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正式“依法納稅”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沒錯,這同樣體現在加密貨幣行業。

今年2月,日本國稅廳把監管的手伸向了加密貨幣市場,日本也因此成為全球首例實行加密貨幣稅收全方案的國家。

按照日本國稅廳的規定,稅率採取累進制,從15%到55%不等。如果投資者在加密貨幣投資中的年收益超過4000萬日元(約合36.5萬美元),那麼超出部分就將徵收55%的最高稅率。對比該國國稅廳對投資股票、外匯等徵收的20%左右的所得稅,顯然對加密貨幣要求更加嚴苛。

作為擁抱ICO和區塊鏈最熱烈的國家,日本出臺的任何政策都有可能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影響,“稅收方案”亦然。日本之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的徵稅方案走在路上,比如俄羅斯。

最新消息顯示,俄羅斯正在編制稅法修正案,其中規定,俄羅斯公民有義務向稅務機關通報加密貨幣業務的收入,並預計將支付13%的相關收入稅。目前,該國議會和蔡政府正在研究費率的合理性,預計在今年年底前確認並生效。

一直以來,俄羅斯在加密貨幣的合法性上始終搖擺不定,這一態度也體現在徵稅方案的制定上。因為其在3月的時候,還完成了《數字金融資產》聯邦法律的初稿制定,裡面的內容顯示,加密貨幣交易利潤和個人收入或將不被徵稅。

虛擬貨幣正式“依法納稅”

在韓國,由於缺乏稅收規定,目前加密貨幣交易依然免稅。然而,當地投資者的好日子馬上也要到頭了。

據當地新聞媒體報道,大韓民國企劃財政部將於6月底前公佈一項加密貨幣稅收政策。雖然目前沒有具體的時間框架,但預計相關法規會在今年上半年出臺,任何稅收政策都將在明年實施,其他未透露更多。

其實在今年1月份時,韓國政府曾針對數字資產交易所發佈了徵稅方案,具體為徵收22%的企業稅以及2.2%的地方所得稅,共計24.2%的稅收。當時有聲音認為,近四分之一的稅率有些偏高。如今與日本最高55%的稅率水平相比,韓國政府已經顯得溫柔很多了。

而從韓國交易所的徵稅稅率上,我們或許可以簡單猜測出,韓國正在制定的面向投資者的稅率應該不會高出太多,起碼會比55%低。

這幾天,泰國方面也傳來了徵稅的消息。據泰國當地媒體報道,泰國財政部長在一次內閣會議上透露了加密貨幣稅收框架的最終版本:交易將徵收7%的增值稅(VAT),以及15%的資本利得稅。另據泰國3月14日公佈的數字資產稅收框架初稿顯示,針對加密資產收益徵稅上限為15%。

虛擬貨幣正式“依法納稅”

以色列稅務當局在今年2月也宣佈,持有加密貨幣以創造資本收益,而不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將免交增值稅,但將承擔資本利得稅,大多數納稅人的稅率為20-25%。對於那些出於商業目的而使用加密貨幣的人,他們則需要在資本利得稅的基礎上再多繳納17%的增值稅。

同月,美國也通過了新稅法——“減稅和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要求,在過去的十二月中的數字貨幣交易都必須要繳稅,而加密貨幣以禮品形式贈送他人,或是捐贈給慈善機構的則不用繳稅。但事與願違的是,有數據顯示只有0.04%的美國納稅人向國稅局上報了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收入和損失。

中國方面,現階段還沒有要對加密貨幣資產徵稅的消息流出,但包括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內,已有多位人士呼籲,稅收徵管、反洗錢監管等措施要跟上。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印度等眾多國家都有意將推出加密貨幣稅收意見。

通過上文的梳理,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已頒佈加密貨幣稅收政策的國家中,日本的稅率無疑是最高的,最高可達55%。其他國家的稅率差不多在13%~25%的區間內,水平幾乎維持在同等水平。

一方面,得益於日本較早起草了加密貨幣交易合法化的相關文件,使得該國的加密貨幣市場活躍度較高。此前有一組數據顯示,日元計價的比特幣交易量在全球市場上佔到61.54%,遠超排名二、三的美元和韓元計價交易。

另一方面,市場越大,日本政府肩上“保障交易安全”的責任也越大。當年日本之所以取代中國成為比特幣交易第一大國,除了合法化的原因,還因為那時的加密貨幣交易是免消費稅的項目。但之後,日本加密貨幣交易的監管政策日漸趨嚴,不僅叫停不合規的ICO項目,頒發交易所牌照,還連發8道“肅清令”,成立了“虛擬貨幣交易從業者研究會”,以整頓整個市場。種種監管手段,大概都領先於世界各國,向全球釋放出“監管重拳”的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