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若以色见我,不得见如来

本期导读:生命无限。为什么人的生命可以无限?我们怎么来了解和透视人生?本期推出“活动开示”系列之三《生命无限》,探讨学佛法的目的就是来认识我们自己的心、开阔我们自己的心,建立我们内心无比宽广的心胸格局,了解我们整个生命的过程是没有限定性的。这样的一生、这样的生命就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


佛说:若以色见我,不得见如来

佛言祖语:非内非外非中间,性相如如俱不动。真如妙理绝名言,唯有圣智能通达。——《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

学诚法师法语:佛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我们看到一个人,看到佛菩萨的圣像,我们不仅仅只看到外表的一个形象而已,我们要更加深刻去领会到形象当中所存在的意义和内涵,这样才是佛法。


文章:佛说:若以色见我,不得见如来

佛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我们看到一个人,看到佛菩萨的圣像,我们不仅仅只看到外表的一个形象而已,我们要更加深刻去领会到形象当中所存在的意义和内涵,这样才是佛法。

《金刚经》里还讲:“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怎么佛法又不是佛法?名为佛法,就是语言文字上面所表达的这些佛法,不是真正佛法的内涵。只有用我们的心去领会、去觉悟语言文字里的境界,才叫作佛法。反过来,我们不能在语言文字上面悟到它的无限的义理,这样,我们所获得的答案和结果就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智慧开了,我们有悟性,我们是一个圣人,你读世间的书是一样,就是佛经,你也能够体会到佛法,也能够体会到“苦空无常”“无我无相”,都能够体会得到。

佛说:若以色见我,不得见如来

反过来,我们没有拥有佛法的智慧,可能我们看的佛经,一样就是文学作品,一样就是知识的结构,因为我们把它理解成一个有限定性的概念。这就是知识跟智慧的不同,就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不同。

在世间法当中,名言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名言的作用,它坏处也是很大,它能够让人家高兴,也能够让人家起烦恼。同样一句话会让人家高兴,也会让人家起烦恼。

比如说你这个人身体很好、很强壮、很有力气,我们常常讲:“你壮得像一只牛一样”,对不对?你听了很高兴。如果对你说话你不理解,我说“对牛弹琴”,你这气得要死。同样是一只牛,但是,有时候说你是一只牛,你就高兴;有时候说你是一只牛,你就不高兴。

所以,名言,它本身也没有固定的意思的。要去领会了,对不对?领会了,“你身体好”,所以你听了高兴。如果说,“对牛弹琴——你这个人很愚蠢”,他听了就不高兴。它有所要表达的这种境界了。(3)(未完待续)

——摘自学诚法师2007年12月北京龙泉寺开示《生命无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