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銀行是取消保本型了嗎?

用戶1692373543046

朋友們好!對於標題中所言問題,很明確的講:保本型理財產品的稱呼,承諾被取消,但保本型的理財產品和替代品並不會消失,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會長期存在!



下面和朋友具體分析一下:

通常,人們把保本型理財產品理解為本金完全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其實所謂的保本型產品其真實的含義是:風險分級極低的投資理財產品!因為投資的產品和風險分級極低,因此,銀行或發行人敢於承諾保本!這是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內在含義!否則認真起來,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保本無從談起!

朋友們再來看一下為什麼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高:

發行人和銀行之所以敢於承諾保本,是因這一類產品,投資的產品或標的物安全性非常高!例如所投資的金融債,國債,逆回購,銀行與銀行之間的借款,等等,這些產品的信譽卓著,有固定的利息,收益可以拿到,安全性非常高,敢於承諾保本!實踐也證明,這一類的理財產品,經受住了時間和市場的考驗!不僅保證了本金的安全,也給投資者帶來了穩定的收益!

朋友們再來看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替代品:目前銀行新推出了一些結構性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以及一些主要投資於貨幣與債券及銀行間市場的資管產品!這些產品投資的方向與,原先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基本一致,風險非常低,因此可以看作是,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替代品!

由此我們可以開得出結論,儘管過出臺了新的資管新規,不再允許對理財產品,承諾保本,同時對於已發行的到期後不再續發,但這一類產品的安全性依然很高!因此,追求高安全收益的朋友,可以關注那些風險分級在R1-R2及以內,穩健謹慎型銀行理財產品!這一類理財產品,對比保本收益的理財產品在投資的方向,投資的總體結構等方面基本是一致的!除了沒有公開的承諾之外,風險極低,非常安全!依然是咱老百姓安全投資穩定收益的好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保本型理財產品或安全性非常高的類似理財產品,他們的收益,在理財產品中往往越低!以目前市場情況,年率一般在4%-5%左右!對於那些,打著高收益保本的所謂理財產品,一定要擦亮眼睛!因為高收益不符合保本型產品的內在特徵!

許多朋友都購買過保本型理財產品,有豐富的經驗,歡迎和朋友們交流分享,多享共贏!


理財咖

銀行取消保本型了?那還叫銀行嗎?直接改名叫:某某投資機構得了。


銀行一方面壟斷領域,比如馬雲也曾表示過的,還有外資銀行的介入限制,另一方面,還要對用戶進行“非公平化”約定,銀行取消保本型,那銀行直接叫“金融理財機構”吧。


銀行就是“金融理財產品”的二道販子,銀行只是理財產品的“流通渠道”,一方面賺取抽取利潤差價,另一方面又不讓優質的國外優質的金融產品進入,自己畫圈,自己當制度的制定者,又想自己當“業務員”,讓不讓百姓活了?


銀行現行的利率也無法減少百姓‘對於人民幣貶值的損失’,這一點對廣大的農民工、外出打工人群是多麼的不公平呀:這些佔了絕大多數的群體,好不容易賺點錢,結果呢?人民幣的購買力降低,而它們又沒有更好的投資和保值渠道:錢賺的特別少,而損失又特別大。

比如你賺了一百元錢,存銀行一年購買力減少了10%(不必較真數據,只是說明問題),不以為恥,反而,又要叫“不保本了”,你愛存不存,不存算了……這叫什麼?你有本事開放,比如允許馬雲、馬化騰開設銀行,或是直接開放國際銀行的金融系統,你開放了?這就是通訊業一樣,聯想、電信、移動,你愛用不用,不用就停機。


所以,2018年銀行是取消保本型,這個事就是一件“造謠”的事,也不可能發生的事,如果真的要這麼幹,我們也真是沒話可說了。

前有允許銀行破產,現在要是允許銀行“不保本”,那我就問了銀行初衷是什麼?那和我們去存到‘錢莊’有什麼區別沒?銀行可以破產,不保本,你這還叫“某家銀行嗎?”,別挖坑了,如果坑挖大了,人就根本不怕了,反正就這麼回事,愛乍滴乍滴了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或是某一句話對你有價值,請關注我,感謝你的分享。

今日頭條孫洪鶴,創業教育、品牌營銷專家、創投專家《創業五部寶典》主編,互聯網暢銷著作〈風口〉聯合主編,知名策劃人,更多的實戰分享請關注我今日頭條動態,也歡迎大傢俬下交流,如若認同請幫忙分享轉發


孫洪鶴

2018年銀行是取消保本型理財了嗎?談不上取消保本型理財,固收型理財依舊保本,債券型理財也依舊保本。不再白紙黑字告訴你保本的是一些高風險理財,這類理財不再保本而已。

央行《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內審稿的核心要點:

禁止表內資產管理業務。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

政策想要的是打破剛性兌付,使金融機構不再肆無忌憚開展各類表內資產管理。剛性兌付是行業的招牌,也是一家公司的信譽,不管銀行還是基金公司,為了自家信譽,從開始到政策實行之前,都是實行保本保息剛兌的模式,不論理財項目是否成功,他們都必須這樣做。這就起信譽,也因為這樣投資者才放心把錢投資給他們理財!


像工行的這支理財產品,
工行依舊承諾保本,只是不承諾收益。但是對於一些高風險理財項目,銀行也確實承諾不再保本
像這支理財產品,是和股票的業績相掛鉤的,不保證收益,同意也不保證本金安全。

銀行取消保本型理財是順應監管政策的需要,也是真真正正考驗的投融資能力。做生意不可能永遠只賺不賠的,更多的是賺多賠少而已。
過去可以用利潤去平衡虧損,如今的政策卻是要求各個項目自負盈虧,這一點也是政策的天真!

做生意,信譽才是立足的根本!不管銀行在這筆生意中扮演什麼角色,它都不能賠了自己的信譽。因為一旦沒了信譽,銀行的市場競爭力跟資產公司只怕也沒高出多少!

就跟一個爹媽的孩子,在還沒有分家之前。父母補貼一下努力了卻沒賺到錢的孩子,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兄弟姐妹也認可。

但是分家之後,爹媽再想讓老大補貼老二或者讓老二補貼老大。這個就很不現實了。

而政策要做的就是銀行以及資產管理公司給旗下的理財項目分家,你們各自過各自,過得好過得不好,爹媽都不再管你!


World堅

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剛性兌付已經成為現實,銀行正在尋求新的替代品,以免理財規模迅速縮緊。

據2018年3月28日新聞聯播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3月28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通過《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俗稱“資管新規”)。

這就意味著,推動資管產品向淨值管理轉型、打破剛兌的重大監管政策正式落地。

目前銀行理財規模達到29萬億,是資管行業佔比最大的一方。資管新規的落地,對於銀行的衝擊是非常大的,因為以後再也不能發行承諾保本的理財產品了,在不久的將來,銀行理財面臨大規模縮緊的不利局面。

另外,資管產品都存在期限錯配的問題,這也是銀行能夠保證剛性兌付的根本原因。但資管新規已經明確規定以後的資管產品不能進行期限錯配,銀行的未來可以說是履步維艱。 大家可以放心的是,目前已經購買的保本理財產品肯定是會保證兌現的。

作為用戶來說,大額存單、結構性投資產品以及淨值類產品都是很好的替代品。金融監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不管是第三方支付平臺還是傳統銀行,都不可能享受特別待遇!


銀行小學生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銀行在2018年新規出臺,將不再發行保本型理財,開始有的人罵街,還有持懷疑態度表示不相信,不可能發生。但大家注意到前幾年剛發出理財產品時,銀行也把理財產品劃分成幾個等級,從低到高,越高風險越大,在大家購買時要本人並出示身份證,簽字還要按要求抄寫風險提示語,之所以這幾年銀行沒有對理財產品發生真正的虧損,有讓大家熟悉,接受的過程,一方面眾多銀行誰也不想當笫一個吃螃蟹的人,生怕有款理財產品虧損,大家不認可後,到其它銀行去,失去客戶群。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大家認可度提高,理財越來越正規了,實打實的情況也會正常發生,不保本確實是實實在在事情,放棄幻想,做足功課,仔細選擇,看好理財產品說明,分析透徹謹慎投資,如沒有這方面的心裡準備請遠離為妙,只能做定期儲蓄,拿一個省心,省力的利息保證本金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