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滴滴順風車主殺人案,重慶也曾發生一起……

觸目驚心!滴滴順風車主殺人案,重慶也曾發生一起……

文/李不是

昨天,21歲的空姐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一事引起強烈關注。

快車司機“打人”事件後沒多久,滴滴又惹上新的麻煩。滴滴迅速道歉,並懸賞100萬尋找疑兇司機。滴滴的道歉充滿悲情,滴滴的懸賞似乎也為道歉添上更多的誠意。

然而,但是,亡羊補牢永遠是最缺乏誠意的做法。如今,即便懸賞再多,你能挽回一個正值花樣年華的姑娘的生命嗎?又或者,你賠償遇害者家屬再多的錢,能挽回一個完整的家庭嗎?

你不能!你能做的是,早該以百分之一萬的小心和謹慎去對待乘客的安全問題。如果你更早更細緻地堵住哪怕是一丁點的危險和漏洞,今天的悲劇都有更多的可能去避免。

比如,滴滴app上就不能同時安裝報警裝置嗎?收到異樣信號,起碼滴滴可以第一時間跟進到行車狀態,與乘客進行安全對話吧。對於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一家出行平臺,要做到這一點就是小菜一碟吧。

而且,最重要的是,滴滴順風車主殺人案件並非孤例,也並非今時今日才發生。此種案例早已發生過。

2016年,深圳市也曾出現過類似慘案。5月2日晚,深圳一名24歲的女教師搭乘滴滴順風車返回學校,在路上司機對女乘客進行搶劫,之後將其殘忍殺害。

據AI財經社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在重慶也曾發生過一起:

去年5月14日,30歲的甘某(女性)通過滴滴出行預約了一輛從重慶市永川區前往巴南區的順風車,因遲到以及對路線不熟悉等原因與22歲的車主周航發生口角糾紛。隨後遭司機殺害。

以下為中國裁判文書網所能查到的刑事判決書部分內容(有刪改):

被告人周某,男,1995年12月19日出生於重慶市永川區,漢族,高中文化,無業,住重慶市永川區。因本案於2017年5月1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24日被逮捕。現羈押於重慶市永川區看守所。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指控被告人周某犯故意殺人罪、強制猥褻罪一案,於2017年12月27日作出(2017)渝05刑初87號刑事判決,認定被告人周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強制猥褻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本案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抗訴。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報送本院核准。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複核。現已複核終結。

經複核查明,2017年5月14日11時27分許,被告人周某通過“滴滴出行”軟件接到被害人甘某(女,歿年30歲)發出的從重慶市永川區前往重慶市巴南區的順風車訂單後,於當日12時20分許駕車接到甘某,隨後駕車前往巴南區。途中,因周某遲到及對行駛路線不熟悉等瑣事,周某與甘某引發口角糾紛。當日下午,當週某駕車行至重慶市江津區德感街道城海濱江春城小區附近路口時,周某與甘某再次發生口角糾紛。周某心生怨氣,停車與甘某發生抓扯,甘某抓住周某的下身,周某遂使用車內放置的紅布和風箏線對甘某的頸部通過纏繞的方式進行緊勒,並使用麻繩對甘某的手腳進行捆綁。其間,周某為報復甘某在反抗中抓其下身,將一紅酒開瓶器的圓柱狀部分插入甘某陰道內。後周某搭載甘某繼續行駛,並於當晚駕車途經重慶市璧山區來鳳街道王家灣璧津三百梯公路路段時,將甘某拋棄至公路邊涵洞下。經法醫鑑定,甘某系機械性窒息死亡。同月18日,公安人員將周某抓獲。周某歸案後如實供述了其犯罪事實。同年12月21日,周某親屬與被害人親屬達成賠償協議,被害人親屬對周某表示諒解。

上述事實,有原一審開庭審理中經質證確認的《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抓獲經過》、《現場勘驗、檢查筆錄》、《法醫學屍體檢驗鑑定書》、《DNA檢驗報告》、諒解書、證人證言及被告人供述等證據證實,證據確實、充分,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周某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採用暴力方法強制猥褻他人,其行為已分別構成故意殺人罪、強制猥褻罪,均應依法懲處,並數罪併罰。周某因瑣事糾紛,採用勒頸的方式故意殺害他人,情節惡劣,後果和罪行極其嚴重,本應依法嚴懲,鑑於本案系糾紛引發,周某歸案後有坦白情節,且案發後其親屬代為賠償了被害人經濟損失並取得諒解,可對周某所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四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裁定如下:

核准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2017)渝05刑初87號以被告人周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強制猥褻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刑事判決。

本裁定送達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滴滴出行,如今已是出行領域龐然大物,既然已經獲得用戶青睞和信任,就更該為用戶的一點一滴利益考量,尤其,

出行與安全不可分割,乘客面臨的又是陌生車主人群,作為平臺一方,來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便是人命關天。

面對一系列安全事件,我們必須拷問:滴滴出行,還能安全出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