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五臟的“天敵”

心臟、肝臟、胃、肺、腎臟,都是我們的機體賴以生存的重要夥伴。但小夥伴們也有它們的天敵,這些敵人可能使它們產生不適、病變,進而影響我們的全身健康。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好我們的小夥伴們,我們就要認清這些敵人,並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各方面做好狙擊,捍衛小夥伴兒和我們自己的利益。

肝臟怕胖。肥胖容易引起脂肪肝,嚴重者會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為肝硬化、肝癌。所以,人們應避免多吃油膩食物,因這些食物難以消化,會加重胃腸道負擔,誘使肝炎發作。還會使難以分解的脂肪在肝內堆積,變成脂肪肝。除了怕胖,肝臟還有三怕,怕累,怕酒,怕藥。怕累。熬夜、精神高度緊張、工作壓力過大再加上高熱量食物、缺少運動使脂肪向肝區不斷堆積,脂肪肝、肝功能異常就會出現。過度勞累還可能破壞機體相對平衡的免疫狀況,如原來就有乙肝、丙肝病毒感染就會促使肝病毒複製加劇,因而肝臟負擔加重。所以,人們即便再忙碌,也要好好休息,勞逸結合。保持規律的生活,一般每天應有6~8 小時睡眠,戒除熬夜的陋習。怕酒。多次大量酗酒,攝入的酒精量過多,肝臟無法及時解毒,分解酒精,正常的肝臟功能可能會被破壞。所以,愛喝酒的人最好能夠戒酒。而對於那些需要應酬的人,也應提高健康意識,不要拿生命開玩笑。怕藥。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大多數藥物都需要經肝臟代謝,由此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發生率也很高。所以,使用藥物時應注意其不良反應,最好不擅自用藥。四怕胖。

心臟怕累。頻繁發生的中青年猝死事件,過度勞累是心臟的頭號天敵。心源性猝死不是一時造成的,長期作息不規律以及壓力過大是主要原因。調整不健康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可以避免引發三高、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症,避免猝死。誘發猝死的常見因素是過度勞累、抑鬱或情緒波動、生活壓力大、肥胖、大量抽菸喝酒,以上因素可以引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導致血栓形成等急性病變,也會導致冠狀動脈痙攣或使冠狀動脈嚴重狹窄的患者心肌氧耗量明顯增加,出現急性心肌缺血,從而發生猝死。過度勞累會使人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於功能失調狀態,吃飯、作息不規律會引起低糖低鉀,電解質紊亂,導致心律不齊,這是引發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除了怕累,心臟還有三怕,怕胖、怕菸酒、怕大喜大悲。心血管病最愛肥胖人群,肥胖幾乎引發了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而且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併冠心病時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還怕煙、怕酒,長期吸菸、飲酒人群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是常人的3倍,易讓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是扣動心臟病發作的扳機;怕大喜大悲,人的情緒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無論大喜還是大悲,只要是不穩定的情緒都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的意外。

對心臟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無比重要,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心態、清淡飲食、戒菸、戒酒、適量運動,不得已熬夜時,要定時起身鍛鍊,熬夜後注意補充水果、蔬菜、蛋白質。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群一定要堅持規範用藥,並定期做身體檢查甚至心臟專項檢查,建議30到45歲人群每年一次,45歲以上人群每年兩次。特別是心臟有器質性病變,但症狀不明顯的中年人。一般檢查手段有運動負荷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心臟彩超、24小時動態心電圖等,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心臟問題。

胃怕生冷。對於胃來說,“冷”是最難接受的。一旦胃受到冷空氣或者冷的食品刺激,就容易收縮痙攣,胃部絞痛、腹瀉。夏天即將到來,不少人喜歡吃冷雪糕、喝冰鎮飲料來解暑,感覺涼爽的同時,胃卻遭了殃。冰鎮飲料大量進入胃腸道後,不僅會導致胃腸道血管驟然收縮,血流量減少,引起胃腸道痙攣性收縮,引發腹痛、腹瀉。冷刺激還會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影響消化液的分泌。如果此時再吃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是不乾淨的路邊攤,就會對胃腸形成雙重刺激,一般人可能會胃痛、腹瀉,但對於有慢性胃炎、胃潰瘍史的病人,就易加重病情,甚至導致穿孔或胃出血。此外,涼粉、冷粥、冷飲等會降低黏膜的保護能力;雪糕、冰激凌等甜食還會抑制胃腸蠕動,增加胃腸飽脹感。所以,夏天儘量少碰太涼的東西,包括冰啤酒、冰飲料、冰激凌、冰鎮西瓜和大量的涼菜。喝冰飲料一定要適可而止,既不能喝得太多,也不宜喝得太快。雪糕一次最多吃一根。

要想讓胃舒服,你就要儘量“討好”它,除了三餐規律、每餐八分飽、細嚼慢嚥這些日常飲食習慣以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在高溫環境下,人體代謝速度加快,體內的鈉、鉀等電解質流失較快,因此,夏季飲食要營養均衡。蛋白質的攝入不可減少,要適當吃一些魚類、瘦肉、雞肉、蛋、奶製品、豆製品,同時還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瓜果。烹飪方式儘量清淡,多吃溫和、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煎烤食品。拌涼菜時適當放點蒜泥和醋,不僅能增加食慾,有助於消化,還能殺菌解毒,預防腸道傳染病。夏季出汗較多,在胃口不佳的情況下,最好吃些湯粥類食品,經常喝綠豆湯、紅豆湯、百合粥、蓮子湯等,既能防暑清熱,又能解毒開胃。為了增強胃腸的抵抗力,飯後應休息片刻,尤其是中午,儘量小睡片刻,以避免胃腸道血流量進一步減少;飯前可適當喝幾口湯或水,但不可過多,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每晚臨睡前喝杯酸奶,其中的活性益生菌能有效維持腸道正常菌群,保證胃腸健康。

肺怕環境差。肺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氣是它的最愛,在尾氣密集、煙味瀰漫的環境內待太久,肺就會提出抗議。肺本身有一套很完善的自淨體系,即使是直徑小於2μm的顆粒會被吸入,也會被肺泡的巨噬細胞吞噬,並最終經呼吸道隨痰排出體外。但如果持續大量地吸入顆粒物,肺這道防禦屏障就會慢慢變得非常脆弱。屆時,可吸入顆粒物會隨空氣進入肺部,以碰撞、擴散、沉積等方式滯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過多的可吸入顆粒物的沉澱,會降低肺吸入氧氣的能力,使肺泡中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生存能力下降,導致肺排除汙染物的能力下降。

那該怎麼養肺呢?肺泡表面必須是潮溼的,因為氧氣要先溶於水,才能穿過肺泡和毛細血管間的交換膜進入血液;二氧化碳也必須先溶於水,才能穿過交換膜進入肺泡。因此,養肺最好的一招,是積極補充水分。最好每天主動喝6-8杯水。其中,晨起一杯水最為重要,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膚蒸發及口鼻呼吸等,已使不少水分流失,人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小支氣管內的痰液已變得粘稠不易咳出了,清晨飲水,可緩解呼吸道缺水情況。其次還須從內部調養,給機體足夠的水分。另外,戒菸很關鍵,煙性屬“火”,最易灼傷肺之津液。早上起床後可以找一處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飲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吃一些滋陰的銀耳和清熱的秋梨。中醫更有“常笑宣肺”一說,笑讓人心氣平和,對肺好處多多。

腎怕熬夜。腎有四怕,不良飲食、受涼、熬夜、憋尿。一是不良飲食。吃海鮮喝啤酒、吃大量的高蛋白飲食等,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排洩負擔。此外,如果飲食習慣偏鹹,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腎積水等。因而一定要清淡飲食,多喝水。二是受涼怕冷。很多人喜歡一年四季露著小蠻腰,一點不注意腰部保暖,還有人一到夏天使勁喝冰鎮飲料吃冷飲,這些都會讓腎受涼。過涼的環境刺激會影響腎臟的血液循環,循環不好,就容易膨脹,一些血管就容易破裂,從而尿中有血。腎小球裡頭供血也會出現問題,腎小球就會萎縮或者鈣化,蛋白無法代謝,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出現蛋白尿與血尿的腎炎。三是長期熬夜。中醫角度來說,熬夜會損傷神腎經,因而一些網蟲或電腦族喜歡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愛喝濃茶和咖啡,腎臟很容易出問題。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出現一些症狀如眼睛顏面浮腫、身體乏力、長期貧血、腰痛等,及早就醫檢查。四怕經常憋尿。尿液在膀胱裡時間長了會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類感染一旦反覆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