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牟山現身中牟 賈魯河沿線六湖六島已見雛形

中牟自古以來就是一馬平川,沃野千里。走遍中牟全景,幾乎是看不到一座山峰的。春秋戰國時期的中牟,氣候比現在溼潤很多,雨水充沛,中牟境內可以說是五里一河、十里一湖,遍地是花草樹木,到處是飛禽走獸。在中牟,北可以達燕國、代郡;南通楚國;西連京城,東到吳國、越國;東北可以進入齊國、魯國;西南可以進入鄭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古代中牟的優越性絲毫不遜色現在的鄭州。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中牟的地理風貌也在不斷演變。當初那個鳥語花香菸雨濛濛的水鄉中牟已不見蹤影,其優越性也已基本消失殆盡。看著周邊的兄弟縣市都在闊步前行,中牟只落得個“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蒼涼夢境。說實話,中牟人都心有不甘啊!

然而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許從2018年開始,中牟曾經的昔日輝煌就又重新回到了中牟人的生活之中。話說賈魯河蜿蜒東行,進入中牟境內。近日,不少閒來踏青者行至S223省道附近時,就會發現河水映出別樣的風景來。全境皆平原的中牟,竟在賈魯河北岸,聳立起一座山來。

這裡,距縣誌記載的牟山原址不遠,一座全新的牟山,正在逐步向世人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據中牟縣住建局相關人士說,山是由建築垃圾和湖區的土方堆積而成,形成了75米的主峰和分別高達25米、30米、45米的三座配峰。加上陸地的海拔,牟山的海拔將達到154米,在國內來說也是比較高的人工山體。

關於牟山

據《中牟縣誌·山川》載:“牟山,在縣治北五里,高十餘丈,延數十里,上建牟山廟,縣之得名於此。”這是史籍記載的對“牟山”的最早稱謂。不過,“縣之得名於此”卻是謬傳,事實上,不是縣之得名於牟山,而是牟山得名於縣。

據說,那時的牟山上面有幾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附近是凸凹不平的地形,路兩邊草木繁茂,茵陳、茅葉、野韭菜等長得鬱鬱蔥蔥,翠綠可愛,在山頂向下看,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牟山的面積約有40畝地那樣大。

1938年,牟山的山頂上修建有碉堡和戰壕,碉堡是用附近百姓家的樹木和門板築成的。當時,牟山已經被黃河水沖毀一半了。1938年的6月9日,國民黨軍隊奉蔣介石之命決開了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試圖以黃河水阻擋日本侵略者。結果,黃河水沒有阻擋住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僅僅兩天的時間,黃河水就吞沒了大半個中牟縣,大水所到之處,田園盡沒,人畜喪命。在巨大的洪水中,屹立了千年的牟山也無法倖免於難,面臨著滅頂之災。1940年夏天,洪水不僅沒有減退之勢,反而越來越大,將牟山又沖刷了一遍。1941年,洪水的主流轉移到了縣城北部,當年秋天,洪峰再次湧起,牟山山腳很快被洪水沖垮,轟然倒塌,成為了一堆黃土,在茫茫洪水的漲落之中蕩然無存了。

新牟山現身中牟 賈魯河沿線六湖六島已見雛形

賈魯河北岸聳立起一座牟山,山腳下有人工湖泊

現在在賈魯河北岸新隆起的牟山,山有四峰,最高峰命名為北峙峰,取自於中牟老八景之一的“牟山北峙”,突出牟山在中牟的位置和地位。另有兩座分別命名為青峰嶺和凝翠嶺,青峰嶺曾是舊牟山之峰脈,據介紹,明末刑部尚書劉之鳳在此建懷二亭,名人詠詩甚多。凝翠嶺則源自於中牟老八景之一“土山凝翠”,含樹草蔥蘢、山湖凝翠之意。

山脈之上,設置了多條上山步道,還設置了上山遊路,可坐電瓶車或自行車,邊登山邊遊覽。站在山上,向北,能望到東西穿梭而過的城鐵、鄭開大道;向西,能遙望到綠博園和方特歡樂園;向南,能隱約看到官渡古戰場,能看到賈魯河蜿蜒西來、蜿蜒東去。

山腳下,還有三座人工湖泊。以此為基礎,這裡未來將成為一座溼地公園。站在新牟山最高峰,能看到園區內精心佈置的一些小品。有牡丹園,有月季園,也有櫻花園。在北園主湖東側,有一片柿子樹;在北園廣場之內,有大量的銀杏樹。到了秋季,色有銀杏之黃,味有熟柿之甜。

新牟山現身中牟 賈魯河沿線六湖六島已見雛形

明智島(金水區賈魯湖湖心島)

賈魯河沿線六山九嶺六湖六島已見雛形 明春山水輝映

牟山不是個例。根據賈魯河最新的綠線規劃,賈魯河兩側將設置多座山和多條嶺。據介紹,賈魯河沿岸將建造六座山,由西向東分別是祥佑山(高新區科學大道北側賈魯河左岸)、祥瑞山(惠濟區花園路與中州大道之間賈魯河右岸)、祥雲山(惠濟區中央大道西側賈魯河左岸)、祥和山(會街區景泰路以東賈魯河左岸)、祥迎山(金水區慧科環路西側賈魯河右岸)、牟山(中牟縣鄭汴物流通道北側賈魯河左岸)。

賈魯河沿線的山脈高度都不高,基本都在幾十米。與此同時,賈魯河沿線還將設置九條嶺,嶺的高度更低,但長度要比山體更長。這九條嶺由西向東分別是景翠嶺(高新區翠竹街與江山路之間賈魯河右岸)、景秀嶺(惠濟區長興路與索凌路之間賈魯河左岸)、景明嶺(惠濟區金水區固城路與文化路之間賈魯河右岸)、景趣嶺(金水區文化路與花園路之間賈魯河右岸)、景奇嶺(惠濟區文化路與香山路之間賈魯河左岸)、景緻嶺(惠濟區香山路與中州大道之間賈魯河左岸)、景福嶺(惠濟區迎賓東路與祥雲湖之間賈魯河左岸)、景泰嶺(惠濟區中央大道與景泰路之間賈魯河左岸)、景怡嶺(金水區景泰路與慧科環路之間賈魯河左岸)。

這些山和嶺基本都位於賈魯湖即東三環以西區域。目前,相關區域正在進行堆土的整治工作,預計到明年春天,賈魯河兩岸的山和嶺的景觀效果將初步顯現。

新牟山現身中牟 賈魯河沿線六湖六島已見雛形

根據賈魯河綜合治理生態綠化工程景觀山水格局,賈魯河沿線將建設6個湖泊,由西向東分別是西流湖(中原區西三環西側)、祥雲湖(又名棲霞湖,惠濟區中央大道西側)、賈魯湖(金水區慧科環路至107輔道)、象湖(鄭東新區鄭開大道北側)、圃田湖(鄭東新區萬三公路東側)、官渡湖(中牟縣鄭汴物流通道北側)。目前多個湖泊已初具景觀效果。

小島是湖泊之上最曼妙的點綴。賈魯河沿線,還將設置六座島,由西向東分別是明倫島(中原區古建築水街島)、明睿湖(惠濟區祥雲湖北島)、明心湖(惠濟區祥雲湖南島)、明智島(金水區賈魯湖湖心島)、明理島(鄭東新區明理路西)、明德島(鄭東新區明理路東)。

隨著賈魯河綜合治理的全面推進,一個山水相映、亭臺樓閣的水鄉勝景即將呈現在中原腹地。

新牟山現身中牟 賈魯河沿線六湖六島已見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