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教您認清瑜伽中的顫抖是咋回事!

3分鐘教您認清瑜伽中的顫抖是咋回事!

每個瑜伽習練者初期都經歷過體式中顫抖。顫抖預示著哪些問題?這種情況下應該堅持習練嗎?所有關於顫抖的困惑,都將在文章中得到解答。

無論是哪一種體式,都必須是穩定而舒適(sthira sukham)的。身體的抖動是障礙,它將導致頭腦的分散。——帕坦伽利

顫抖的3大原因

體式強度過大

瑜伽需要調動全身的肌肉群。身體抖動往往意味著肌肉力量、神經系統不夠強壯,無法承擔壓力。就現階段而言,你應該馬上停止當前體式,想辦法強健你的短板,使其穩定,然後再繼續習練。

3分鐘教您認清瑜伽中的顫抖是咋回事!

肌肉、頭腦緊張

顫抖還可能源於肌肉、頭腦的緊張。該如何放鬆肌肉,放鬆哪裡的肌肉,學會這些,就能平靜下來、不會顫抖了。

3分鐘教您認清瑜伽中的顫抖是咋回事!

一些學生在做體式時,甚至聽不進老師講解。因為要保持體式,頭腦繃得緊緊的。老師首先要讓學生的大腦和神經安靜下來,這樣才能讓學生聽到老師說話。

覺知的侷限

在體式中,我們想要在某個部位進一步伸展,往往卻開始失去平衡而出現顫抖。這是為什麼呢?

以支撐頭倒立為例,頭倒立中你必須保證從頭到腳伸展,任何部位都不能鬆懈。我們容易陷入的誤區是:你努力伸展雙腿,由於注意力沒有分配到頸部和肩膀,就會擔心掉下來而左右搖晃。

3分鐘教您認清瑜伽中的顫抖是咋回事!

當我們將注意力只集中在某一部位或者區域時,這種狀態實際上是不均衡的。這只是把關注的部位做到最好,而忽略了其它部位力的保持。我們要將注意力從拉伸部位延伸到身體的各個角落,要像旁觀者一樣,讓覺知在身體完全瀰漫開來。

上週六,春明老師致敬經典課程《Light on Life》(光耀生命)中,對線上讀書圈中艾粉就“顫抖”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答疑,來看看春明老師對於顫抖是怎麼看的吧:

解惑

我們強調體式中的力量,這裡的力量不是指力氣,而是指action,即體式中力的走向。若是該做出的帶著力去做,你會覺得體式是飽滿的,是活躍的,不僅僅是依靠柔韌完成的動作。

這個力剛開始往往不能正確地做出來,老師會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做出這樣的力。有些人一做出來這樣的力就開始抖。這是因為我們的肌肉從來沒有這樣調動過、用力過,是一種陌生的感受,肌肉不適應,就會抖動。

3分鐘教您認清瑜伽中的顫抖是咋回事!

遇到這種情況的話,抖一下是可以的,我們需要堅持,需要逐漸建立起體式保持的時長,這樣才能體現效果。一個體式的建議時長可以參考書本,如果你目前還達不到的話,可以逐步增加保持的時長。若是身體發抖了,那就再堅持一下,堅持多久需要你根據自身狀況判斷。比如說頭倒立堅持不住時或許可以再保持10秒。而站立體式,可能抖得很厲害了,有點撐不住了,那就再保持5秒就好了。

你在習練中遇到過顫抖的狀態嗎?你對顫抖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哦~

3分鐘教您認清瑜伽中的顫抖是咋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