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典活用經方:調胃承氣湯(急腹症、五官、皮膚病等)

關注【愉享中醫】,關注生命健康!本號所發方劑以上世紀90年代以前出版的醫著為主。文中方劑僅限於學術交流,患者應在中醫大夫或中藥師指導下加減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讀經典活用經方:調胃承氣湯(急腹症、五官、皮膚病等)

由於本方能調和腸胃,承順胃氣,驅除腸胃積熱,使胃氣得和,氣機相接,從而諸證蠲除,故名「調胃承氣湯」。原文如下:

1.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29)

2.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 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70)

3.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94)

4.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105)

5.太陽痛,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郝郝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胃承氣湯。(123)

6.陽明病,不吐,不下,心須者,可與調胃承氣湯。(207)

7.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248)

8.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249)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芒硝半升、甘草二兩(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方義:方中大黃苦寒,瀉火通結為君,芒消鹹寒,軟堅潤燥為臣,甘草甘緩和中,益氣養胃,以緩消,黃之苦洩,使藥力緩緩下行為佐。燥熱得解,胃氣自和,故名調胃承氣湯。

讀經典活用經方:調胃承氣湯(急腹症、五官、皮膚病等)

名家各論:

1、柯韻伯;不用氣藥,而亦名承氣者,調胃即所以承氣也。經曰:平人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實,故氣得上下。今氣之不承,由胃家之實熱,必用硝黃以濡胃家之糟粕,而氣得以下,用甘草以生胃家之津液,而氣得以上。推陳之中,便寓致新之義,一攻一補,調胃之法備矣(《傷寒來蘇集》)。

2、王晉三:調胃承氣者,以甘草緩大黃、芒硝留中洩熱,故謂胃非惡硝黃傷胃而用甘草也。洩盡胃中無形熱結,而陰氣亦得上承,故曰承氣。其義亦用制勝,甘草制芒硝,甘勝鹹也;芒硝制大黃,鹹勝苦也;去枳實、厚朴者,熱邪結胃劫津,恐辛燥劫胃津也(《絳雪園古方選注》)。

3、鍾小南:燥則腸幹,實則胃熱,故用硝黃潤燥而滌熱;痞滿不甚,不欲大下,故去行氣之枳樸,燥實俱輕,不可攻下,以硝黃量重傷正,欲其熱退而津生,故用甘草之甘緩,以緩調胃氣(《傷寒論便讀》)。

禁忌:虛寒性便閉忌用。正氣偏弱、脾胃虛寒及孕婦、老年人等慎用。

讀經典活用經方:調胃承氣湯(急腹症、五官、皮膚病等)

方證

1.體格壯實,面紅唇厚,心煩,譫語,發熱者。

2.大承氣湯證而痞滿不甚,不當峻下,並防洩下傷正者。

3.體壯、燥熱、便秘較久,胃氣不和,有時心煩、胸痛,大便反溏者。

現代臨床應用

1.急腹症。

2.五官科疾病。如牙周炎、牙周膿腫、牙髓炎、結膜炎、扁桃體炎、舌炎、口腔潰瘍等。

3.皮膚科疾病。如過敏性紫瘢、接觸性皮炎,稻田皮炎、溼疹、疥瘡、紅斑狼瘡、蕁麻疹等。

讀經典活用經方:調胃承氣湯(急腹症、五官、皮膚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