆西漏以!然後呢,當時的技術開採不了!不信去查,我國開採大慶蘇聯援助了多少啊!就算能採建設油田到有成果太費錢了,還需要時間!日本40年經濟就崩潰了好嘛!國內都不行了,軍方還給你經費讓你開礦?直接去強吧!東南亞油田橡膠園都是現成的啊!

珍珠港,這個怎麼說?已經是大勝好了吧!咱們再給軸心國來個掛!當時美軍在太平洋的航母還在珍珠港,全讓山本炸了!6不6!如果這樣日本在太平洋的優勢期延長5個月不能再多了!不信自己去看看美國自己的工業能力!

二戰前美國20多萬在役軍隊,二戰結束時軍隊人員1050萬,二戰前美國就幾艘航母還得分大西洋一些,二戰後100多打過仗存活下來的還有幾十艘在建設!就這種實力還不夠,一邊打一邊擴軍美國還搞出了原子彈這種bug!日本宣戰美國常凱申簡直笑醒了好嘛!

要是中途島打贏了呢?南雲沒有操作失誤甚至能把陸戰隊送上島呢?美軍殘存力量gg了呢?

可以,這樣日軍在東南亞可以為所欲為了,但是,日軍戰線太長了!!!日本在二戰的國防圈計劃簡直扯淡,美國建設1年直接蛙跳戰術好嘛,最難受的是,澳大利亞,這個大陸都可以作為英美的反攻基地!日軍得守衛本土,得在東北陳兵數十萬維護利益,得用90萬部隊在正面戰場打中國軍隊!得穩定朝鮮臺灣,西太平洋多少島?東南亞多少國家!而且緬甸的日軍必須進入印度切段中印的援助線路!這個目標得多少兵力!哪有部隊進攻澳大利亞啊,也就是轟炸下澳大利亞北方的城鎮港口在開幾槍嚇唬一下,戰線過長,日本這樣的蛇吞象豈能不死?怎麼翻盤?

大家都知道按照戰損和戰果其實德軍贏了庫爾斯克戰役的!但是沒有卵用,蘇聯也是個怪物,兩個五年計劃直接讓蘇聯用兩三倍於德國的速度造坦克,根本不怕損失!斯大林格勒嬴了又怎麼樣?那種戰役贏了也是殘勝必須休整,即使切斷了高加索蘇聯仍有退路,而且最重要的是就算打下了高加索土耳其當時的情況也不可能倒向德國,綜合原因很多。

既然說到了土雞就再說說同為法西斯的西班牙,弗朗斯根本阻止不了英美對自己手下的滲透,而且他在國內敵人太多,需要謹慎行事,他不能貿然參加軸心,他本人也是個搖擺不定的商人性格。

意呆利?可以告訴大家,作為法西斯創始人,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地位絕對沒有希特勒在德國地位高,意大利的王室和黑手黨和反對派勢力很大,墨索里尼做不到令出必行,而且意大利本身民族性格和國內對擴張的需求就不大,戰鬥意志不夠,軍隊建設也差,很難有什麼作為。

還有很多,發出來太費勁,都手打,評論裡再說。

一句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法西斯是反人類的,必敗無疑。


養倉鼠的哈士奇

沒有可以翻盤的機會,只是能讓德國晚一點死。

按時間線來捋。

法國敦刻爾刻,放跑了30萬英法聯軍。事實上即使德軍全力進攻,所能拿下的也不過多十萬墊後軍而已。並不是伸個手指頭就能完整地吃掉30萬部隊。德軍會因此給南線法軍更多的時間組織防線。一旦南線形成僵局,德國就可能提前進入兩面作戰。1940年德軍再陷在法國戰場的話,別說斯大林,列寧的棺材蓋都可能按不住了。

再說海獅,空軍遠程奔襲英國對德空軍來說就是災難。大把的優秀飛行員要麼摔死要麼被俘。可是連英國的海軍都封鎖不住,又沒有戰略轟炸的條件,破壞不了英國的軍事和工業(甚至其中任一),只能拉仇恨而已。

再說莫斯科,德軍如果全力攻打莫斯科而不抽調兵力去增援基輔戰場,一旦南烏克蘭的蘇軍完成突圍,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都會不好過。畢竟有70萬蘇軍,四五十個師。人、地哪個重要?毛老先生講過,“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斯大林格勒時期,德軍已經與蘇聯進入了消耗戰,即便斯大林格勒德軍贏了,也無力繼續延伸戰線,能守住既有防線兩到三年就不錯了。

到了庫爾斯克,德軍就算打贏也只是拉平雙方差距,對整個戰爭而言,不存在決勝的意義。但是能讓1944年好過很多。

北非次要戰場,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諾曼底是個二選一的題,德軍選對了的話盟軍就換邊,選錯了就是和歷史一樣了。最多反應迅速一些,提前一週把裝甲部隊調來到諾曼底,讓盟軍多死此地人,戰事再拖久一點。為什麼?因為美國開掛了,空中都是他的。戰爭迷霧對盟軍而言不存在。

再之後就沒有什麼更大的機會了。

就影響而論,最大的我認為是庫爾斯克。如果在43年打殘蘇軍的中央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1944年在東線會舒服很多。而且柏林也可能得以體面地向盟軍投降。

其次是海獅行動,不是讓他去炸機場雷達站,那一樣是把優秀飛行員去送死。是把這麼多戰鬥力拉去東線,說不定能促使蘇軍在某個戰場上提前崩潰。

綜上所述,德軍雖然有失誤,沒有哪個是可以翻盤的機會。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我不是德黑,我是德粉,我是德粉,我是德粉。


大貓貓17

德軍士兵嚴重缺乏冬季裝備,雖然時期高昂但是隨著不僅的短缺很快演變成一支殘兵敗將。


兵力分散是德軍失敗的重要原因。

蘇聯人的反擊遠比德國人想的要快要很,而德軍的技術裝備這時候還沒有出現,就裝備數量質量都不是蘇軍的對手。

那方集團軍嚴重消耗了德軍有限的在裝甲部隊和兵源。尤其是對空軍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著名的頭號王牌“唉裡希-哈德曼”最早參戰就是在高加索的格羅茲尼上空。

原因很簡單,此時的德軍佔領面積達到最大,擁有的人口和資源達到空前鼎盛。但是納粹德國並沒有抓住有限的時間擴充實力建立更大的軍事力量。納粹始終樂觀的認為蘇俄已經被打的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恢復進攻的力氣是不可能的,但是斯大林格勒前線的真實情況確是朱可夫的百萬大軍集結完畢(曼施坦因元帥甚至認為他對面的蘇軍在300以上),而德軍還是寥寥無幾的幾十萬人(斯大林格勒前線的主力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到南方集團軍),而新上任的總參謀長蔡茨勒和總參謀部作戰局局長的勸說又沒有效果,希特勒固執的認為斯大林格勒的德軍已經打到伏爾加河,蘇軍沒有能力反攻,德軍更無須撤退。

就這樣德軍又一次犯了兵力分散的錯誤。南方集團軍進攻不利拜拜浪費寶貴的裝甲部隊和空中力量,坐視“東線的脊樑骨”第六集團軍被消滅。而這次失敗的德國才開始進行戰爭總動員,宣傳部長就是在這時候放出那句經典的“你們想要全面的戰爭嗎?”,但是這個時候的努力已經無濟於事(很多黨衛隊裝甲師就是在這一時期組建的),德國有限的戰爭潛力根本無法和擁有美國支持的蘇聯比拼生產力,所以在堡壘戰役開打之前德軍軍事實力其實已經處於下風。在此之前的準備活動中德軍終於開發出虎式、豹式坦克以及ME129強擊機等裝備。

假如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的6個月中,德軍就全開軍工產業的動力服務與軍事,在蘇軍反攻之前就裝備足夠數量的虎式、豹式坦克和新晉戰鬥機、攻擊機。至少不會讓蘇聯人贏得這麼順利。如果能夠打贏斯大林格勒會戰,毫無疑問蘇聯人將徹底失去恢復元氣的機會。整個東線戰役都會朝著德國人期望的那樣進行下去。至少1942年冬季到來之前德軍是期望蘇聯勇敢的和自己決戰的。就算不進行戰爭總動員,如果希特勒能聽取陸軍高層蔡茨勒、約德爾以及哈德爾等人集中兵力到斯大林格勒的建議,亦不會有後來的災難。改變了整個斯大林格勒之戰就等於贏得了二戰的最後主動權。


兵器世界

德國人淨找那些比自己弱的國家結盟,哪怕找個跟自己差不多的二戰勝利都能得逞,找個豬一樣的墨索里尼只能給自己添亂,拖後腿。與日本距離太遠,不知道他們怎麼叫的“軸心國”。當古德里安從東方開到西方,一個坦克集團軍就算橫行歐陸了。希特勒跟英國沒有什麼過節,相反英國還在一戰後盡了最大努力幫助德國,仇恨沒那麼刻骨,在敦刻爾克如果把英軍全部消滅沙灘上,那英國佬還不跟你拼老命?英國有多少殖民地,就英國那點兒兵力怎麼能打世界大戰?還不是靠它殖民地僱傭軍來支撐。如果德國敦刻爾克大捷,美國就急了。希特勒和日本天皇的矛盾時時都有,“九一八”事變後,德國在軍隊訓練和武器裝備上無私地支援中國,這讓日本很是不爽,德國認為日本與中國不是交戰國,自己援助“第三國”沒錯,直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全面侵華,在日本壓力下德國才斷絕與中國的聯繫。從這些矛盾本身來看,軸心國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算計、勾心鬥角,即使在某些軍事上的勝利,即使全部殲滅敦刻爾克英法軍並佔領英倫三島、即使攻佔莫斯科,他們註定要失敗的,只不過反法西斯勝利會延長若干年。不要光在軍事上去聯想什麼,那是最為薄弱的環節,也是最狹隘的聯想,攻城掠地是軍事戰爭中最愚蠢的。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會翻盤,別說機會了。


juzijingyuan

其實,二戰期間軸心國並沒有什麼真正能翻盤的機會,這是由雙方的綜合實力和戰略態勢對比決定的。工業實力對比方面,盟國工業總產值佔據世界超過70%的比重,軸心國一共不到20%。幾個具體指標:盟國鋼產量是軸心國的4倍以上、石油產量是軸心國的24倍以上、發電量是軸心國的3.5倍以上,即使雙方最接近的煤炭產量,盟國也是軸心國的1.5倍以上。再看主要的武器產量,盟國飛機總產量超過52萬架,軸心國一共不到20萬架;盟國坦克自行火炮總產量24.3萬輛,軸心國一共不到5.5萬輛;盟國艦艇總產量超過700萬噸,軸心國一共不到150萬噸。盟國總人口超過8.5億,軸心國一共2億左右。

從戰略態勢看,德國處於兩面夾擊的態勢,並且基本沒有海上運輸能力,資源絕大多數來自本土和佔領地;日本本身地域狹小,並且同樣面臨兩線作戰,資源嚴重依賴缺乏保護的海上運輸;意大利?不用說了吧。

二戰是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總體戰。總體戰的特點是什麼?就是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某一場或者某幾場戰役的勝負,而是取決於整個國家的戰爭能力與戰爭潛力是否被消耗完。換句話說,考驗的是整個國家或者國家聯盟的總體實力。以盟國如此巨大的實力優勢,除非各國的決策者都是軸心國派去的臥底,否則,哪怕只是中規中矩的一線平推,軸心國也沒有翻盤的機會。

不信?看幾個具體的坊間流傳的“機會”吧。首先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很多人假設如果德國裝甲部隊不停兩天就能如何如何,但別忘了,敦刻爾克附近遍佈沼澤和水網,其實並不適合裝甲部隊行動。如果德國人硬要推,雖然可能給英法軍造成更大損失,但自己的損失也更大,進攻魏剛防線是否會遭遇更多挫折也就難說了。再說,就算英國遠征軍那20萬人全部損失,英國人就會投降嗎?並不。英國人的立國之本從來都是海軍,陸軍在英國軍隊裡本來就是“二等公民”。敦刻爾克失敗與否會影響到英國海軍對德國海軍的壓倒優勢嗎?並不會。

不列顛空戰也是如此。很多人說德國空軍不打英國的機場和雷達站轉而襲擊城市是一個敗筆,但問題在於二戰時的戰鬥機起降並沒有現在飛機要求這麼高,野戰機場很容易緊急構築。而雷達站?德國人前期襲擊雷達站的效果其實並不好,他們能攻擊到的目標主要是雷達天線,但那個時候的雷達天線的修復其實很簡單。基本上每次德國人炸壞的雷達天線,當天就能修好。

至於“海獅計劃”?在無法完全奪取制空權,制海權更是完全沒希望的情況下,搞大規模登陸等於自殺。即使僥倖送上去一批部隊,沒有補給沒有支援的情況下基本上是送俘虜。不要寄希望於德國人一登陸,英國人就會投降這種幻想,德國人自己都從沒有過這種指望。

大西洋戰役就更簡單了。所謂靠潛艇困死英國從來都只是幻想,德國潛艇每次取得輝煌戰績基本都是鑽盟軍護航體制、護航區域和護航力量的空子。事實上,在戰爭中後期,隨著護航體制的完善,護航力量和反潛力量的加強,德國潛艇已經沒有戰爭初期那麼瘋狂,損失急劇上升。這一點是由雙方的總體實力決定的,無法改變。

再說東線。

首先最常被人提起的就是基輔戰役。有人說如果不打基輔戰役,直取莫斯科就如何。但是別忘了,西南方面軍可是有70多萬人,布良斯克方面軍還有20多萬人。不打基輔戰役,這近百萬人就在德軍的側翼虎視眈眈,而且從斯摩稜斯克到莫斯科足有幾百公里,放著幾百公里沒有掩護的側翼面對近百萬蘇軍不管,德國人心能有這麼大?

而斯大林格勒及之後就更不用說了,德軍壓根就沒有過能取勝的機會。

再看太平洋戰場。

珍珠港的戰績如何對結果其實沒有多大影響。不管珍珠港損失多大,無非就是讓美國人的反擊來的稍微晚一點。別忘了,美國在珍珠港之後還一直在大西洋方向保留著兩艘航母,大不了緊急調到太平洋來,一樣能短時間內擋住日本。只要堅持半年多,新的航母就足以頂上來。

更何況日本自身的後勤保障能力嚴重不足,反潛力量嚴重不足。拿什麼來遠渡重洋進攻夏威夷?更不用說幾千海里之外的美國本土了。

所以,總體來說,軸心國想要翻盤,必須得盟國領導人每一仗都把自己最強大的力量送給軸心國軍隊去屠殺,短時間內連送那麼七八上十把,或許軸心國才有那麼一線翻盤的希望。你覺得可能嗎?


聯合防務

對於軸心國,有人說他們想佔領瓜分全世界。這種不是遊戲玩多了就是三低人群。

軸心國唯一的機會就是在戰略上還有主動權的時候,能與同盟國談判,爭取利益最大化。軸心國只有捨得吐出大部分利益才能避免覆滅的命運。


日本從它決定發動戰爭那刻起就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它的資源枯竭了、下克上的軍人政權更是以窮兵黷武為生存條件。日本就跟過去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時一樣,是一個赤裸裸的賭國運的賭徒,一次兩次獲勝不代表它能一直贏下去。

德國也不可能吐出它的戰果,歐洲戰役勝利來的太快,使得德國錯誤判斷了對手的實力。等蘇軍十次突擊後被打進德貴本土,德國內部有人想通過除掉希特勒來換取談判機會。其實那也是痴人說夢了,那時候軸心國大勢已去,德國拿什麼做為談判的資本?

所以,歷史給人類的教訓一直都是,忘戰必危,好戰必亡。軸心國的滅亡就是最好的例證。


耀哥講故事

第一:德軍在法國敦刻爾克的時候,德軍坦克最近離這個港口僅十六千米,但德軍卻收到了希特勒親自下達的停止前進命令,導導致33.8萬英法和其他盟軍逃離了法國渡過海峽,進入英國,這次撤退為盟軍日後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第二:希特勒在轟炸英國的時候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他命令德軍轟炸機轟炸目標從英國機場、雷達站、飛機工廠和補給設施改為轟炸倫敦。實際上希特勒如果堅持原來的空襲戰略不變一格德國空軍很快就能贏得這場戰爭,但希特勒一心頭的是考慮儘快完成“海獅計劃”。

第三:在蘇德戰場上,希特勒的第二個目標是列寧格勒,列寧格勒眼看就要被佔領,希特勒卻命令勒布的裝甲部隊在列寧格勒城外停止前進,結果該城還在蘇軍之手。

第四:希特勒不顧將將領們的反對,下令同時在南路的烏克蘭方向和北路的列寧格勒方向發起主攻,莫斯科留在最後解決。正向莫斯科逼近的坦克部隊去增援北方集團軍,包圍列寧格勒;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去增援南方集團軍奪取基輔。德軍參謀總部和中央集團軍的將領們都認為莫斯科一旦被奪取,蘇聯的軍事工業不僅會受到嚴重損害,而且蘇軍的防線會一分為二,使蘇軍無法組織起統一的防禦。此時希特勒己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無法聽取將領的意見了。

第五:只留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攻擊斯大林格勒。

第六:把大量兵力投入到毫無希望的北非。使十幾萬德軍被俘。

第六:在盟軍諾曼底登陸時捉摸不定失去戰機。


隆美爾元師

我是不請自來,我來談談我之愚見!其實,自日寇在東三省打響第一槍開始,就註定軸心國一定是以失敗告終的(有點馬後炮)。日本自一戰後經過短暫的經濟繁榮後,也好不列外得捲入了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因為其國內市場有限、資源貧乏,註定其為外向型經濟,所以這次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對日本打擊尤甚!加之,數次對外戰爭的勝利,以及對他國的土地垂涎,再加上國內軍內下克上的奇怪政治生態和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使日本不可避免地將國內矛盾轉嫁向外,開始了對外擴張,註定敗亡的不歸之路!只要開戰,就面臨著資源短缺的尷尬。是向北先下手為強打悶蘇聯,以保障已佔領的東三省;還是南下佔領東南亞各國,以攫取維持戰爭的急需的戰略資源,就不可避免地擺在了日本大本營的面前。最後經過扯皮,再加上在諾門坎被蘇蒙兜頭一棍打得鮮血淋漓,日本決定南下!這就使日本又面臨一個棘手難題——得罪美、英、法、荷等傳統強國,而日本真是作的一手好死!在北面得罪蘇聯後,又到南面把老牌帝國主義得罪了個遍!它不死,就太沒有天理了!而且日軍在實施南進的戰略時,又是昏招不斷!逐漸將戰略主動權讓給了美國!在對華戰爭中,也不存在昏不昏招的,中國這麼大,它也吞不下!這個在戰爭初期,毛主席就已經下過定論了!

再說意大利,一句話:逗逼一個,德國把他綁在身上,是一大錯誤。沒有意大利,德國可以部分達成戰略意圖。

最後說一下德國,德國在軸心國裡,無論綜合國力也好,軍力也好,國民素質也好,科技研發和成就也好,都是最好的,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是出類拔萃的!1934年希特勒上臺到戰爭中前期,憑藉著希特勒對大勢的洞若觀火、大膽的賭博,各西方國家不願打仗而採取的綏靖政策,及德軍優秀的素質,德國可以說無往而不利、所向披靡!但是戰爭打到最後,物質和人力資源和後勤保障的不足就逐漸提現出來了!戰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要說有什麼翻盤機會沒有抓住的,倒是德國有幾次機會。一是兵臨敦刻爾克,對英國抱有幻想,停止進攻,使得大量的盟軍有生力量得以退守英國,為日後反攻保存了力量;二是德國空軍沒有至始至終堅持對英國的港口、機場、飛機制造廠和雷達站進行打擊,在一次偶然的事件刺激下轉而轟炸英國大城市,使以上目標有了喘息之機。在空中力量受挫後,又急於對蘇作戰,就再也沒有能力登陸英倫三島了,從而使美國反攻歐洲大陸有了一塊跳板!三是為了支援蘇聯戰場的空中作戰,將本已在地中海馬耳他方向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凱瑟琳航空部隊抽調走,使馬耳他保存了下來,可以繼續威脅軸心國對非洲隆美爾的補給線,使得隆美爾到有上頓沒下頓的境地。又使盟軍有了進攻意大利的補給基地和跳板。使得德軍進攻中東,獲取石油,進而向東發展進攻印度,和日本會師的美夢破滅;四是意大利進攻希臘失利,德軍不得不從打算進攻蘇聯的部隊裡抽調力量增援意大利,以確保自己側翼的安全,意大利害人不淺;五是假盟友南斯拉夫突然政變反水,使德國側翼收到威脅,也使元首震怒!命令軍隊要將貝爾格萊德從地圖上抹去!為此,整整耽誤了六週,正因為推遲進攻蘇聯六週,使德軍遇到了蘇聯百年不遇的寒冬!否則,對蘇作戰結果真不好說!六是德軍進攻蘇聯,為了奪取烏克蘭這個大糧倉和大油田,將主攻方向放在烏克蘭方面,而未能及時攻佔莫斯科。並使得蘇聯獲得了關鍵的時間,從而來得及將西伯利亞的生力軍戰略預備隊調到前線!七是德國最高統帥部已經判斷盟軍將在1944年6月初從諾曼底反攻歐洲大陸,但進過盟軍的一系列欺騙行動,又重新判斷登陸點在加來,而錯失了一次將盟軍趕下海的機會。因為猶豫不決,將準備增援大西洋壁壘的預備隊——3個裝甲師擺在了加來和諾曼底中間。當盟軍進攻開始後,前線及時將情況報告了大本營,而副官因為希特勒在睡覺,而沒有叫醒他並及時報告,導致3個裝甲師增援行動推遲了數小時,不得不在光天化日之下,頂著盟軍優勢空中力量的狂轟濫炸支援前線,還沒到海灘,就基本損失殆盡了!

我能想到的就只有這些了,不足之處請諸君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