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百岁高人——张至顺道长的传奇人生

海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西安万寿八仙宫名誉方丈,海南省玉蟾宫住持张至顺道长,河南省沈丘县人。生于一九一二年。七岁时值清末民初,战乱灾荒交加。因家境贫困离家乞讨。十二岁随师学艺,十七岁在陕西省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在道观,张至顺从事杂役,终日劳苦,磨练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炼上独辟蹊径,被师授以真传,为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正宗第二十一代传人。

终南山百岁高人——张至顺道长的传奇人生

终南山百岁高人——张至顺道长的传奇人生

张志顺道长

海南定安县文笔峰玉蟾宫丽水灵山,仙气充盈,道教文化浓郁,自然风物秀美,是道教南宗第五代宗师白玉蟾真人修炼、成仙的圣地。

现任玉蟾宫住持张至顺道长,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人,是当今道教泰斗,道德高尚、修为深厚,是爱国爱民的一代奇人。他从17岁起跟随其师刘明苍道长修行悟道,于师兄弟17人中脱颖而出,独得师傅的青睐,领受了全真龙门派代代单传的金刚、长寿功。他百岁高龄,却鹤发童身,身轻体健,目明耳聪,一套金刚、长寿功不仅能使人强身健体,而且治愈了许多重病患者。如今道长欲将八十年仙修道果公布于世,在他高徒邹怀德先生开办的“传统养生学院”开班授功,造福于民。

道教是我们祖先创立的,是民族的骄傲;道教养生是全世界公认的最高的养生法门。当今世界,因社会问题和环境污染引发出许多健康问题,不少慢性病、多发病在当前医疗手段下难以治愈,故只有我们的传统养生才能解决这些难题。

忠孝守信 诚敬悟道

张至顺道长,道号米晶子,师傅仙姓刘上明下苍,曾清修于陕西山阳大天竺山,尽得其师王圆吉道长真传。张至顺道长自皈依道教以来,一边勤读经书参悟大道,一边修习本门单传的金刚、长寿功。1955年首次出山行道,即被推举为陕西白云观知客,负责道观的日常事务,把白云观打理得井井有条。因为这个机缘,此后张道长又多次被推举为监院或者方丈。

文革期间,张道长在道教圣地--陕西终南山与世隔绝的深山里闭关修炼,一晃就是十几年。1980年初秋,道长再次出关行道,在经过陕西楼观台时被众道友一致推举为监院。当时,党的宗教政策还没有全面落实下去,道长历时三年,几经周折,在直接上访国家宗教局之后,才最终明确了楼观台的产权归属,不久又以自己高尚的品行及时阻止了一场因产权利益引发的恶斗,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许。之后,在毫无争议地当选为楼观台方丈之际,他却舍此而去,于1986年四、五月间再入终南山清修,兼顾照料年迈的母亲。孝于亲而诚于道者,张真人也!

张道长在终南山潜心修炼,全心悟道之际,其高洁脱俗的品行不断感召着附近的居民前来求学、问道、问医。1987年,道长在附近居民的再三请求下,出山主持修建终南山下的一座庙宇。道长深深理解群众的感情,也了解国家的宗教政策,以修建公园的名义,建造了一个“两便”的八卦亭--既可以满足信众的信仰需要,也为群众提供了一处高雅别致的休闲场所。就是这个花费了三万多元的公园建设,引来了道长一段不平常的行道经历。

终南山百岁高人——张至顺道长的传奇人生

1998年,道长应邀去泰国弘道,并传授金刚功和长寿功。泰国军务大臣热烈欢迎道长一行,并一再表示,只要道长愿意留下,泰国方面可以提供任何条件,并送给道长一张亲笔签名的名片,凭此可以通行泰国全境,道长却婉言谢绝了。用道长的话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道长常自谦的说:“我没有读过书”,其实道长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领悟。有一次在讲《道德经》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时,单单一个“非”字,道长就讲了半个多小时,尚且余兴未尽。他认为,这个“非”大有学问!把这个字的中间两竖拿掉,是个坤卦。在《周易》里,最重要的是坤卦和乾卦,分别代表阴和阳;坤道成女,乾卦成男。自然万物,“无阴不生,无阳不长”,乾坤、阴阳是一会也不能分开的。中间两竖,上通九天、下入九地,代表着顶天立地,中正刚毅。一个“非”字,包藏乾坤大道,暗含阴阳之德;乾道刚正、通天入地,坤道柔和、四通八达。道教文化之精髓,张道长体悟极深,令人崇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