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的福利|小儿积食推拿法,简单易学!

《证治准绳·幼科》认为积食有虚实之分:“小儿宿食不消者,胃纳水谷而脾化之,儿幼不知撙节,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也。”其意在于既有食物过量,超越脾的运化功能而致宿食停滞,亦有脾胃虚弱,不能胜任正常的运化功能而致乳食内停,成为宿食,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中夹实证。实证以消食化滞为主;虚中夹实证治以消食健脾,消补并施。

脾虚夹积者,治宜健脾消食,临床可选脾经、手阴阳、四横纹、腹、脐、脊柱等穴,其具体操作方法及要求如下:

补脾经

宝妈的福利|小儿积食推拿法,简单易学!

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指根方向直推,约300次。

分推手阴阳

宝妈的福利|小儿积食推拿法,简单易学!

两拇指自掌后横纹中(总筋)向两旁分推,约100次。

推四横纹

宝妈的福利|小儿积食推拿法,简单易学!

位置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使患儿四指并拢,在穴位上横向来回直推,约50次。

摩腹揉脐

宝妈的福利|小儿积食推拿法,简单易学!

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一手掌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沿顺时针方向掌摩或掌根揉法,持续数分钟。

分推腹阴阳

宝妈的福利|小儿积食推拿法,简单易学!

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拇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约200次。

捏脊

宝妈的福利|小儿积食推拿法,简单易学!

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施术时患儿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每捏3次提1下,称“捏三提一法”,捏3~5遍。

小儿食积的预防

1、严格控制饮食,禁食生冷肥腻;定时定量进食,食物宜新鲜、易消化并含丰富营养;

2、有呕吐者,给予生姜汁数滴或少许糖水饮服;

3、平时应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若便秘,可给予蜂蜜10~20毫升冲服;

4、脾虚者可平时用补脾经,捏脊,按揉足三里。

只要脾胃功能正常,自然气血充盛,五脏六腑皆得濡养。好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这样方能长久,对孩子的成长也更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