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小霸王曾經想拿下緬甸,為什麼事與願違呢?

緬甸的地理位置確實很好,如果印度當年獨立的時候能夠拉上緬甸,不敢說印度洋,至少小霸王在孟加拉灣可以稱王稱霸了。在印度獨立前夕,尼赫魯也確實想推動建立一個包括緬甸的大印度,但是因為歷史、文化、宗教等種種原因,事情並不沒有如小霸王所想象的進行。

南亞小霸王曾經想拿下緬甸,為什麼事與願違呢?

(尼赫魯)

英國殖民者在剛剛征服緬甸的時候,確實把緬甸作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但是早在1937年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緬甸就從英屬印度獨立出來,成為了英屬緬甸。

南亞小霸王曾經想拿下緬甸,為什麼事與願違呢?

(緬甸屬於英屬印度時期)

在大英帝國內部,英屬緬甸是與英屬印度同等級別的一個行政區。因此在1947年,蒙巴頓制定英屬印度分治方的時候,當然就不會涉及緬甸問題。緬甸自然也就沒有成為印度的一部分。

南亞小霸王曾經想拿下緬甸,為什麼事與願違呢?

(英屬緬甸時期)

歷史上,緬甸曾經長期是清朝的藩屬國。但是在鴉片戰爭之前,英國殖民者就開始從印度入侵緬甸。1824年-1885年,經過一個甲子的戰爭,英國終於全面控制了緬甸,把緬甸變成了英屬印度的緬甸省。

但是由於緬甸普遍信仰佛教,成為印度一部分後,大量的印度教徒湧入緬甸,稀釋了當地緬甸人的利益。緬甸也因此發生了與印度人激烈的衝突,使得英國統治者非常頭疼。英國人雖然也採取了大量措施,企圖隔離印度人與緬甸人,但是效果並不太好。而印度人與緬甸人的關係糟糕,也為此後緬甸沒有跟隨印度獨立埋下了伏筆。

1937年,英國決定將緬甸從英屬印度獨立出來,成立英屬緬甸。這其中有緬甸人與印度人、佛教徒與印度教徒衝突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當時印度獨立運動風起雲湧,英國殖民者在印度的控制力不斷下降,如同坐在火山口上一般。英國人害怕同時失去印度和緬甸,下決心將兩個地區分而治之。

在抗日戰爭時期,英屬緬甸被日本人佔領,印度則繼續在英國的統治之下。二戰結束之後,由於英國國力大幅度下降,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已經難以維繫。1947年,英國提出了蒙巴頓方案,按宗教劃分將英屬印度劃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成立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共和國。

南亞小霸王曾經想拿下緬甸,為什麼事與願違呢?

(蒙巴頓方案分治後的印度)

此時的緬甸還處於英國的控制之下,但是隨著英國在亞洲的勢力急劇收縮,緬甸獨立已經勢在必行,1948年初,緬甸也正式獨立。

在印度獨立前夕,尼赫魯曾經提出讓緬甸與印度一起獨立,也就是將緬甸作為印度的一個省從英國獨立出來。但是由於緬甸和印度在英國殖民時期就關係緊張,加之宗教信仰不同,各自的獨立運動也完全是由兩個團體領導的,自然也不可能走到一起去。而且緬甸人也為民族獨立奮鬥了很多年,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們擔心與印度捆綁在一起,會加大自己獨立的難度,因此果斷的拒絕了這一提議。

南亞小霸王曾經想拿下緬甸,為什麼事與願違呢?

(尼赫魯與甘地)

如果印度和緬甸真的連為一體,將成為一個跨越南亞和東南亞的地區性大國,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將比現在更高,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