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孩子患頸椎病,警惕“低頭族”年輕化

近年來




科技的發展和移動通訊技術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似乎是把雙刃劍——給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長期低頭使用也導致頸椎病發病率不斷提高。






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中醫康復理療師劉玉銓表示,“低頭族”成頸椎病主力軍,並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他治療的最小患者年僅
9
,就診時已經出現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頭暈頭痛等症狀,對生活和學習造成不小的困擾。

頸椎病早防早診早治是關鍵

劉玉銓介紹,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由於頸段脊柱的肌肉慢性勞損、急性外傷和老年性脊椎退行性變,頸椎間盤及椎間關節的退變導致頸段脊椎骨關節病理性改變,繼發性損及血管、神經根、脊髓或交感神經,而致出現各種症狀的臨床多發病。

他表示,以往頸椎病的誘因一般是職業習慣和缺乏鍛鍊。但由於電子產品的普及,“低頭族”已成為頸椎病的一大“主力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很多青少年兒童都有埋頭玩用手機或電腦的習慣。

9歲孩子患頸椎病,警惕“低頭族”年輕化

長期低頭使用手機、電腦等不良生活習慣讓頸椎維持在前屈體位,這與人體頸椎生理曲度相反。長此以往,頸椎生理曲度可能變直甚至反弓,頸椎退變加速,脊髓、神經受壓。

一般來說,頸椎病前期會出現頸部痠痛不適,容易發生落枕、肩周炎等,繼而導致出現手麻、眩暈頭痛和睡眠質量差等症狀。一開始也許只是肌肉勞損,但如果不及時調整,可能進一步加重,引發脊柱方面的改變,包括頸椎生理曲度的變化。

他強調,頸椎病逆轉需要付出較大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因此,還是建議大家做好“治未病”,或是早診早治,發現症狀及時就醫,將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

青少年每天“埋頭”不超半小時

預防頸椎病,應該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坐姿,儘可能保持水平直視,避免長期低頭盯著手機、電腦屏幕。每隔45分鐘到一個小時,應起來活動3分鐘到5分鐘。游泳、跑步、打羽毛球等運動,也能夠緩解關節磨損和肌肉疲勞。

9歲孩子患頸椎病,警惕“低頭族”年輕化


醫生簡介:劉玉銓




門診諮詢電話:400-6680-1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