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二里頭是不是夏朝都城?

多動腦少動嘴

幾乎可以肯定是。

最近幾天,網絡語言說剛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召開發佈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研究所專家王巍,基本肯定地說,二里頭就是夏文化的遺存,也是夏王朝的指向。

可以簡單地理解洛陽偃師二里頭可定時夏王朝活動的中心,雖然還沒有完全證實,個人愚見二里頭遺址就是夏王朝的都城,最起碼是之一。

二里頭遺址,考古年代分析在距今3800年至3500年左右,也正是歷史記載夏王朝時期。遺址規模巨大,已經擁有了宮殿區、居民區、製陶和鑄銅等手工業區,還有古代城市所有的窖穴和墓葬區;並且出土有大量生活生產用具,有石器,也有陶器、玉器,還有很重要的銅器,最關鍵的二里頭遺址出土了十幾個距今為止發現最早的青銅容器——青銅爵。青銅爵是社會和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除了國家的中心其他地方更難出現。

根據二里頭遺址的規模和遺存,基本可以確定它是王都級別的,特別是同時期其它遺址很少存在的銅爵;根據年代測定,特已經超出了商朝的時間範圍。

雖然,專家很嚴謹地,沒有說明二里頭遺址就是夏王朝的都城,但分析結果可以認定,只是等待下一步考古的證據而已。

考古需要推測,更需要爭論。等你來。


科普歷史

洛陽二里頭是夏朝都城,這是考古界的基本共識。在二里頭,你會發現一個王朝的身影。

二里頭,本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小村莊,地處伊河、洛河之間的洛陽偃師市。這個村莊有著中國傳統村落典型的平靜和安詳。但是,這種數千年來的平靜,在1959年,被徹底打破。

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徐旭生,率隊在傳說中夏人活動的中心地區豫西調查研究。他們很快發現,在大約3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古文化堆積層厚度竟然有3米~4米,初步探查,就發現了幾處居民區遺址及製陶作坊、窖穴和墓葬群。

此後,中國三代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文化遺址進行了持續不斷的發掘。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大型宮殿基址、城牆、青銅冶鑄作坊、製陶作坊、與宗教祭祀有關的大型建築,還有400餘座墓葬和成組的青銅禮器、玉器,集中連片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在考古界,就是最保守的人也承認,在二里頭文化時期中國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但二里頭所呈現的也是相當成熟的文明,應該也是經過一個相當漫長的發展過程才可以抵達的。那麼,在這個最早的中國之前又處於怎樣的狀態?考古學家欣喜地認為,一個又一個的重大發現,一次又一次地證明的確存在著比二里頭文化更為遙遠卻更為發達的文明形態。

河洛地區誕生了夏文化和我國最早的朝代夏王朝,標誌著這裡率先進入文明時代。夏王朝的建立,創造了華夏國家最古老的原生形態,對社會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後,在河洛地區出現了更為成熟的文字、城市、禮制和青銅器,標誌著中華文明已經發展到了全新的階段。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以洛陽盆地為核心的中原大地,成為了中國各區域文明的交匯融合的大舞臺。農耕與畜牧,粟作與稻作,兩大農業體系不同信仰祭祀系統,青銅文化與玉文化……一個朝代的面孔,在二里頭逐漸清晰起來。(洛陽晚報 張寶峰)


洛陽晚報






4000多年前的洛陽城(斟潯)是這個樣子!



3600年的時候是這個樣子(西亳)!



周王城的洛邑是這個樣子!







漢魏洛陽城是這個樣子的!









隋唐的洛陽城是這個樣子的!





現在的洛陽是這個樣子!









司馬光: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唯王初壅宅於成周

我們自小學習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文明,朝代自夏商周三代而起。周自不必說,商有安陽殷墟,鄭州商城,偃師商城,那麼更久遠的夏朝呢?

我想但凡是中華兒女都相信夏的存在,然而最近頭條裡總有部分人心懷自卑,總是質疑夏朝的存在,言及夏朝總是講不能考證,言及二里頭總是充滿鄙夷,那麼我們看看二里頭究竟是不是夏都。

先上文獻。古本《竹書紀年》載:“(夏王朝)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逸周書·度邑》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史記·夏本紀·

正義》雲:“《商書》雲:‘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尚書註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康五弟與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史記·吳起列傳》言:“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史記·封禪書》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間”《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社科院官方網站內容截圖




最給力的來了,新版教材彰顯我國文化自信,以後子孫後代直接學習夏都二里頭!

有些人拿著國家文物局的文件說,國家文物局建議二里頭博物館不要使用夏都二字來說事。因為文字的缺失不符合所謂的國際慣例,所以不能,確認,夏朝的存在。國家文物局只是避免國際非議而已,這個事我們看看許宏教授怎麼說



二里頭遺址300萬平方,現今發掘4萬平方,發掘出青銅器及大型冶金工坊,大型宮殿遺址等,文字還會遠麼?

剩下的200多萬平方我們靜待佳音!致敬許宏教授和其他考古工作者!



多動腦少動嘴

我多次去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因此有很多感觸。從新聞媒體是圖文資料上了解的二里頭,和親眼看到二里頭遺址,直觀上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那種來自夏朝的文化震撼,讓原本持懷疑態度的我,從此對二里頭是夏朝都城堅信不疑。

首先,二里頭遺址可發掘的面積就有300多萬平方米,這還不包括被河道沖毀的部分。這種規模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小城市,可以同時容納5萬人生活。您認為在4千年前,二里頭的城市規模夠格成為夏朝都城嗎?

其次,二里頭巨大的宮殿遺址。在歷史教科書和網上的資料中,二里頭宮殿的模型有很多,一般都是茅草房頂的四合院,很多人都認為這作為夏朝宮殿太寒酸了。其實大家都誤解了,網上的照片只是夏朝王宮的1號宮殿,只佔夏朝王宮的不到8分之一。真正的二里頭王宮整體有11萬平方米,有近20個足球場那麼大,而且是中軸線佈局的,內含數個庭院。

第三,二里頭遺址出土了青銅鼎、青銅爵和青銅鉞等禮器,這些青銅禮器都是國家大型祭祀才會用到的國寶重器,除了二里頭遺址以外,考古學家還沒有在夏朝同時期的其他遺址發現過。

因此,巨大的而城市面積,宏偉的王宮,齊全的青銅禮器,構成了二里頭為夏朝都城的完整證據。雖然二里頭出土的幾十個刻畫符號究竟是不是夏朝文字,仍有待考古學家研究。但二里頭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面積未曾發掘,我們還是期待後續考古吧。


文史琅琊閣

92年,由於國外認定中國沒有夏朝,國務院組織北大和社科院考古隊對河南偃師二里頭進行挖掘,挖掘進行了四期。儘管北大認為一期是夏朝,後三期為商朝;社科院認為二期為夏朝,二期為商朝,但是他們結論的時間是3700年左右。所以,有歷史學家認為中國歷史應該是3700年。

東漢的張衡在“西京賦”記載:殷人屢遷,前八後五。開始是山東藤縣,河南商丘三次,河南安陽二次。殷人喜歡居無定所,逐草而居。再加上商朝有活人殉葬制度,少者幾個,多者幾百個,不管是奴隸還是戰俘,這些好像太野蠻了。所以,郭沫若認為商朝是遊牧民族。

古公亶父在今天的陝西岐山建立了華夏第一個農耕民族,稱殷商為東夷,就是東邊的蠻夷。古公亶父的子孫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公旦頒佈了周禮,孔子的儒學就是按照周禮“巫、史、祝、卜”分化出來的。由於商朝前面都是遊牧民族,各種氏族和文化是多源化的,商朝的甲骨文是用來祭祀、占卜、天象、氣候、收成等用處。到了周朝,隨著文字的進一步發展,許多典章制度開始出現,諸子百家也是引著周朝思路敘述史事。孔子出生在春秋晚期,他延續了周公旦的周禮,創建了儒學。董仲舒將儒學發揚光大成為國教,並延續了二千年,當中製造了許多神話,使現代人迷迷糊糊、神秘兮兮,我們的歷史到底是五千年還是三千七百年?誰都搞不清!


張律明

從時間上說二里頭遺址屬於商代早期,不屬於夏,從規模來說,二里頭遺址僅有300萬平米,還不如比二里頭遺址早1000到300年的石峁遺址,石峁遺址425萬平米,有內城外城甕城,烽火臺,手工作坊,皇城臺,大型宮殿遺址和出土大量玉器兵器,僅一個東城門就兩萬平米。二里頭從時間到規模都差那麼一點。二里頭遺址考古隊長許宏都說二里頭遺址不屬於夏朝,更不可能是都城。今年早些時候二里頭遺址打算建博物館掙錢,於是擅自起名“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後來2017年4月13日國家文物總局給二里頭遺址的建館批覆上明確要求二里頭遺址博物館不得使用“夏都”二字。夏都應該在山西一帶。



親爹親爹

看了好多人擺事實舉例子歇斯底里的論證二里頭不是夏都,覺得他們是不是華夏兒女?在二里頭好不容易發現了遺址,夏朝作為古書記載,總算有點證據。中華五千年文明總算從三皇五帝到後期有了銜接。這些人還別有用心的說國際上不承認?外國人坑我們的事情還少?是不是覺得我們文明是上下三千年更美?更符合外國主子的胃口?奴才性十足!!!


伊洛川373

最近,國家和湖北考古專家在湖北天門市石家河發現了大型都城遺址,震驚考古界。從發掘的文物,結合史料來看,石家河包括附近屈家嶺古遺址有可能是夏朝都城,或者是某古國都城。聯繫到長江上游的三星堆,下游的河母渡,中游出現古國都城應在情理內邏輯中。目前,石家河遺址考古仍在進行中。已發現的文物經碳檢測為4300一5000年,與三星堆相似,大大超出殷商的3600年。這說明長江文明早於黃河文明,顛覆華夏曆史。

所以,洛陽二里頭還不能定論為夏都。


嚴家慶

二里頭遺址,國家文化局紅頭文件不讓其用“夏都”遺址命名,從時間上看,符合夏朝時期,但規模略小。竹書裡記載太康失國時期都城在二里頭,少康復國後都城遷過很多地方,大部分在“原”,夏桀也居住過二里頭,可見二里頭是太康和夏桀居住過的都城,這二位都是失國的君主,這也符合二里頭都城比較寒酸的原因,史記也記載了太康和夏桀居住過二里頭,只是被很多人誤解為從太康至夏桀一直居住在二里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