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不霸道的“道”,究竟是什么“道”,看严学章怎么说

横行不霸道的“道”,究竟是什么“道”

严学章|文

横行不霸道的“道”,究竟是什么“道”,看严学章怎么说

那般围攻者,大概是站在他家楼房阳台上往下看,看着马路上的车流人流,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想想看,你在这样的马路上横行,肯定要霸道,肯定要影响别人的正常通行,肯定要违犯交通规则弄出交通事故。于是乎便得出结论:横行必霸道。围攻者所理解的“道”就是家门口跑车走人的“道”,就是看得见实实在在现实生活中的马路而已。往大处说,也无非是跑车的高速公路,跑飞机的空中航道,跑轮船的江海航道,跑卫星跑飞船的运行轨道。再往更大处说,宇宙空间中运行着的星球的轨道,等等。总之,他们所理解的道都是有形的“道”,都是物质的“道”,都是形而下的“道”,在这样的“道”上横行,肯定要出事故,所以横行必霸道,而且振振有辞,而且理直气壮,而且争的面红耳赤直至大打出手。

噫吁嚱,危乎高哉!老蟹横行不霸道的那个“道”,全然不是如此这般的“道”,老蟹横行不霸道的那个“道”,与跑车的马路,与跑飞机走轮船的航道等等,是八杆子打不着的。老蟹横行不霸道的那个“道”是形而上之“道”,是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个“道”,是诸子百家国学典籍中的那个大“道”。那个大“道”究竟是什么?建议翻翻《道德经》,问问老子,看看老子本人对“道”的定义:“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横行不霸道的那个“道”,大概就是老子所“强字之曰”的那个“道”。

“道”是无形的:“寂兮寥兮”“惚兮恍兮”;“道”是超越时空的:“先天地生”;“道”是自性的:“独立而不改”;“道”是活的:“周行而不怠”;“道”是可以感悟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看看,老蟹横行不霸道的那个“道”,怎么能与围攻者所言的“道”同日而语呢?

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两个“道”上跑的车,原本就不是同“道”中人,所有的争吵,就没在一个“道”上。背“道”而驰。

横行不霸道的“道”,究竟是什么“道”,看严学章怎么说

话说回来,老蟹横行不霸道的那个“道”究竟是什么呀?一个字:心。是王阳明心学的那个“心”,是王阳明心学的那个“道”。世界大千,本于心性,人生在世,参禅悟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政治经济文化,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是有道的,儒家是仁道,释家是禅道,王阳明的心学是心道。心外无道,一切都是心道,都是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书心者成二王,得花心者有艳福,得蟹心者横行不霸道,得仁心者将心比心,得道心者心外无物,得佛心者阿弥陀佛,得禅心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心外无道。横行不霸道的“道”是心道。心中之道,心中有道,心中悟道,心中不霸道。道是“无”,道是“空”,道是心。心“空无”了,就能“包容”,能包容就能融通,就不计较纠结,就“不霸道”了。因为“无”,便可无中生有;因为“空”,便可往里面装新东西;因为“空无”,便可“悟道”,便可有创造发展的张力。好了好了,绕“道”这么大的圈子,现在该概括总结一下了,横行不霸道的“道”说到底是“心中之道”,内核有三点:

第一,形而上。

第二,包容融通。

第三,创造。

横行不霸道的“道”,究竟是什么“道”,看严学章怎么说

横行不霸道的“道”,究竟是什么“道”,看严学章怎么说

横行不霸道的“道”,究竟是什么“道”,看严学章怎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