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竟说这是传统?揭秘为何曾国藩的湘军要屠城!

曾国藩竟说这是传统?揭秘为何曾国藩的湘军要屠城!

一、湘军这种军事组织朝廷是不给军费的。除了曾国藩靠着自己的面子在湖南老家募捐一部分之外,其他就只能靠抢了。尤其后期湘军在湖南境外作战,士绅募捐来源急剧减少,只能以战养战。不屠城就发不出军饷,没军饷谁给你干活?

二、湘军属于老式封建军队,军纪涣散,士气极容易崩溃。为了维持组织激励士气,对军官封官许愿,对士兵许诺破城不封刀,让手下人都有油水捞(和军饷不一样,这是军饷以外的部分)。

三、军事上的考虑,平定太平天国的战斗大多都打的很惨烈,双方敌对情绪很严重,加上湘军人数不多,打下一个地方以后留不下多余兵力来防守,又担心遗留的敌军残余搞破坏,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杀光了。

至于天京之战后屠城尤为惨烈的原因还得加上一个。当时天京久攻不下,李鸿章手里有购买的西洋火炮,威力巨大。朝廷对战局进展缓慢不满催促李鸿章进兵。虽然李鸿章想成人之美,一直拖延。但曾国藩还是着急,毕竟再打不下来李鸿章也顶不住压力。到时候天京之战的功劳就要被分走了。于是曾国藩以此激励手下军官,不顾伤亡强行攻城,导致损失巨大。事后的屠城带有报复成分,故而特别惨烈。

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就没几支不屠城的军队,历史上以军纪好而著名的军队我第一时间能想起来的只有岳家军和戚家军,前者尤为知名。这种军队有什么特点呢?第一,中央军,虽然冠名岳家军和戚家军,但士兵正儿八经的效忠于帝国,并非将领私兵;第二,兵员质量较高,没有大量的囚犯少年犯之类的社会渣滓;第三,最根本的原因,有稳定的军饷供给。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啊!

第一个原因,举个例子,东汉末年那会儿的西凉军,效忠皇帝么?当然不,这是董卓的私兵,压根没有什么国家观念。同样,湘军本来就是曾国藩自己练出来的团练私兵,名义上效忠清帝国而已,大清的子民又与湘军何干?

第二个原因,战争年代当兵是件高风险的事情,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有几个愿意从军的?汉武帝为了征西域连“七科谪”都用上了,即商人、商人的子女孙子、商人的侄儿、原本有“市籍”者、罪吏、亡徒、赘婿这七种没有社会地位的人都拖上战场,类似黑五类。这种人本来就没啥社会地位,和囚犯一起干着炮灰的活,打下城池你猜他们会干什么?汉武拓边时期,那可是结结实实把四夷给屠了个爽。 同样,湘军的组成也是不敢恭维,特别是曾国藩前期第一波就打输了(靖港兵败),所训练的新兵损失惨重,这种情况下再招兵什么人会来?流氓无产者啊。

最后一个原因,清廷养不起湘军,没有钱粮,又要士兵玩命砍人,曾国藩除了放任士兵劫掠,还真没有啥好办法,与之相对的是抗战时期的我军。共军的组织体系比湘军这种封建军队强太多了,也高效的多。从农民手中收粮食不必被假手于地主,给士兵发饷也不必假手于将领,这两点极大的提高了效率,没有了中间环节抽油水,共军才能用非常低的成本养活一支庞大的军队,而湘军若想从后方的老乡手中获得粮饷,便要让地主们对老乡更加的敲骨吸髓,权衡之下,杀人劫财才是最高效的选择。

综合来看,这件事给我们一个启示,想要建立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第一件事就要解决经济问题。国家能直接给每一个士兵发饷,士兵才能效忠国家,反过来,国家不给钱了,让军队自己想办法,军队便不得不采用一些灰色的手段为士兵们或者军队的其他人员赚得粮饷,这样的军队还会想着去为国家杀敌么?活下去都成问题就别谈理想了吧,军人不是圣人,只要有一个军官为了利益出卖理想,他迟早会拉下水一群人,最后形成休戚与共的小团体,军队会逐渐变成军官的私兵。当他们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出现了叛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