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是不是垃圾食品?

钱塘江畔看潮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看垃圾食品的定义。垃圾食品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它营养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我们再从油条的配方上来看,基本就是面粉、酵母、碱等,也有添加牛奶或者鸡蛋的,但都不是主流。这样我们就是判断出油条的主要成分就是面粉了,它的营养价值由面粉决定了。

上图是常见的小麦粉的营养标签,可以看出其主要含有的营养素就是较多碳水化合物和较少的蛋白质。故很接近垃圾食品的定义。

其次,从垃圾食品常见的加工方式来看,如煎炸、腌制等。油条又属于油炸类食品。

因此,油条是垃圾食品。

但是我们吃东西除了看的的营养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看它的口感。如果能接受油条的口感,只要控制每次食用的量,还是尽情享受油条吧。


食物实说

油条当然不是垃圾食品。

关于油条是垃圾食品的论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高温油炸。

植物油在高温烹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醛类物质。醛类物质有毒,能引发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油脂中的亚油酸不耐热,会产生有毒分解物和氧化聚合物。

反复经受高温的油,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乏油”,确实会产生诸多有害物质。不过,如果仅仅是几次高温的话,这些物质没那么容易产生出来。自家炸东西,一般也就用个两三次就不再用了,这比所有的食品安全标准都要高呢。

炸制食物,油温大约在160℃左右,而产生有害物质,则需要180℃,并且不是马上,还要经过一段时间。如果真那么容易产生许多元素,化学提炼还用那么费劲吗?并且,这里说的是植物油。动物油的话,更是加倍安全。

有人会说,油炸食物时的温度足有200℃。这个可能是从来不下厨的人提出的,可以问一下厨师。200℃高温,油条下锅就糊了,里边还是生的。谁这么炸油条?疯了吧?

二,膨化剂。

油条用的膨化剂,可以使用明矾,学名叫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它是多种酶的抑制剂,并且其中的铝元素影响蛋白质合成及抑制脑活性。

但是,不含铝的膨化剂有的是,为什么非要用明矾?

《好兵帅克》里有一句话: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

任何一样食物,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加工的,想挑它的毛病都能挑得出。世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安全食品。别说鸡蛋里挑骨头,只要想,鸡蛋里连轰6K都挑得出来。但是,这也不健康,那也有问题,给“垃圾食品”定义的意义不就成了抬杠了吗?

所谓吃得健康,不是吹毛求疵,更不是弄些耸人听闻的数据自己吓唬自己。多少人每天呼吸着汽车尾气和二手烟,喝着泛漂白粉味道的却未必安全的水,斤斤计较一根油条有多大危害。事实上,吃一根油条与呼吸一口雾霾空气相比,危害还要小些。

王敏清先生、钟南山先生都说过,太讲究了,没法健康。只要不过份,正常饮食,是没什么危机漏洞的。


纯钧LHGR

如果是自己制作油条呢,或者一切都按标准生产出来的油条还是可以的,什么食品咱们吃都得有个量,就是燕窝鱼翅吃多了照样伤身体!

总的来讲,根据自己的身体来选择食品,如果一个完全健康的人适当吃根本没有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