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干货!粤港澳湾区完全投资指南|2018诺亚财富粤港澳峰会

最新干货!粤港澳湾区完全投资指南|2018诺亚财富粤港澳峰会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三江汇聚、辐射泛珠三角的地理环境;制造、信息技术、休闲旅游,金融多元并举的产业结构;政策优惠的良好创业氛围;“一国两制三关优势”的制度环境,让粤港澳大湾区毫无疑问地成为众多投资者眼中的“超级潜力股”。

然而,机遇必然伴随着风险而来。波动和变化之间,前瞻性的眼光与提前布局的思维导向更显得弥足珍贵。新旧经济增长模式替换的转型当口,投资者如何捕捉创新创业、孕育未来财富增长新源头的好时机,论坛嘉宾们给出了这些犀利观点:

池腾辉:风水轮流转的区域机会

最新干货!粤港澳湾区完全投资指南|2018诺亚财富粤港澳峰会

▲横琴新区金融服务局局长 池腾辉

池腾辉(珠海横琴新区金融服务局局长):现在说到粤港澳,就会说深圳和广州二龙戏珠。确实,它们是两个庞大的集聚群,聚集了整个华南地区大量的财富和人流,但是也到了一个新的瓶颈:例如土地资源。

而珠海恰恰在过去40年改革开放相对走的慢一点,现在反而还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源开始往这里流动,这就是财富未来的流向。横琴是珠海最大的海岛,毗邻港澳,在全国很难找到这样的地区,可以通过香港机场、澳门机场以及珠海机场联系全国,乃至全世界,是一个绝版的区域,有最好的投资机会。

横琴金融业短短几年从无到有,迅速做大,目前有牌照的金融机构90多家,含金量特别大的牌照,像人寿保险、财产保险、金融租赁、交易中心等等牌照,甚至包括很多新的金融业态,像PE/VC,集聚程度目前仅次于深圳,曾经一度超越广州,这是因为在全面开放的经济体制下,大家都面临资金、资产全球配置的问题,横琴就是提供差别化的服务,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办法解决企业的诉求,让机构愿意来、抢着来。

金融业肯定要依托于实体经济,不能纯在金融方面来玩,特别是这种严监管、强监管的背景下,我们的想法还是更好的跟实体经济结合起来,特别是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结合起来。接下来我们也会利用横琴这个平台,把各种资源,目前经过前些年的快速发展,整合来自全世界、全国的资源,发展好粤港澳大湾区。

陈钢:财富管理新纪元

陈钢(诺亚财富华南区CEO):财富管理的起源跟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整个40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涌现了大量的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高净值人群的集聚,给财富管理这个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受益于时代,诺亚在近两三个月的股价变化是快速的增长,在连续这两周以来,每一天都在创新高,过年以后股价的升值将近30%。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最主要是这次监管的新政,监管新政的公布对我们诺亚这样公司来说是最大的利好。诺亚12年,期限错配、资金池、刚性对付绝对不做。其实外界有非常多的诱惑,但是我们顶住压力。金融最大的核心就是合规,我们一直坚信这样基本的底线,这一轮监管风暴给诺亚带来最好的发展机遇,这也是我们股价连创新高的原因。

江南春:世界级的湾区红利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改革开放40年,改革红利,水大鱼大。也是因为这样,粤港澳大湾区获得了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中国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消费品增速趋缓,压力渐临,我们也要看到这些问题,再去把握机遇。

新时代当中社会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我们也同时看到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我认为这是整个改革开放40年之后转型升级的最重要的两个话题。

粤港澳概念被设定为国家战略,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是整个中国消费升级与供给侧改革的最重要的示范区,同时也是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改革的实验区。

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富裕的地方就是广东,广东制造业也是最重要的市场,直到今天广东的佛山、顺德、东莞等等都是中国制造业最繁荣的地方。我们今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它的改革也必将在大湾区发生。

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一次升级,正好迎合了整个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可能集中中国消费力最强劲的整个中产阶级,他们是消费升级的人群,20岁到45岁,喜欢中高品质,追逐潮流,愿意分享的这些人,在《经济学人》杂志当中把年收入10—50万称为中国社会消费升级的原点人群,中产阶级在面临整个消费升级的大的形式。

那么粤港澳大湾区里的这些消费者到底爱什么、怕什么、缺什么?简单来说他是三爱、三怕、三缺:爱美、爱玩、爱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独,缺爱、缺心情、缺自己。所以你的生意在三爱、三怕、三缺里面,或者我们的投资走入到三爱、三怕、三缺里面,生活是比较幸福的,除此之外,挑战就会变得比较激烈。

粤港澳大湾区所引领的消费升级,背后有两个实质性的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李叫兽讲的,中产阶级努力打拼之后的自我奖赏,还有罗振宇所说的,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广告市场是中国消费市场的晴雨表,2017年中国广告市场涨了4.3%,说明2017年市场回暖已经发生。那我觉得现在是传播最应该打响的时候,我也期待中国品牌不仅要创新,创造差异化的价值,而且把差一点像一根钉子一样牢牢的打进消费者心智当中,引爆品牌。

陶冬:QE退潮下的中国经济新格局

陶冬(瑞信董事总经理):尽管未来的两三年我们的流动性会缩一缩,利率会往上走一走,QE(量化宽松)完全退出是没有可能的事情,等到下一轮经济下去还得搞QE。我们对于全球经济的分析,今年我们估计是3.4%的GDP增长,比去年的3.3%略高,但是高出来的部分基本在今年的上半年达成,到了下半年经济开始回落,到明年只有3.1%,央行退出除了美国的联储做一点事情,世界其他地方我觉得不会做太多的事情。

未来10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我把中国经济想象成一辆跑车,这个跑车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过去10年是国进民退的10年,未来的10年还会进一步国进民退,但是这个跑车有两个跑的非常快的轮子,第一个叫新型消费,第二个轮子叫做科技创新。中国现在在科技创新突破的前夜。

新型消费,要关注中国主流消费大军的中枢轴,在迅速的从50后、60后、70后转向80后、90后,未来00后,而科技在改变着消费模式,中国现在正在科技创新突破的前夜。这就是决定了中国经济新格局的、你最值得关心的两个关键词。

杜灿生:湾区多元发展的新机遇

杜灿生(天安中国执行董事 ):总的来说,湾区的机遇来源哪里?首先就是竞争的优势,湾区里面有香港,它是一个国际的金融中心,它提供了一个很强大的金融的基础,第二个是制造能力,不管是在深圳、东莞,它都是全世界制造业最快、最强,而且创新能力最丰富的一个地方。第三个交通的位置还有湾区的人口有七千万,这么大人口的体量,它本身已经是一个很强的消费群体。

大湾区的发展从原来的地方发展到国家的层面,我觉得最大的目的就是减少重复的投资,不少一窝蜂做同样的事情,造成资源的浪费。

有人分析过,当年的湾区里面有好几个机场,并没有好好的规划,港口也没有好好的规划,变成不是最好的使用,不是最好的发挥它在地理位置上面的优越性。所以大湾区从国家层面来说,他就要避免重复的投资,或者效率低的投资。

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关注,我们做了一些分析,我们觉得主要是六个产业,也就是FABIE产业,这六个产业包括金融科技、航空海洋、生物健康、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能源环境

它们的机遇在哪里?

第一,湾区里面大家想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大家通过智慧驱动,大数据的分析,或者人工智能的分析,来找出产业之间的特色、差异化,最好你的产品是因人而异,给你的客户是定制的,这样你才能走出一个恶性竞争的圈套。

第二,通过跨境融合,可以将成本降低,将技术含量增高,市场更加广泛。

第三,均衡发展,怎么样优势互补,怎么找出其中发展的空间,这个需要每一位企业家去挖掘他里面发展的机会。

第四,共享共赢,在我们园区里面有不少中小型的创新型企业,其实他们产业链上面有很多供应链是非常相似的,如果他们都将一些资源能够通过共享的办法来发展的话,他在研发方面,他的成本可以降低。

比如他们做一个实验室,他们做一个检测的公司,其实一个公司可以服务一个园区,甚至多个园区,那就不需要每个企业都在他的研发方面做出重复的投资。

最新干货!粤港澳湾区完全投资指南|2018诺亚财富粤港澳峰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