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千年的“神像劫掠”戰術

在古代兩河流域戰爭中,征服者通常會從被征服地區劫走大批戰利品,包括人員、貴金屬、牲畜、神像等。其中,對當地神像的劫掠對戰敗方的心理影響頗為嚴重,因為這意味著戰敗者被保護神拋棄,是對戰敗方的嚴酷懲罰,這種現象被稱為“神像劫掠”。被劫走的神像往往是精神威懾的象徵、政治宣傳的工具與外交談判的籌碼。“神像劫掠”從公元前兩千紀初延續至公元前539年居魯士征服巴比倫時期,在漫長歲月中不斷演化。

盛行千年的“神像劫掠”战术

古巴比倫想象圖

神像劫掠始於埃蘭人

在古代兩河流域,神被視為社會秩序的創造者和維護者,扮演著重要角色,人類為神所創造並無條件地為神服務。歷任統治者無不重視對神的供奉與祭祀,以祈求統治穩固。神像是具象化的神,蘊含著重要的宗教意義,各種貴重的裝飾品也使神像具有很高的價值。在當時人們看來,保護神一旦離開,一切現存秩序都會崩壞,莊稼不再生長,牲畜喪失繁殖力,重大的宗教儀式無法進行,國家將陷入危機,各種災難將接踵而至,受其庇護的人民將陷入巨大的精神恐慌。因此,征服者將被征服地區的神像作為戰利品掠走,是對被征服者的沉重打擊和嚴酷懲罰。

最早關於“神像劫掠”的記載見於伊辛-拉爾薩時期(約公元前2000-前1850年)伊辛國王舒伊裡舒的銘文。銘文刻在杜卜拉馬赫神殿的門柱石上,文中並沒有提及劫掠神像的過程,而是記載“國王將月神南那的神像從安山(今伊朗境內)帶回烏爾”。據此可以推測,埃蘭人在攻陷烏爾城之時,曾經將月神南那的神像連同烏爾第三王朝末代君主伊比辛一同劫走,舒伊裡舒後來迎回了神像,並作為其偉大功績加以記錄和讚頌,向世人宣告自己王權的正統地位。

在公元前兩千紀中期安納托利亞地區的赫梯文獻中,也有“神像劫掠”的記載。赫梯國王哈圖西里一世在年代記中提到,他征服鄰國後,將諸神的神像帶回赫梯,獻給赫梯的神廟。穆爾西里二世在給太陽女神的祈禱詞中,曾經提到了“摧毀阿勒頗和巴比倫的土地,帶走其地的金銀和神,獻與太陽女神”。中巴比倫時期(約公元前1400-前1100年),加喜特國王阿古姆卡克瑞姆二世在銘文中宣稱,他“將赫梯人入侵時(公元前1595年)劫走的馬爾杜克神像迎回了巴比倫”。這一史料也可以證明,赫梯人曾經對巴比倫實施“神像劫掠”。

古代兩河流域早期關於“神像劫掠”的文獻很少,而且大多是王室銘文對迎回神像的零星記載。因此,當時“神像劫掠”的實施過程及被劫神像如何安置,我們已無從得知。

馬爾杜克神地位最高

亞述人以勇武善戰著稱,中亞述時期(約公元前1400-前1000年)“神像劫掠”這一手段得到普遍使用。新亞述時期(約公元前911-前612年),其使用頻率和效果達到巔峰。

亞述國王通常在年代記中詳細記錄歷次戰爭,“神像劫掠”往往被作為戰績之一加以記載。中亞述時期,國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一世在戰爭中運用“神像劫掠”,為後代亞述王提供了範例。中亞述國王圖庫勒提寧努爾塔二世、阿淑爾那西帕爾一世、沙馬什阿達德四世,以及新亞述國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辛那赫里布、埃薩爾哈敦、阿淑爾巴尼帕等,在對巴比倫、埃蘭等地的戰爭中,都曾運用“神像劫掠”這一戰術。

盛行千年的“神像劫掠”战术
盛行千年的“神像劫掠”战术

巴比倫的馬爾杜克神雕像

隨著巴比倫政權的興起,馬爾杜克神的地位逐漸上升,最終成為地位最高的神,因此,“神像劫掠”多與該神有關。新亞述晚期,亞述王指派自己的子嗣為巴比倫國王,出於外交考慮,亞述國王有時會把劫掠來的神像主動歸還原主,以籠絡人心。埃薩爾哈敦、阿淑爾巴尼帕都曾表示要把馬爾杜克神像送還給巴比倫,但由於種種原因,神像並未回到巴比倫。埃薩爾哈敦之子沙馬什舒馬烏金就任巴比倫王時,才將馬爾杜克神像送回巴比倫。

為了避免“神像劫掠”的嚴重後果,被征服者有時會攜帶神像棄城逃跑。不過,神像並不能保佑他們免受戰火荼毒,相反,這種行為會激怒亞述王,從而招致更大的傷亡和報復。戰敗方有時藉助文學創作,希冀平復嚴重受挫的宗教心理。

退出歷史舞臺

亞述長期扮演強勢入侵的角色,而巴比倫長期處於弱勢,通常是“神像劫掠”的受害方,他們的神像經常被亞述或其他統治者劫持。中巴比倫王國時期,巴比倫國王很少劫掠其他國家的神像,而從以前的征服者那裡迎回神像的次數則比較多。不過,到了新巴比倫時期,巴比倫人強盛一時,也曾運用“神像劫掠”這一手段,以達到自己的軍事和政治目的。

盛行千年的“神像劫掠”战术

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巴比倫神像

新巴比倫第一任國王那波婆拉薩爾統治初期,亞述大舉進攻基什,基什將本國神像交由巴比倫代為保管。後來,西帕爾等地也將其神像送給巴比倫保管。那波婆拉薩爾還施展外交手腕,使得亞述將以前從埃蘭首都蘇薩劫走的神像歸還埃蘭。在對亞述的戰爭中,那波婆拉薩爾攻克了亞述西部的部分重鎮,並劫走了當地神像。在此之後,唯有尼布甲尼撒二世曾劫掠赫梯的神像。總體來說,新巴比倫時期對“神像劫掠”的運用遠不及亞述帝國時期那麼普遍。

波斯入侵時,新巴比倫王國的末代國王納波尼達下令將諸神像都集中到巴比倫城保管,以期藉助諸神的力量,抵禦波斯的進攻,但最終未能逃脫滅亡的命運。公元前539年,波斯國王居魯士攻陷巴比倫。為了安撫民心,他將此前掠走的神像歸還給巴比倫人,以彰顯他對巴比倫宗教的寬容。至此,“神像劫掠”現象告以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