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品名篇佳作,观世间百态,享人文情怀

“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每当晨光降临,你就要比别人跑得快,才能获得成功。”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拉希德的这句话,在迪拜一直发酵着。这座弹丸之城,在我们的大都市还没有繁华起来的时候,它已经繁华了。转瞬之间,迪拜已成为中东地区最富有的城市和贸易之都。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五一”假期,家人约起去迪拜。这一程,从形而上走到现实,心目中的迪拜再也不是标签。从昆明起飞到落地迪拜,大约7小时,时空感受比想象的丰富。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迪拜,这个在小学课本里的《沙漠中的绿洲》,在飞机降落前,鸟瞰阿拉伯半岛上的这片沙漠绿洲,想起“诗情在空间,不在纸上”这句话。下了飞机,是北京时间晚上11点,迪拜时间晚上7点,地面温度摄氏32度,下了飞机热风扑面,在机场等大巴的旅行团一拨一拨的都是中国人。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我们入住的酒店在老城区,但老不过30来年。来迪拜不是来看历史,是看现代。迪拜的历史很短,浓缩在迪拜博物馆的光影里,浮光掠影中呈现着迪拜:自从1930年怎么走到现在的的历史。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而更有看头的是这个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它是1799年的阿式城堡被改建的古建筑。此外,伊朗小镇也有点味道,是巴斯塔基亚老城,海湾阿拉伯沿岸仅存的风塔建筑群,19世纪早期迪拜的首批经商移民大多来自这座小镇。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半个世纪前的迪拜是一半海水一半沙漠。从纵向比,它与我刚去过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比起来遥不相及,相差三百来年。从横向比,它是中东地区发展速度最快且最繁华的城市。然其造城精神,与圣彼得堡如出一辙。圣彼得堡是在沼泽地上建城市,迪拜是在沙漠上建绿洲。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当年,建圣彼得堡的时候,彼得大帝下令,凡是出海或出外地者无论多寡都必须带回石头来。而迪拜,这个缺土、缺石、缺树、缺水的地方,自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这里发现石油之后,迪拜人把大量的资金用在买土、运石,买建材、淡水和树种上,大肆造城,绿化家园,建高楼大厦,甚至还在海上建起了人工岛。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短短20年时间,这个小渔村变成了国际大都市。而其华丽转身绝非全靠石油,石油只占GDP的6%。有远见的迪拜人,以人文情怀、贵族风范,把这座城市装点得极尽奢华。七星级帆船酒店、哈利法塔、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棕榈岛……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这座穆斯林居民占大多数的现代都市,依然保留着传统习俗,而现代文明无所不在。在酒店周围、街道、景区,我看见一些中年人在浇花水、捡拾路边、小树丛中乱扔的空瓶、纸屑。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这里的公共区域的每一株小树,每一颗小草都是政府花钱培植的,养一颗树的费用和养一个小孩的费用差不多,他们是用买来的淡水,排布了自来水管,精心护理的。迪拜人比富有不是比哪家的黄金、豪车多,而是看哪家种的树多。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我看到在这里做事的许多人不像当地人,一问导游李红燕女士才知,这里绝大多数移居者是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加拉国来的,图的是在这里能够找到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迪拜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在街上,看当地居民的穿戴,阿拉伯女人穿着落地长袍,从头遮到脚,有的蒙了只剩下一双眼睛。男的都是一身白袍。来这里旅游观光的外国人,有穿短裤、短裙的,无拘无束,玩得开心自在。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在迪拜,冲沙最刺激,真有点《上帝也疯狂》的味道。四驱越野车在沙漠上狂奔,儿子他们坐头车,我坐在后车拍照,为我们驾驶的是来自巴基斯坦的帅小伙,冲上最高处还停下来我我们拍照,真逗。冲完沙来到沙漠营地,夜幕下的沙滩,篝火晚宴上,阿拉伯肚皮舞表演,火辣辣的风情成为沙漠之夜别样的消遣。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在迪拜,想起《逍遥游》,进入到庄子物我之境;在卓美亚棕榈岛波斯湾海岸,我似乎在想什么,又没想什么,曾经围绕我的那些人和事变得遥远而陌生……

倾听岁月,领略文化之美,李刚迪拜游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