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銀行基金投資產品,為什麼總是虧本?

在銀行購買的基金產品有很多,有的投資者收益很多錯,但是也有投資者收益一直虧本。那麼,買了銀行基金投資產品,為什麼總是虧本?下面就來為您介紹一下吧!

買了銀行基金投資產品,為什麼總是虧本?

買了銀行基金投資產品,為什麼總是虧本?

買了銀行基金投資產品,為什麼總是虧本?

1.選擇產品難

全市場大概有3100只公募基金產品,如果是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打開天天基金網一看,頓時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吧。再就是基金髮行方經常以自己的思維去命名一隻基金,讓普通投資者完全摸不著頭腦。舉個例子吧,眨眼看去,你知道“交銀先進製造”是投什麼標的的基金嗎?連投什麼都不知道,虧損也不足為奇。

順便科普一下,“交銀”代表發行單位的簡稱,“先進”是指頭的標的的形容詞,“製造”是指投資與製造業。翻譯過來就是交銀髮行了一隻投資於先進製造業股票的基金。

2.以炒股的心態投基金

初級基民常常會以投基金心態投資股票,最典型的行為就是“快進快出”,不說別的,公募基金交易佣金可比股票高的多得多,大約在0.6%-1.5%左右,一進一出就已經損失0.6-2%交易佣金。

3.投資基金需要配置風格迥異的組合

向上行情配置比例:60%股+30%債+10%貨幣

震盪行情配置比例:30%股+30%黃金產品+30%債+10%貨幣

向下行情配置比例:10%股+50%黃金產品+40%貨幣

4.銀行不是投資基金最佳的渠道

銀行利益和投資者利益其實並不一致,銀行不是投顧,僅僅是渠道而已

銀行賣的基金投資產品,由於是代銷的,所以會多一層管理費,又或者說沒有優惠價,從銀行裡申購基金費用一般是眾多平臺中最貴的,沒辦法,銀行客戶存量多,不需要通過打折去爭奪客戶,只要投資經理動動嘴皮子,自然有人買買買。

其實,市場下跌的時候,更應該繼續定投,因為定投是看長期回報和堅持,平均成本才會被拉低。當然如果你能大體判斷股災趨勢,不要猶豫,該停就停,等到跌的差不多了,再逐漸恢復定投或增加籌碼,聽說過微笑曲線沒,當曲線爬到右邊,之前累積的定投籌碼就能發揮增值的效力啦。

貴就算了,能賺錢也不差這點手續費,最大的問題是,與銀行合作的基金公司是有限的,這就意味著銀行裡的基金產品不夠全面,特別是當銀行只與一兩家基金公司合作時,可選擇性就更少了。

畢竟是靠業績過活的,這時候銀行經理有業績要求,就會猛推合作的基金產品,合作關係越好的推薦力度也會越大,而並不是基金越好推薦力度越大。

換句話說,你被銀行美女經理安利的基金不代表是好基金。

這時候就要回歸基金的基本面分析了,去第三方平臺看看自己買的基金:歷史排名、同行對比、基金經理綜合水平、持有人結構、持倉結構等重要因素,如果都不理想,那就及時賣出止損吧,如果還不錯,可以考慮繼續持有。

通過上述介紹,教育基金值得買嗎?購買教育基金需要注意什麼?信您已經知曉了吧,更多金融投資知識,請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