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項羽贏了劉邦,他會成為一個好皇帝嗎?項羽如果能渡過烏江,有可能東山再起嗎?

Leesin691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曾經寫過一首詩,詩的名字叫《題烏江亭》,顧名思義,這是一首題在烏江亭上的詩。

傳說楚漢之爭末期,項羽與渡烏江回江東,但江邊只有一條小船,楚霸王簡單思慮了一下,便放棄了渡烏江而西的決定,迴轉身,殺入漢軍陣營中,憑藉二十餘名親兵,與漢軍做最後的決戰。

終因寡不敵眾,自刎而死。

所以,杜牧會在遊覽烏江亭時想到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想到西楚霸王的杜牧,不禁感慨萬千,提筆報站濃墨,寫下了這首《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的核心觀點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次的勝負,無關最後的結局,能忍辱負重的男人,才是值得稱道的男人,倘使項羽學一學勾踐,渡過烏江,未嘗不會沒有機會捲土重來。

但是,以當時的形勢看,即便項羽渡過烏江,即便項羽學習勾踐,最多也就是一個偏居一隅的王了。

首先,項羽在垓下發出的疑問,基本上是符合事實的。

當時的項羽,突然從睡夢中驚醒,讓項羽從睡夢中醒來的,不是噩夢,而是此起彼伏的楚歌聲,於是,從睡夢中驚醒的項羽,自顧自地問了一句:漢軍已經佔領了全部的楚地了嗎?

事實上,當時的漢軍,已經通過戰爭和外交的手段,佔領了西楚的大部分土地,項羽的大司馬周殷率楚軍投降了漢王劉邦,和漢王的將軍劉賈一起開赴垓下,預置項羽於死地。

與此同時,漢軍太尉盧綰也正率精兵,對項羽重要的盟友臨江國下手。

此時的項羽,只剩下幾萬幾乎斷了糧草的部卒和鍾離眜、季布等忠於項羽的將軍,除非在垓下迅速扭轉戰局,殺得漢軍和諸侯聯軍大敗,否則,項羽根本就回天乏術。

實際上,此時的項羽,在兵力上完全比不過漢軍和諸侯聯軍,又沒有給養,疲憊飢餓的楚軍,無論如何也不會是食飽力足的漢軍和諸侯軍的對手,縱使楚軍超常發揮,取得階段性的小勝,也扛不住漢軍和諸侯軍消極的圍困,就是困,都能把楚軍給困死。

再次,就算是項羽順利渡過烏江,他就能逃出生天嗎?

此時的項羽,與兵敗彭城的漢王劉邦很不同,當時的漢王劉邦,雖然兵敗彭城,但在滎陽以西的根據地毫髮無損,只好劉邦能順利回到關中去,便能重整旗鼓,與項羽再戰。

而這時的項羽,縱使逃回關中,也只有空頭的號召力罷了。

趙王張敖的相國貫高曾對張敖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天下豪傑並起,能者先立。

項羽之所以能夠成為天下共主,並不是靠血緣,而是靠起得早,抓住了先機。這時的項羽,先機已失,手下又無兵卒糧草,如何快速地聚集兵馬,跟劉邦的漢軍和諸侯聯軍抗衡呢?

或許只有跟臨江國合力了。

可是,小小的臨江國,怎麼扛得住漢軍和諸侯聯軍呢?

要麼就是投降漢王劉邦,向漢王稱臣。而後效仿越王勾踐的故事。

但漢王不是夫差,一旦項羽投降,漢王絕不會讓項羽留在封地,一定會像軟禁韓信那樣,將項羽軟禁在京城,讓項羽成為一隻被關在籠子裡的老虎,終身逃不出長安。

這時候的項羽,怕會是第二個韓信,第二個劉禪,第二個李煜,第二個宋徽宗吧?


遙望燕園

項羽最終是自刎烏江了,但是兩千年來他一直是讓後人感到惋惜與同情的大英雄,我們也不禁要問,如果項羽當年擊敗劉邦,贏得了天下,他會是一位好皇帝嗎?如果他聽從烏江亭長的建議回到江東,他能捲土重來嗎?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項羽即便是贏了天下,首先他不會是皇帝,其次,他不會是一位好皇帝。另外,即便是他真的東渡烏江了,也沒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項羽不會是皇帝

在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項羽當年的確已經取得了天下——滅秦之後,項羽成為當時天下的實際統治者,他分封了十八路諸侯,而自己選擇當霸王而不是皇帝。在秦之前的八百多年中,中國始終施行分封制,但是特立獨行的秦始皇廢除了這一“天經地義”的制度,推行郡縣制,可惜這一先進的制度只施行了十幾年,秦的天下就崩潰了。人們反思秦國滅亡原因的時候,不得不將違背“天道”的郡縣制考慮進去。可能正是出於這個原因,

項羽拒絕了稱帝,而是稱霸王

項羽不會是好皇帝

好皇帝必然是好政治家,可惜項羽是軍事家。韓信背叛項羽投靠劉邦之後,曾經給劉邦分析項羽必敗的原因,他認為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且為人殘暴而失信於民。這些都是成為一個優秀政治家的禁忌,而劉邦雖然從不禮賢下士,但是他總能做出正確的重大決策,而且從來不會獨吞勝利果實。

項羽不能捲土重來

關於項羽能不能捲土重來,歷史上有兩首針鋒相對的詩,分別是杜牧的《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和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可以說,這兩首詩對項羽都持批判性態度,杜牧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劉邦失敗了幾十次都不氣餒,但項羽一生失敗了一次就自殺了。如果他能包羞忍辱,說不定能把劉邦大敗呢!而王安石則認為,春秋戰國以來,華夏大地已經持續了幾百年的戰爭,秦朝滅亡之後,又是全國大混戰,現在終於戰爭平息了,又出現了一個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好皇帝,咱解甲歸田,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穩日子不行嗎?誰還願意再去為一個匹夫的榮譽去拼命呢


國史通論

西楚霸王是王不是皇

項羽在鉅鹿之戰中一戰封神,幹趴了秦軍主力。進入關中火燒阿方宮,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這裡特別注意他最牛逼的時候稱自己為西楚霸王,這位英雄從這個稱號就表明了他沒有逐鹿中原的野望,只是想當一方豪強諸侯。說白了在當時群雄並起的時代,天予不取 反受其咎 時至不迎 反受其殃。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反退。王最後必向皇獻上自己的膝蓋或者腦袋。項羽連稱皇的野望都沒有,何談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電影中項羽形象,還有誰,還有誰?)

在烏江邊自刎的男人

當時項羽以8000江東子弟起事,一路刷經驗打秦軍,先後打趴了章邯 王離、涉間等BOSS一路高歌進秦地,秦朝滅亡,項羽立下不世之功。無敵是多麼,多麼的寂寞。。。

隨後分封貴族諸王,項羽的實力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個諸侯敢直接硬幹。但是他囂張跋扈,剛愎自用。為他後面的悲劇埋下巨大的隱患。同時期的劉邦廣開言路仁政,採納張良的計謀擴充自己的實力,暗中也聯繫各個諸侯一起反項羽。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雖然一身六神裝,但是賴不住劉邦的小夥伴眾多啊,自己的小夥伴越打越少,劉邦的則是流水線生產。最後被劉邦推塔推到烏江邊,現在問題來了,作為前楚貴族的項羽他可能逃回楚地東山再起嗎?我覺得依照當時的形式翻盤是完全不可能的,當時江東8000子弟啊,他一個都沒有帶回來,可以說家家都有陣亡的兄弟。江東父老對項羽極度失望,再說項羽稱王時對楚地也沒有廣斯仁政,老百姓一直處於戰爭狀態,早就希望能夠平息戰亂修養生息,可以說他回去楚地能拉出多少兵馬真不好說。而且劉邦的軍隊已經對項羽形成了包圍之勢。一個極度自負的英雄,“

我項羽可是當時破釜沉舟幹趴了秦軍主力的人 ,劉邦這種每次打仗都被我趕著屁股飛的鼠輩,我怎麼可能向他投降,自刎才能保留自己最後的榮光和尊嚴”。而後劍掉血流江。。。。(我是劉邦雖然我流氓但是我是皇不是王,噢耶!)(項羽垓下被圍。。。)


跑調歌王309

不會,因為項羽壓根就沒想當皇帝,他只是想恢復夏周時的諸侯分封制。如果項羽贏了中國必然四分五裂,一大堆諸侯國,最終錯過統一的機會


拍星星

這是兩個問題,關於第二個問題我之前已經做過答覆,不再重複。現在只說第一個。從項羽自封楚霸王來看,他是沒有當皇帝的想法的,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他絕對不會去當皇帝,既然不會去當皇帝,那當時的天下分封形勢,他也會維持到底,不會走秦始皇建立一個統一的帝國那樣的路子,所以這是項羽自己的想法以及要走的路子,但是這並不等於說項羽之下的人都是這個想法,比方說劉邦。按照史記的說法,劉邦見過秦始皇的儀仗後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就把他流著哈喇子的那個齷齪勁寫出來了,而項羽卻說的是彼可取而代之,就是說秦始皇可以被我取代,可是對於別的方面的東西卻不感冒,這就是項羽和劉邦的區別。也就是說項羽只是想取代秦始皇這個人,對於權力功業這個東西看得並不重,他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劉邦明顯就落了下成,他對於皇帝的權力和威儀感興趣。雖然我們不知道真實歷史上的項羽劉邦是什麼樣的,但是從史記的語言敘述來看,我個人覺得倒是非常符合項羽和劉邦這兩個人的人物形象。所以,項羽不太適合當一個好的皇帝,但是他絕對是個很有人情味的領導,當皇帝意味著你必須要黑化,否則你是當不了皇帝的,所以你看歷史上有幾個不黑化的皇帝能有好下場?比方說李煜孟旭清德宗順治。而劉邦不同,他很明確他的目的就是要當皇帝?為什麼?當了皇帝就有無限的權力和至高的威嚴。所以,後來的孫叔通制訂了禮儀後,劉邦高興的說,老子今天才知道當皇帝有個什麼好處了,典型的潑皮無賴,但是也只有劉邦這種人才有可能當得上一個好皇帝,因為他就是從老百姓中出來的,深懂民間的疾苦,比方說後來的朱元璋也一樣。而項羽不同,他出身貴族,沒有民間的生活體驗,做事情僅從自己的個人喜好出發,那當然是不行的。但是,項羽也並不像後人所認為的那樣,是個政治侏儒,我還是那句話,項羽根本就不是個當皇帝的料,他和後來的文藝皇帝一樣,只是僅從個人的喜好出發,想幹自己喜歡乾的事,那怎麼成?同時他也認識到,自己已經錯了,所以才會說此非戰之罪的那番話,應該說項羽之死,和商鞅一樣,死得其所。


乾坤正法79859246

兩個問題都不會。

第一個問題,項羽的政治能力欠缺,其本人再治理楚國時的表現並不好,如果算上范增死後,項羽集團可以說拿不出一個像樣的文臣了,更不要說那種賢相,名相級別的人物了.。反觀劉邦集團:蕭何 曹參 王琳 陳平等都算治理天下的一把手,即便呂后政治能力也是極高。 項羽本人也缺少足夠的政治抱負與理想,能夠保證國家不四分五裂可能難度都很大,至於說國富民強的好皇帝那幾乎不可能的。

第二個問題: 可以肯定的說不會翻盤,劉邦集團坐擁蕭何這樣的後勤人才,張良這樣的戰略大師,以及兵仙之稱的韓信,還有陳平 周勃 樊噲 曹參 灌嬰等和近60萬大軍,這樣的實力蕩平天下其實也很簡單了。 而項羽在佔據幾乎絕對優勢的情況下3年就給劉邦翻盤了,兩支實力間可謂高下立判。 而當時的情形勒其實江東地區已經投降了劉邦部將劉賈了,所以嘛。。。。。真以為韓信的十面埋伏會給項羽留活路嘛。


朔風長歌

最好的機會就是鴻門宴,如果在那個時候殺掉劉邦,也就少了一個邊境上的分封王而已,在項羽的心目中秦始皇的大一統、郡縣制是完全不能接受的,還是要恢復到西周分封制狀態,自己做天下霸主,各路諸侯王聽從霸王的號令。但是第二年就出現了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項羽不得不平叛,長此以往,天下必然再起紛爭,可以這麼說,分封制是嚴重的歷史倒退,它沒有西周時的社會基礎,憑藉自身雄厚的軍事實力是無法維持下去的,國家必然還要回歸到大一統,而且可能還要百年的時間才能完善(漢武帝推恩令的實施),在國家大政方針上面,項羽就不是個有作業的王了,在這要說明一點,項羽坑殺20萬降卒,以及火燒阿房宮,在咸陽城內燒殺淫掠,是他自小對秦王朝刻骨銘心的仇恨,在其他戰國諸侯國並沒有出現這種狀況。

如果在彭城之戰時,殺掉劉邦,那他最大的威脅就是韓信了,那將是兩位不同戰法,不同思想的兩位軍事家的對抗,就該另當別論了,在這裡就不再贅述。

回答第二個問題,如果項羽過了烏江,回到江東,能否東山再起?我想劉邦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劉邦深知項羽的戰鬥力,是對自己最大的威脅。就算逃過烏江,劉邦也會天下通緝,欲除之而後快。項羽回到江東,能否重新拉起一支隊伍還很難說,當年帶出去的江東八千子弟兵,早已戰死沙場,多年的楚漢戰爭,早已使江東破敗不堪,既沒有很好的兵源補充,也沒有良好的經濟環境,失敗也就是必然的了。


失去航線的孤舟

項羽是貴族出身,高傲自大,剛愎自用,如果項羽贏了劉邦,項羽不會是一個好皇帝,項羽脫離群眾,不瞭解人民疾苦,制定治國方針政策上,傾向貴族階層。劉邦是草根出身,從一個小亭長登上了皇帝寶座,制定國策會傾向大多數人民。

項羽既使烏江不自刎,成功逃回江東,重整旗鼓,東山再起與劉邦血戰,其結果一樣,還是全軍覆滅,一敗塗地。

項羽是孤軍備戰,雖然項羽知兵法戰策,能力過人,但是項羽感情用事,用范增的話:豎子不足與為謀!心存婦人之仁!

而劉邦善將將也,劉邦不去一線作戰,不搞個人英雄主義,能發動群眾,集思廣益,是體系作戰,戰略制定是張良;前線指揮是韓信;後方支援保障是蕭何,發揮好每個人的特長。

劉邦是以有準備去打項羽無準備的。

項羽脾氣暴躁,衝動!頭腦不清!

劉邦隨緣,不強求,深得《厚黑學》的真傳,是厚黑學的開山鼻祖。

項羽玩不過劉邦!再給他一次機會也是白費!


馬到成功148659402

先說第二個問題,項羽不是在烏江死的!他手下的人被劉邦收買的收買!死的死!他也沒有什麼兵可用!不可能東山再起!

在說第一個問題!如果項羽贏了!他會實行周朝的分封制度!那時候他就是“周天子”!至少他不會像劉邦把下面有功的幾個王都給殺了!項羽是貴族!

在當時人們看來,分封制度和郡縣制度那個好有很大的分歧!後代人看是郡縣好!劉邦自己都不知道買個好!建國的時候,國家一半是郡縣,一半是分封!

項羽代表了沒落的貴族!即使他成功了,統治時間不會太長!會有另一個“秦”出來!


魅族15PLus

第一問題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項羽曾經贏得了天下,但是他並不想做皇帝,他的思想還停留在春秋戰國的諸侯時期,所以他只做了幾年霸王而已。第二個問題項羽過了烏江也幾乎沒可能翻盤,項羽個人能力是很強,但是作為一個領袖,他比劉邦差太多,劉邦以區區漢中之地可以逐鹿中原並贏到最後,劉邦在統籌全局,統御部下等方面都是一流的,而且劉邦也不會給項羽喘息的機會一定會對他趕盡殺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