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技术流"的奇瑞卖车卖不过"网红流"吉利?

倘若只是擦肩

“技术流”奇瑞为什么卖不过“网红”吉利?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


的确,作为我国曾经的家用车老大及先驱者,奇瑞有过辉煌。奇瑞是目前为数不多具有整车研发制造实力的自主品牌,而且还是国内唯一可以自主生产变速箱的企业,很多奇瑞粉在谈到奇瑞时都会说出一句话:奇瑞的三大件可靠。

但就是这么一个手握技术的理科男,如今却退居到自主二线品牌的行列,老大旗帜被吉利夺去,连老二、老三的地位也被长城、长安抢占。


现在的奇瑞和吉利,就是典型的“国企”和“民企”的差别,奇瑞的成功造就了它的辉煌,同时也让奇瑞躺在了功劳簿上。对技术的痴迷让奇瑞失去了对市场的嗅觉,多年车型的不换代,外观内饰设计美的滞后,让奇瑞逐渐走向了闭门造车的道路。


最典型的就是自主品牌的第一款SUV——瑞虎,当年的销售霸主,同时也是个十年不换代的主。

反观吉利这十年的发展轨迹就可以看出,吉利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不满足于只在自主品牌中厮杀,它对市面的敏锐度要远高于奇瑞。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契机,成功收购沃尔沃乘用车,开始布局并逐步提升品牌力及产品力。


在经过几年的铺垫与合作之后,成功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自主高端品牌——领克。

而奇瑞要比吉利更早推出它的合资品牌车型——观致,正如刚才提到的,奇瑞的“闭门造车”让它失去了应有的市场敏锐及判断。


糟糕的车型定位与产品销售布局,一个毫无铺垫就横空出世的观致,让奇瑞深陷百亿亏损的泥潭不能自拔,最终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其卖给了宝能。

产品车型之间的内耗也是奇瑞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俗话说:“多生孩子好打架”。

目前奇瑞在售的燃油车有11款,新能源车有4款,而最火爆的SUV领域,奇瑞的车型就达6款,的确覆盖了所有价格区间,却造成每个区间都有自家车型在竞争。


想学哈弗H6丰富的产品力,但SUV早已是哈弗的天下,加上外观内饰不符合大众审美,销售不佳也就在所难免。

而吉利的车型价位区间都有比较明显的间隔,无论消费者买哪个价位的车型,吉利基本只有一款给你选择,相似车型之间形不成自相残杀的局面。


翻开奇瑞的高层管理履历你就会发现,奇瑞这十来年在高层管理的频繁换人,让整个企业没有一个核心的发展思路与凝聚力。政策的三令五改,核心位置人员的频繁变动,让整个团队从上到下都无法形成足够的战斗力。

企业如此,被打击的自然是下游的经销商,奇瑞这几年多次出现降价也卖不动的局面,而频繁降价本身,就是对品牌力的严重打击。


再加上竞争对手趁机对奇瑞的各种打击、传播,“谎话说一千遍就是真理”,纵使你有浑身技术,也挡不住潮水般的口水。

现在人们的购车理念依旧是不看你背后的技术多么牛逼,看重的是产品影响力、审美、口碑以及价格定位,要不然这几年以自主品牌占主导地位的SUV市场,也不会给宝骏、传祺、众泰这类企业带来飞速的发展。

关注壹车热评,这里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汽车知识及推荐!


壹车热评

题主说到这个问题,确实是这样,谈到中国品牌,首先提起的都会是长城、吉利和长安这三大家,曾经的“四大自主品牌”里面,唯独奇瑞逐渐沉寂了。奇瑞汽车在舆论里面日渐低调,是奇瑞已经失去自主“老大哥”地位的真实写照。

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汽车,从1999年下线第一辆汽车到2007年第一百万辆汽车下线,用了不到10年,并且打造了奇瑞QQ、风云和瑞虎等经典畅销车型,产品覆盖了轿车、SUV、MPV、商用车,奇瑞也成功蝉联过近十年的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不过从2009年后,奇瑞汽车的销量可谓是跌宕起伏,逐渐丢掉了榜首的位置,甚至在其他中国品牌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了负增长。直到今日,奇瑞仍旧没有缓过气来,面对吉利、长城这两个曾经的“手下败将”,似乎是无从招架。曾经的大哥奇瑞何以沦落至此?

一切的转折点似乎都可以追溯到2009年。2009年,不满足于现状的奇瑞想要让增长的数字更加好看,步子要迈的更大一点,于是奇瑞走出了“多品牌”战略这一步,由原来的奇瑞单一品牌扩张为开瑞、奇瑞、瑞麒、威麟四大品牌。

在此之前,奇瑞的产品定位和布局都非常清晰,依靠QQ、旗云、瑞虎和东方之子四款产品征战天下,在实行“多品牌”战略之后,奇瑞的品牌定位变成奇瑞轿车CHERY(轿车、SUV)、开瑞汽车KARRY(微车)、威麟RELY(商务车、纯越野车、大型载人客车、专用车)、瑞麟RICH(高端品牌)四大块。没错,奇瑞其实早就已经推出高端品牌了,比WEY和领克都早,“第一个吃螃蟹”的也不是观致,而是奇瑞多品牌下的产物瑞麒。

长城汽车在SUV层面早已经独立了哈弗品牌出来,如今的哈弗也可以光明正大地称自己为“中国市场SUV领导者”。在高端品牌层面,长城汽车推出WEY目前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上市几个月的VV7销量喜人。吉利汽车推出的领克也已经抢到了足够的眼球。吉利和长城这两家的多品牌都收益不错,更早涉足的奇瑞为何就不行呢?

观察长城和吉利两家:长城哈弗在SUV销量地位牢不可破以后再独立,在哈弗也得到了几年的认可以后再推出WEY;吉利汽车则在收购沃尔沃,吸引技术推出惊艳的博瑞、博越、帝豪等产品,影响力和品牌力大增之后,才敢推出领克品牌。

当年的奇瑞汽车,尽管已经是销量冠军,并且销量逼近了大众、通用等合资企业,但是其产品集中在10万以内车型,出了10万的车型基本没有销量,恰好是抢了合资品牌的一个真空,品质和口碑根本还没有建立起来,核心竞争力是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奇瑞实行的多品牌战略实在是太草率。

所以可以看到,尽管有四大品牌,但是奇瑞四大品牌下的车型出现了高度的同质化。实际上,奇瑞汽车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研发资源和营销资源兼顾四大品牌,导致新的品牌知名度不高;车型之间的相似性,又让四大品牌拉不开区别,都摆脱不掉奇瑞的低端印象。

吉利汽车曾经也走过多品牌战略,不过幸运的是,吉利高层很快意识到多品牌战略的问题,及早回归了一个吉利。奇瑞汽车则在飘摇四年后的2013年才回归一个奇瑞。在疆哥看来,“多品牌”战略本身没有错,错在的是一个时机,在自身实力和影响力都尚未足够的时候,实行了多品牌战略。“一失足成千古恨”,奇瑞汽车在多品牌方面折腾的时候,最致命的还是错过了国内的SUV红利。正是在奇瑞多品牌期间,哈弗H6高歌猛进,奇瑞的SUV产品瑞虎明显已经招架不住。

奇瑞犯下这样的过错,根本原因在于其急功近利。至今,奇瑞汽车似乎还没有吸收到足够的教训:在奇瑞宣布回归“一个奇瑞”同年,奇瑞就迫切让和以色列人合资的观致上市了价格高调的观致3,第二年即2014年,奇瑞又再次搞出了一个至今半死不活的凯翼汽车。

相比凯翼汽车,观致似乎更让我们揪心。投资超过60亿元人民币、清一色高标准团队配备的观致汽车在观致3上市初期的确得到了一大片喝彩声,不过随后关注和销量都一同沉没了。观致汽车不仅没能为奇瑞力挽狂澜,反而对走入困境的奇瑞推波助澜。

不管结果如何,观致汽车是奇瑞合资模式的初次尝试。最初奇瑞拥有观致55%的股份,属于第一大股东,后来却与合资方以色列集团公司对半分,奇瑞在观致的问题上不可能像长城对于WEY那样一家独大。这个带着国际范儿的中国品牌的产品力虽然不差,却因定价过高、渠道扩张缓慢使其始终处于亏损的状态。

在观致汽车之后,奇瑞又宣布与路虎合资,结果在合资的过程中仍旧失去了主导权,沦为路虎的代工厂,比如在国产极光的定价上,任由外方盲目定价,结果是销量遭遇重挫,最后不得不调价,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底子好的奇瑞的运气也很好,能找到以色列集团公司和捷豹路虎这样优质的合资方,不过奇瑞旗下的两家合资公司都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销量水平,奇瑞在合资模式上似乎还是要好好向吉利汽车学习。

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奇瑞为了各种与造车无关的事情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奇瑞宣布要静下心来踏实造车之后,奇瑞的确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产品。在中国品牌里面,奇瑞的发动机和底盘等技术储备可以算是一流,不过这些算上是优秀的产品并没有让奇瑞重回巅峰。以奇瑞最新的拳头产品艾瑞泽系列为例,奇瑞如今已经拥有艾瑞泽3,艾瑞泽5和艾瑞泽7三款产品,全部都是紧凑型车,原本奇瑞的野心是想通过三款车型吃完5万到10万元轿车的所有细分市场,不过奇瑞在多品牌战略时期犯过的错误依旧没有改过来,艾瑞泽产品之间的定价和定位因为一款艾瑞泽5而变得模糊不清。艾瑞泽5的价格横跨了艾瑞泽3到艾瑞泽7的价格区间,这直接导致在三款紧凑型车中,艾瑞泽5变成了最有性价比的那一款。从销量也可以看出,艾瑞泽5保持月销量近万,而艾瑞泽3和艾瑞泽7的销量寥寥无几,几乎没有存在的意义。

奇瑞汽车在错误的时机走了错误的多品牌战略,这是奇瑞汽车永远的痛,这背后不仅仅是奇瑞在一个战略上的失误,更多是奇瑞人在产品定位定价、市场需求的功夫上落后对手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如今,奇瑞同样看到了高端SUV的契机正在来临,因此在前段时间举行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首发亮相的全新EXEED TX就是奇瑞踏出去的第一步。作为奇瑞3.0产品,代表奇瑞向新的动力系统、拓展新的领域发展。

如今的奇瑞已经失去了自主大哥的地位,也失去了再来一次四年调整的资本和底气,奇瑞想要涅槃重生,还是需要重新学习一下怎么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怎么打造中国人喜欢的爆款车。


车域无疆

主要还是得归功于吉利成功的战略规划,吉利成为网红只是发生在近两年的事,以前比较有名气、市场上叫座的也就是帝豪、远景、博瑞等少数几款而已。这两年吉利开始发力,步子迈得非常大,先后推出了博越、帝豪GS、远景SUV、帝豪GL等SUV或多款家轿产品,此外,吉利还有MPV和大级别SUV的产品计划,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

而奇瑞在战略层面与吉利相比就略显保守,再加上推出的瑞虎7、艾瑞泽7等产品与吉利的同级产品的竞争全面落后,说明单纯以技术为宣传手段显然不能令国内消费者动心,除非技术实力相比竞品有明显优势。

另外,奇瑞的推广也没有吉利犀利,奇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艾瑞泽5做得有模有样,而吉利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将博越、帝豪GS、远景SUV、帝豪GL等多款产品打造成网红产品,绝对是值得奇瑞深思和学习的地方。


车行车珍惜

吉利很好利用了帝豪品牌,推出一系列车型,利用沃尔沃造势搞的自己好像是技术流,其实按合同沃尔沃和吉利技术之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企业能否做好营销至关重要,如果吉利能趁势发展提高技术很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车企,要能及时察觉自己技术方面的薄弱环节不能于沉迷营销,谈到技术,随便拿家国企都不知道要强吉利多少,海马江淮都可以丢吉利几条街,更别说奇瑞了,奇瑞最大的毛病就是沉迷于技术,加上没有个像样讨得市场认可设计师,玩什么水滴,简直是自娱自乐。当然中国品牌都在奋力向上,结果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手机用户万里白光

我们应该问问厂家距离消费者有多远呢?理解消费者嘛?

奇瑞依然还是纯产品经济的思路,技术好,质量好,品质过硬,现在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厂家应该完成的基本目标,如果这些目标你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你连最起码参加竞赛的资格都不会有。奇瑞对于消费者的把控力度太差,专注于技术现在是一大弊端,不是,这一句话应该这样说,只专注于技术,不深度了解消费者需求,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了。

而吉利是在完成奇瑞那样的技术基础之上,更多的是关注消费者,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发端,无论是外观造型,颜色搭配,整体塑形等方面都和消费者紧紧相连。

现在的消费者不是因为好才会买,好成为最基础的东西,你要在好的前提之下,还需要有趣,有不同,这才是关键。

而有趣,有不同也是在时刻变化着变化,不是一层不变的元素,比如:现在的二次元世界,网红的口碑效应等,都是市场要素。

还有就是,沟通方式也在巨大的改变。


在路上觅寻

这两个都挺好的,起码出街看到7、8年后的国产车就只有这两个牌子多(面包车除外),很少看到别的国产车有那么久的年份

记得几年之前在玩游戏的时候桌面突然弹出条新闻:吉利全资收购沃尔沃乘用。那时候看了心想:什么鬼玩意,吉利还收购沃尔沃,浪费了沃尔沃!但是这几年大家都有目共睹。吉利在收购之后就开始整合,什么英伦,全球鹰的都整合到一个吉利,好让大家记住!

反而奇瑞还像当初一样弄多个品牌,什么开瑞,瑞麟,凯瑞像绕口令一样,很难让人记住,我相信这三个品牌都有很少人记住,一听第一个想法:什么山寨产品。如果奇瑞会营销的话就像别人家一样弄两个标,像瑞虎5和5X一样,大一点的叫数字,小而精的带个X。这感觉多好阿!

本来我也想买5X的,但是媳妇说这牌子出街都看不到几辆,坏了不好找配件修,所以就选了吉利!

以上全个人观点!


我的演妓对得起8千万

老实说,两个品牌可能最低端的系列相差不大,但是偏中端的车型就能感觉出差别,奇瑞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太差了,吉利车虽然前些年在设计感等方面比奇瑞差,但是品质相对可靠,后来收购沃尔沃后还是学到了一些安全性技术,也开始重视设计了,综合品质早就甩奇瑞几条街了,那些说奇瑞好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买过或者长期使用过奇瑞车。

我有个同事的奇瑞,曾经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在路上不受控地原地调头,还有原来贵州大学校长的奇瑞东方之子,发生事故安全气囊未弹出,导致自己受较严重的伤。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_-内涵深深深几许

顾客买车不只是买三大件,还要考虑外观、配置、舒适度、口碑知名度、服务售后等方面。

各方面都有一定分值,顾客统筹考虑而已,不是三大件就占99%的分值,其他就不考虑了。

又不是拿个发动机+变速器扔在底盘上就开。

开个车到处响,跑个高速在车内都没法聊天,你告诉我三大件多好多好有啥用?

奇瑞技术是不错,但是短板也多着呢。顾客买车是享受的,没几个是技术考究党。


北落师门777

这种差异主要还是品牌定位,以及在大众心中的形象造成,在早期,吉利和奇瑞都是国产低端的形象,奇瑞汽车更是被吐槽成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可见质量口碑确实不高,而吉利同样是低端车,质量也还说得过去,没见过多少车主吐槽。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也有了质的提升,先后推出了几款在外观和性能上都不错的车型,民众的信任度增加。

另外一个国产品牌比亚迪主打新能源路线,另辟蹊径,企业形象也有很大提升。

而奇瑞汽车显得就很安静,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说国产品牌有哪些,第一时间都很难想起来曾经风靡一时的奇瑞,在新能源上没有布局,在传统汽车上也竞争力不足。


北京万通汽车学校

题主还自以为奇瑞技术牛?这就很坐井观天了,奇瑞三大件多好多好但是反应的车况和做工却很差,三大件牛?油耗降了吗?简单的来说,奇瑞有的,一档的那几个也有而且不比奇瑞差,一档的几个有的奇瑞没有……这就是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