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三鮮”清心祛暑 養生謹防“冷氣病”

【飲食篇】

小滿吃苦菜,解毒補虛

小滿飲食宜清淡,可適當多吃一些具有清熱、健脾、利溼功效的食物,如苦菜、薏苡仁、冬瓜、蓮子和山藥等,以減輕腸胃負擔。《周書》中有“小滿之日苦菜秀”之說,苦菜作為小滿節氣當令食物,尤其值得推薦。

下面推薦一款適宜小滿節氣的藥膳,苦菜瘦肉湯。瘦豬肉250克,苦菜、酢漿草各30克。豬肉切小塊,與苦菜、酢漿草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燉至肉爛,調味即成。每日1次,食肉喝湯,此湯可清熱解毒、化瘀消腫、健脾補虛。【詳細】

小滿“三鮮”:蒜薹、櫻桃、黃瓜

小滿時節各種新鮮蔬菜、水果紛紛上市。蒜薹、櫻桃、黃瓜被稱為小滿時節的“三鮮”,能健脾利溼、清心祛暑、養陰和胃。

▲冰糖櫻桃

小滿櫻桃熟,酸甜可口的櫻桃可以益脾養胃,祛風勝溼。《名醫別錄》中記載,“吃櫻桃,令人好顏色,美志”,櫻桃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C,適量食用有養顏潤膚之效。另外,櫻桃中維生素A含量較高,用眼較多者吃些很好。

冰糖櫻桃飲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櫻桃洗淨榨汁,調以冰糖當飲料喝,能養胃,對食慾不振、腹瀉也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還可以用鮮櫻桃泡酒,對關節疼痛、四肢乏力都有一定效果。注意櫻桃性溫,陰虛火旺者應少食。

▲爆炒蒜薹

蒜薹是小滿時節應季蔬菜,有溫中下氣之效,適合這個季節給身體補充陽氣。雖然天熱了,但有些人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這是胃寒的表現,吃些蒜薹有溫補的作用。另外,蒜薹中還含有辣素、大蒜素,有消毒殺菌的作用。

頭天晚上把蒜薹洗淨切段,用鹽和生薑醃製(可以去辛辣),第二天早上將其爆炒,炒熟一點,適合腸胃功能較弱的人食用。

蒜薹能增加菜餚的香味,炒菜都能搭一些。但注意胃炎、胃潰瘍或熱性體質者不要多吃。

▲吃黃瓜把

天氣漸熱,吃黃瓜很解暑。黃瓜性寒涼,水分也特足,爽快又清熱。很多人不吃把黃瓜把,嫌棄它口感澀,沒水分,其實黃瓜中含有較多的苦味素,尤其是尾部,能降火、開胃,吃的時候可千萬別把它扔掉了。另外,黃瓜中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脂肪的吸收,想瘦身的人可以適當多吃些。

切絲或者拍黃瓜時很多水分和水溶性維生素會流失掉,而生吃黃瓜營養成分保存最好。注意黃瓜不宜多吃,每天不要超過半斤,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詳細】

【養生篇】

小滿來了!防暑溼是養生第一招

▲夜短更要早點睡

夏天晝長夜短,對很多人來說,按點睡覺是個難事兒,但休息不好,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應從小滿開始,及時調整作息,保證晚上10點到11點就寢,早上5點半到6點半起床,午飯後半小時做短時午睡。這樣,等酷夏真正到來,我們就能養成合理的作息了。

▲多出汗也是養生

夏天,很多人怕出汗,不愛鍛鍊。其實,適當地鍛鍊,有利體內汗液排出,幫助祛體內溼氣。不過,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夏天應該少做一些運動強度太大的鍛鍊方法,比如,踢球、打籃球等。可早起或晚上太陽下山後,到公園或綠地散步、打拳、做操、跳舞等,均為較好的鍛鍊方式。

此外,夏季應避免日曬過多,外出時注意做好防曬準備。天太熱,可在室內放置盆栽植物,既能感到清涼,又能淨化空氣,如吊蘭。【詳細】

小滿時節補一補,不再做個“冰美人”

張忠德建議,這類人群在小滿節氣可以食用些當歸、枸杞、圓肉、大棗等以溫補氣血。平素可艾灸氣海、關元、腎俞、命門。以透熱為度,每穴灸約5分鐘。

養生藥膳房:

當歸煲羊脊骨

材料:羊脊骨300克,肉蓯蓉5克,菟絲子15克,當歸10克,蔥、姜、鹽適量。

功效:溫補衝任,益精養血。

羊脊骨中含有大量的無機物,如磷酸鈣、碳酸鈣、氟、氯等微量元素,骨的有機質是骨膠原、骨類粘蛋白等,具有溫中、補腎壯骨之效;肉蓯蓉可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菟絲子可溫補肝腎;當歸有補血活血的作用。本藥膳具有溫補肝腎,健脾養血之效。

烹製方法:將羊脊骨清洗乾淨。鍋中倒入清水,水開後,將羊脊骨放入水中汆燙,撈出備用; 肉蓯蓉、菟絲子、當歸、洗淨,用潔淨紗布包好,與生薑一同放入砂鍋內,加1750毫升(約7碗水量),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煲1.5小時,放入蔥、鹽調味即可。【詳細】

【注意事項】

小滿養生謹防“冷氣病”

▲酷暑不要貪涼

人們由於每天多次出入冷氣環境,人體多次經受冷適應的條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經對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無形中給心臟增加了負擔。因此,體內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環加快、汗出亦多。因此,人們在酷暑一定不要貪涼,謹防冷氣病的發生。

顏芳建議,夏季室內外的溫差不宜太大,以不超過5℃為好。室內溫度不少於25℃。入睡時,最好關上冷氣機。當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一定要站起來適當活動四肢和軀體,以加速血液循環。若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境裡。此外,防止溼邪侵襲,居住環境上切忌潮溼。

▲養生要闖“溼熱關”

顏芳建議,小滿養生要闖“溼熱關”,飲食要清淡,多食用消熱利溼的食物,比如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等,或用冬瓜與蓮葉、薏米燒湯喝。同時,還要注意調節房間中的溼度,多開窗通風。夏日飲食不宜過飽,通常吃到七八分飽即可,應多食用低糖、低鹽、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儘量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冬瓜、白蘿蔔、番茄等化溼通淤、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夏季還應該多食用淡水魚,少食紅肉。可飲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綠豆湯等飲料。

不少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由於夏天出汗多就懶於運動了。其實夏日仍需維持適量的運動,但要注意不應在陽光下運動。由於夏天運動出汗量更大,對排毒有好處,但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顏芳建議,飯後一小時再運動,且運動不宜太激烈,不要流過多汗。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很適合夏季進行。【詳細】

“小滿”高溫時段儘量少外出

此外,還要加強對心臟的保養,注意把控情緒,保持心情暢達,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