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上調!你的退休養老金提高了多少?

近日,人社部和財政部下發了一項關於養老金調整的通知。此次調整繼續統一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提高養老金標準所需資金,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即每人每月養老金提高至88元。

養老金上調!你的退休養老金提高了多少?

我們先來普及下什麼是定額調整,它最能體現社會公平,指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基本一致。而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截至2017年12月底,城鄉居保參保人數51255萬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15598萬人,月人均待遇125元。因此改善城鄉居民生活、調節城鄉居民收入分配,通過調整養老金額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麼對於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的作用在哪?

很多人都羨慕事業單位鐵飯碗,不僅工作風光體面,各項福利待遇優厚,還有退休養老保障齊全,獲得的退休養老金也比普通企業的要高,在體制裡待久了,經驗混熟,人脈打通,資歷越久退休養老金還越高,簡直是羨煞旁人!

退休人員何時能拿到增加的養老金?

各地發放到位時間可能不盡相同,但從時間進度上,各地會在2018年5月31日前開始組織發放,補發計算從年初開始。

事業單位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

流水行船在行測數量關係部分也經常考查到,是行程問題(行程問題下考點分為初等行程問題、相遇問題、追及問題、行船問題)中的一個考點。船在江河裡航行時,除了本身的前進速度外,還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頂逆,在這種情況下計算船隻的航行速度、時間和所行的路程,叫做流水行船問題。下面通過例題來具體瞭解。

【例題1】甲、乙兩港間的水路長208千米,一隻船從甲港開往乙港,順水8小時到達,從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時到達,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 )

A、20千米/小時B、21千米/小時C、30千米/小時D、31千米/小時

【中公教育解析】根據題意,要想求出船速和水速,需要按上面的基本數量關係先求出順水速度和逆水速度,而順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可按行程問題的一般數量關係,用路程分別除以順水、逆水所行時間求出。順水速度:208÷8=26(千米/小時),逆水速度:208÷13=16(千米/小時),船速: (26+16)÷2=21(千米/小時),故答案為B。

【例題2】甲、乙兩港相距720千米,輪船往返兩港需要35小時,逆流航行比順流航行多花5小時,帆船在靜水中每小時行駛24千米,問帆船往返兩港要多少小時( )。

A.58小時B.60小時C.64小時D.66小時

【解析】分析題幹。輪船往返兩港需要35小時,輪船逆流航行比順流航行多花5小時,可以知道,逆流航行了20小時,順流航行了15小時。進一步可以求出輪船的順水速:720÷15=48千米/小時,逆水速:720÷20=36千米/小時。但題目問的是帆船。已知了帆船的船速、路程,還需要水速才能得到帆船的順水速和逆水速(輪船的順水速:720÷15=48千米/小時,逆水速:720÷20=36千米/小時,水速=(48-36)/2=6)。帆船往返兩港的時間=720÷(24+6)+720÷(24-6)=64小時。故答案為C。

排列是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m與n均為自然數)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排列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排列數,用符號A(n,m)表示。組合是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 m(m≤n)個元素併成一組,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組合;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組合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組合數。用符號C(n,m)表示。

排列組合主要有兩種原理,一種是加法原理:分類用加法;另一種是乘法原理:分步用乘法。

【例題1】從1,2,3,4,5,6,7,8,9中任意選出三個數,使它們的和為偶數,則共有( )種不同的選法。

A.40B.41C.44D.46

【解析】從1,2,3,4,5,6,7,8,9中任意選出三個數,使它們的和為偶數。要麼2個奇數1個偶數,要麼3個全是偶數,有C(1,4)×C(2,5)+C(3,4)=44。故答案為C。

【例題2】某型號的變速自行車主動軸有3個齒輪,齒數分別為48、36、24,後軸上有4個不同的齒輪,齒數分別是36、24、16、12,則這種自行車共可以獲得多少種不同的變速比?( )

A.8B.9C.10D.12

【解析】這個題目表面上看是一道排列組合問題,很容易得出3×4=12種的錯誤答案,因為忽略了題目中的關鍵詞“變速比”。不考慮齒輪齒數,共有 3×4=12種組合,但是48:24,24:12的變速比都為2;48:16,36:12的變速比都為3;36:24,24:16的變速比都為 1.5;36:36,24:24的變速比都為1。所以共有12-4=8種不同的變速比。故答案為A。

行程問題常考的有三種,分別是相遇、追及和環形運動。下面中公教育逐一為考生介紹。

第一,相遇問題:相遇問題的基本形式可以描述為:甲從A地到B地,乙從B地到A地,兩人在途中C點相遇。如果甲、乙兩個人同時出發,則路程、速度、時間三者之間的數量關係可以用公式表示為:AB之間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時間

第二,追及問題:追及問題的基本形式可以描述為:兩個人行走,一個人走得快,一個人走得慢,如果走得慢的在前面,走得快的過一些時間就能追上他。

設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如果要求“追及路程”,即求在“追及時間”內甲比乙多走的路程,則追及路程、速度、追及時間三者之間的數量關係可以用公式表示為:追及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時間

第三,環形運動問題:環形運動中,同向而行,相鄰兩次相遇所需要的時間=周長/(大速度-小速度);背向而行,相鄰兩次相遇所需要的時間=周長/(大速度+小速度)

逆向而行,則相鄰兩次相遇的路程和為周長。(同向而行,則相鄰兩次相遇的路程差為周長。)

下面再通過三個例子讓你瞭解行程問題的解決思路。

【例題1】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分別從A、B兩地相對開出,甲車的速度是40千米/小時,乙車的速度是45千米/小時。甲、乙兩車第一次相遇後繼續前進,各自到達B、A兩地後,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如果兩車從開始到第二次相遇的時間為6小時,那麼A、B兩地間相距多少千米?( )

A.110B.130C.150D.170

【解析】甲、乙兩車從開始出發到第一次相遇共同行駛了一個A、B間的路程;第一次相遇後繼續前進,各自到達B、A兩地時,又共同行駛了一個A、B間的路程;當甲、乙兩車第二次相遇時,再共同行駛了一個A、B間的路程。所以,甲、乙兩車從開始出發到第二次相遇,在6小時的時間裡,共同行駛的路程是A、B 間路程的3倍。3個A、B間的路程為:(40+45)×6=510(千米),則A、B兩地間相距為:510÷3=170(千米)。故答案為D。

【例題2】甲以4千米/小時的速度步行去乙地,乙比甲晚4小時騎自行車從同一地點出發去追甲。乙的速度是12千米/小時,乙幾小時可以追上甲?( )

A、1B、2C、3D、4

【解析】甲先走4小時,每小時走4千米,則追及路程為:4×4千米。知道了追及路程,再根據甲、乙的速度差,就可以求出追及時間了。追及路程=4×4=16(千米),甲、乙的速度差:12-4=8(千米/小時),追及時間=16÷8=2(小時)。故答案為B。

【例題3】甲、乙兩人在一條橢圓形田徑跑道上練習快跑和慢跑,甲的速度為3m/s,乙的速度是7m/s。甲、乙在同一點同向跑步,經100s第一次相遇,若甲、乙朝相反方向跑,經( )s第一次相遇。

A、30B、40C、80D、70

【解析】甲、乙在同一點同向跑步,100秒後相遇,根據公式100=田徑跑道周長÷(7-3),求出周長=400米,若甲、乙朝相反方向跑,時間=400÷(7+3)=40s。故答案為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