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也突然死了?

徐小仙说历史

首先,如果你说的是演义版本,那么答案很简单,吕蒙是被关羽显灵诛死的。详细可见第77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大意无非是收取荆州之后,孙权犒赏三军,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之际,忽然关羽显灵了,将酒杯扔在地上,一把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 辈!还识我否?”东吴众将急救孙权,关羽(吕蒙)便两眉倒竖, 双眼圆睁,有这么一段台词:“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 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而后,吕蒙便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当然,这个纯属作者虚构,到2018年若是还有人真信这个是史实,那就啥也别说了。

《新三国》里,吕蒙是这样死的。夺荆州后,吕蒙病重,孙权让张昭带陆逊看看吕蒙,然后张昭说了这么一句:”主公让大都督去夺荆州,拿下荆州不要 伤害关羽,大都督一意孤行,把东吴逼入危难之中,他的死也算上天报应吧。“而陆逊掀开被子一看,吕蒙脸色铁青——也就是说,吕蒙因违抗君命,被孙权毒杀——这个,也是新时代编剧的习惯性胡编乱造,也不想多说了。

其实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编剧就是不愿意好好读读书,就算是编,也编得靠谱一点好不好?

事实上,真实的吕蒙,他的死与一场席卷江东的大瘟疫有关。时间是219年到220年,死的不独他一个,还有蒋钦和孙皎。219年,荆州战事结束后,蒋钦班师返程,病逝于途中。同一年,孙权的堂弟孙皎,也因类似原因病逝。吕蒙,仅比他们多活一年不到而已。

瘟疫,实际上在汉末三国发生过多次,东汉末年本有5000多万人口,但到三国末年只剩下了560多万,削减十分之九,死了这么多人,主要因素是战争,瘟疫也不可小觑。

从史册看,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战中败北,瘟疫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而在汉末三国时期,正好是一个人口大规模向江南迁徙的阶段。包括陆逊,很多人认为他是土生江东人,其实也是在东汉末年整个家族从北方迁到江东的。正是随着人口的大规模迁徙,疾病便也传播到了南方,加上南方气候温暖,水多蚊蝇,传播更加便捷,瘟疫在江东也大规模爆发——当然,最好的爆发地点是在战乱频发、尸横遍野的所在:荆州!

于是,吕蒙中招了!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趁孙权发兵攻合肥、曹操将部分兵马调往淮南作战之时,荆州守将关羽见时机难得,于是立即留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他自己亲率主力大举进攻樊城。8月,襄樊连降暴雨,汉水猛涨,关羽乘“水淹七军”之机,率战船猛攻魏军,逼降于禁,阵斩庞德,数万曹军被俘。接着,关羽乘胜派兵围攻襄阳,一时间“威震华夏”,唬的曹操“几欲迁都以避其锋芒”。曹操稳下神后,派徐晃率部增援襄樊,又采纳司马懿之计,利用孙权和关羽的矛盾,派人对其晓以利害,撺掇孙权派兵从背后袭击关羽。孙权正担心关羽攻取襄樊后会染指整个荆州,于是答应派兵西上偷袭关羽。

正在关羽挥兵围攻樊城时,吴国大将吕蒙给孙权写来密信,认为偷袭荆州的绝佳时机已经到来,建议孙权公开调他回建业养病,使关羽放松对吴军的警惕与戒备,吴军则可乘虚袭夺南郡。孙权接信后果然公开召吕蒙回建业治病,私下里却与他秘密策划袭取荆州的作战方案。孙权任命足智多谋的书生陆逊做偏将军、右都督,接替吕蒙守陆口。陆逊一到任,立即写信恭维关羽,关羽被其美言给侃晕了,果然将后方的部分军队调去襄樊前线以为援军。此时,关羽因俘虏了于禁的数万人马,军粮难以为继,就强取东吴囤积在湘水以东的粮食供养降军。孙权以军粮被关羽抢夺为由,命吕蒙率部突袭江陵。

吕蒙率军进至寻阳,将精锐隐藏在大船中,命摇橹和把舵的士兵都换上白色的衣服,扮成商人模样,昼夜划船,溯江西上。船队抵达夏口(今武汉)后,吕蒙命蒋钦率水军逆汉水而上,阻止关羽荆州水军南下。船过巴丘(湖南岳阳)进入蜀境后,吴军出奇不意地将沿江岗哨全部袭占,使关羽耳目失灵,不知吴军西进。接着,他利用蜀将糜芳、傅士仁和主将关羽之间的矛盾,收降了二将,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公安、江陵这两座军事重镇。陆逊则往西攻占夷陵、秭归,切断了关羽失败后西上逃往四川的退路,同时也遏制住了刘备发兵增援荆州的来路。

几乎就在同时,徐晃率曹魏援军赶到樊城,随即对关羽的部队发起反击,蜀军抵挡不住,关羽失利。关羽得知南郡已经失守的消息后,被迫率军南撤,曹军却不追赶,坐观吴、蜀相争,只想当那个最后得利的渔翁。11月,关羽心知兵败而势单力薄,不敢回军去夺江陵,只好率残部西走麦城(湖北当阳以东),准备取路回川。12月,关羽逃至章乡(当阳东北),却发现去路已被吴军截断,关羽、关平父子拼死搏杀,无奈寡不敌众,身经百战的关羽力战不支,被吴将潘璋部下无名小将马忠俘获 ,关氏父子后被孙权下令处死 。220年秋,蜀国上庸守将刘封和孟达不和,孟达献城投降曹魏,刘封回成都后被刘备“赐死”。至此,荆州全部被孙吴夺取,蜀汉在大巴山以东的领地全部沦陷。

221年,刘备亲率大军出三峡,大举伐吴,企图重新夺回荆州,同时为关羽复仇。次年,吴军大将陆逊用火攻大败刘备于夷陵,蜀军残部狼狈退回四川。至此,吴蜀争夺荆州的战争正式结束。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为夺回荆州立下大功的吴将吕蒙在关羽、关平父子死后不久就被关羽的英魂附体索命而死。而在正史《三国志》的记载中,吕蒙是病死的,殁年42岁。值得一提的是,他死在孙权吴宫的内殿里。因此,也有人说,吕蒙功高震主,为孙权所忌,遂被其下毒给害死了。

【写作答题不易 剽窃必究】【网络配图】







铁马冰河wu

台上一束灯光,有书君闪亮登场!今天我们来讲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所杀之后,为什么不久吕蒙也死了。



关于吕蒙之死,道上那是众说纷纭啊,听得有书君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只能说大家的脑洞太大,有书君想给你们补一补都找不到那么大块补丁。


那么接下来就让有书君从不靠谱到靠谱的排列顺序给大家依次讲讲。


首先是鬼神派说法。此君认为关羽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就这样被杀掉怎么能甘心呢?于是化作孤魂野鬼附在吕蒙的身上把他活活折磨死了。


听到这个理由的时候有书君感觉这位爷绝对是鬼片看多不能自拔了,我也只能评价个“呵呵”。



第二种说法是瘟疫派,此君按照当时的历史实情分析,战场上的环境都是尸横遍野,就算活着的人也会受一些刀剑伤。因为当时医疗条件极差,所以难免伤口不能愈合,再加上太多的尸体不妥善处理,腐烂之后污染环境形成疫病也是极有可能的。


另外吕蒙是北方人,对南方的气候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现象,所以两者结合使其致死也有可能。



第三种就是根据当时的国家局势分析的了。此君认为吕蒙夺取荆州是合理之举,但是杀掉关羽父子为东吴引来刘备倾国兵力讨伐就是亡国祸水了。


明明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你丫给办秃噜了。所以孙权能不急么?在面对刘备攻打的情况下指望魏国来助是不可能了,人家就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呢。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吴国的CEO最有可能做两件事:1、停职,把吕蒙兵权夺下,然后弄死。就说是吕蒙不听号令,手下杀了关羽邀功,其不能及时制止,属同罪!2、嫁祸,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转移祸水。不过不管是嫁祸于人还是夺取兵权,在吕蒙的角度来看都将难逃一死!



第四种认为吕蒙是累死的,这和关羽的死亡时间就是一个巧合而已。


吕蒙常年征战,积劳成疾,尤其是荆州一战,因为对手过于强大,吕蒙彻底透支了。一般来讲,文臣的寿命相对会长一些,大约在50—70岁左右;而武将的话,就算没战死在沙场之上,身体劳累程度和伤病也会导致他们身损减寿。



关于吕蒙真正的死法,史料上没有记载,再加上他死于关羽之后,所以很多人都自然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以上这些版本各位更认同哪一版?或者说你们还听说和知晓过什么不同版本,欢迎交流。



有书共读



吕蒙究竟是怎么死的?

吕蒙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阜南吕家岗)。《三国志》记载: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权将,数讨山越。邓当去世后,张昭推荐吕蒙接任,封为别部司马。后随孙权讨伐黄祖,并且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区起事的山越族,吕蒙因功被任命为平北督尉。建安十三年孙权进攻夏口,大胜,吕蒙功勋卓著,被任命为横野中郎将。后来周瑜占领了江陵吕蒙被任命为偏将军。然而吕蒙趁关羽攻打樊城之际,于建安二十年(215年),率军偷袭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被吕蒙杀害,关羽死后,吕蒙也未长久,离奇死亡。吕蒙离奇之死众说纷纭,他的死是人为还是天意,以下简要分析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吕蒙杀害了关羽,刘备必然兴师问罪,孙权害怕吴国蒙受损失,故而秘密将吕蒙杀害。《三国演义》中记载,孙权让吕蒙偷袭荆州,并嘱咐事成之后不要杀害关羽,但吕蒙因为好大喜功,并且对关羽早就恨之入骨,所以乘胜追击,孙权害怕有失,又遣陆逊亲自责令吕蒙勿杀关羽,只可惜迟了一步,关羽死后刘备义愤填膺,发誓与东吴不共戴天,择取时日攻伐东吴,孙权因害怕殃及东吴,在庆功宴上,下毒杀害了吕蒙。

孙权杀害吕蒙的原因有:消除大都督之职位,大都督一直都在孙权之上,周瑜就不怎么听孙权的话,孙权也曾说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公;杀了关羽,毁坏了桃园三结义,刘备必然阀吴,吕蒙若不死,只会害了吴国;荆州已经得到。最主要的是,关羽被无名鼠辈吕蒙杀掉,众人都想让吕蒙死。



第二种说法:吕蒙被关羽的阴魂附体,是关羽显圣,将吕蒙杀害。当然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死后曾多次显圣,救了关胜等人,而吕蒙之死,就是关羽的第一次显圣,书中这样记载:“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日:‘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吕蒙的死被神话了。



第三种说法:吕蒙死于当时的一场瘟疫。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瘟疫,据史料记载,吕蒙、孙皎、蒋钦死于同年。这场瘟疫席卷整个江东,荆州战事结束后,蒋钦班师,病逝于途中,同一年孙权的堂弟孙皎,也因类似的病因逝世,吕蒙仅比他们多活一年。

瘟疫在汉末发生过多次,东汉末年有五千多万人口,到了三国只剩下五百六十多万,除了战争因素之外,瘟疫也不容忽视。而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据说也是因为瘟疫,三国时期,人口大规模南迁,加上南方气候温暖,而战乱频繁,尸横遍野的荆州,就成了最好的瘟疫发源地,随后席卷整个江东。



关于吕蒙之死,众说纷纭,由于史料中没有具体的记载,加之死在关羽之后,后人大多都把二者的死联系在一起。你的怎么看待吕蒙之死的?


三国逐鹿

历史总是充满了悬念和未知,吸引后人不断追寻探索。吕蒙在关羽死后突然暴毙,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阴谋?对于吕蒙的死因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坛,其实我更愿意相信吕蒙死于自身疾病,并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玄乎。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里面讲述的吕蒙死于关羽魂魄附体,在孙权为吕蒙准备的庆功宴上,吕蒙突然神情失常,大声吼道“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话音刚落,只见吕蒙七窍流血倒地而亡。

对于这个说话,大家也不必太过认真,毕竟演义不是历史,罗贯中之所以这么写,似乎是为了更加突出关羽的形象,也就是“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另一种说法是吕蒙死于孙权之手。吕蒙在周瑜死后,成为东吴的顶梁柱,由于他生平最敬佩周瑜,所以发誓一定要为周瑜报仇。而当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吕蒙对关羽穷追猛打,最终逼的关羽自尽而亡,吕蒙还下令割下关羽首级。

表面上吕蒙斩杀关羽立了大功,可在孙权眼里,杀关羽实在是没有必要,能够夺取荆州已经达到了目的,可如今杀死了刘备的结拜兄弟,刘备岂会善罢甘休,定然会不顾一切为关羽报仇,到时候蜀国和东吴打的两败俱伤,曹魏则得渔翁之利。

孙权为了推卸责任,命人将关羽首级送给了曹操,而且对于一意孤行的吕蒙,孙权暗中命人将其杀害。当然,这种说法也是猜测而已。

我认为吕蒙的死纯属巧合,他既不是死于关羽附体,更不是被孙权密谋杀害,而是死于自身疾病。据记载公元219年曾发生过一场瘟疫,这场瘟疫令江东损失惨重,在吕蒙死之前,蒋钦、孙皎皆因瘟疫而死,吕蒙由于带兵打仗,整日里面对的都是尸横遍野,于是也不幸感染瘟疫。

古代医学条件并不发达,只要感染瘟疫肯定是凶多吉少,虽然孙权不断请人为他医治,但最终吕蒙还是一命呜呼了!《三国志》中记载:“蒙疾发,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因此,吕蒙在杀了关羽后突然暴毙,这仅仅是个巧合而已,大家认为呢?


读史知天下

吕蒙,死于孙权的谋杀。证据见如下分析:

第一,东吴大都督 (孙权称帝后,为上大将军) ,一个高危岗位,善终者寥寥,“病”死者众多。

历任东吴领军者:

  • 1.周瑜,卒年:36岁;死因:病死。
  • 2.鲁肃,卒年:46岁;死因:病死。
  • 3.吕蒙,卒年:42岁;死因:病死。
  • 4.陆逊,卒年:63岁;死因:卷入太子党争,所孙权所忌,忧死。
  • 5诸葛恪,卒年:51岁,死因:被吴主孙亮处死。
  • 6.孙峻,卒年:37岁,死因:病死。
  • 7. 孙綝,卒年:28岁,死因:被孙休捕杀。
  • 8.施绩,卒年:不详,死因:病死。
  • 9.陆抗(陆逊之子),卒年:49岁,死因:病死。

(关羽的死,就是吕蒙的催杀令)

第二,直接证据分析。

先看《三国志》的记载。

《吕蒙传》说: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 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 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 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 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



这段记载是相当奇怪的,稍加分析,细节可疑之处太多!

1.天价的医酬其实已经预示了吕蒙的死讯。

孙权赐吕蒙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生病了,有能治好他的,赏千金。奖高级将军五百,奖医生一千,这是什么情况?要知道当世名医华佗,曹操征召他时,华佗说妻子有病,曹操送“ 四十斛小豆 ”!(《三国志》)。而演义中,华佗为关公刮骨疗伤,关羽重谢华佗,取“百两黄金”,这是演义,但也能说明一个问题,治病重谢,百两黄金已经是天价中的天价!赏千金是个什么概念?“赏千金、封万户侯”!这在三国时代是一个高得离谱的酬劳。事出常规必有妖!这个妖就是孙权的“鬼”,可以肯定地说,孙权已经断定吕蒙必死,神仙也救不了他,故此开出天价,“不惜一切代价”,一可以秀主上之隆恩,二可以堵路人之口舌。

2.为了给吕蒙“治病”,孙权的表现也非常奇怪。

2)孙权欲观察吕蒙,“常穿壁瞻之”,就是在墙上打个洞,这么大动静,吕蒙岂能不知?这不是给病人施加天大的压力吗。

3)孙权见吕蒙“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咄唶就是叹息的意思,孙权喜、笑、叹息、睡不着,是要做给天下人看吗?

4)吕蒙“病中瘳, 为下赦令,群臣毕贺”, 中瘳的意思是病好了一半,孙权为此下“赦令”,赦免罪犯,群臣全部来祝贺,唯恐天下不知。

5)吕蒙“后更增笃”,就是医不好了,孙权这才亲自临视,然后“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向老天爷要命。


(孙权的厚黑不亚于曹操)

3.检视这些细节,各位不能发现点什么吗?孙权在彰显为主隆恩的时候,不也在掩盖着什么吗?况且,吕蒙置于內殿之中,处于孙权的严密监视之下,他与外界完全隔绝,有关他的一切消息都出自孙权之口,说他病好了一半,是孙权;说他病死了,也只能出自孙权。总之,吕蒙生死,孙权说了算,外间连猜猜的机会都没有。

第三,进一步的分析

(吕蒙之死,是关羽显圣的一个里程碑,关羽走向神坛的垫脚石,实际上这块“石头”是孙权一手打造。)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孙权为吕蒙治病所做的一切表演。自此,吕蒙死于孙权的谋杀,可谓在情在理,证据充分。

关注(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分享“历史都是新鲜事”。


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

现在更多人愿意相信的历史事实是“巧合”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吕蒙死于关于附体,魔怔而死,原文描述如下

于是亲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 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 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只 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比较神话,但是也怪不得罗贯中会这么描述,历史记载,吕蒙确实在杀死关羽之后,死的比较蹊跷

“蒙疾发,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突然之间就暴毙而亡。

关于阴谋论说法:吕蒙死于孙权或者小人的下毒毒害。

但是我们知道,当时吕蒙杀死关羽取得荆州,是吴国的一大有功将领,孙权都将他跟周瑜、鲁子敬作比较,可见吕蒙当时在吴国的声望地位,对于这么一个重要的人,在吴国,在老巢,如果还能被宵小之人毒害显然不可能。

那么有没有是孙权杀害的勒?

同样不是,周瑜对于吕蒙的看重或者说倚重之情在《三国志》里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封爵未下(也就是刚杀了关羽不久),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什么意思勒?就是吕蒙病发之后,悬赏千金医治吕蒙的病,还偷偷的从墙壁的洞观看吕蒙,见吕蒙能稍稍吃点东西就高兴,对身边的人有说有笑,否则叹息不止,夜不能寐。

可见孙权确实不是逢场作戏!

那么关羽死后,吕蒙就死了,现在认为更多的是巧合,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瘟疫,因史载吕蒙、孙皎、蒋钦死于同年,或猜测是吕蒙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


笑尝历史百态

《三国演义》里名将的死法各有不同,但吕蒙却死的非常蹊跷。吕蒙死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期,斩杀威震天下的蜀汉名将关羽,夺回荆州后。吕蒙的死充满着太多的疑惑。

原著中吕蒙之死

《三国演义》原著里写吕蒙之死有误导:吕蒙尽收荆襄之地后,孙 权犒赏三军,大设宴会为诸将庆功。孙权亲自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 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 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 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 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 当追吕贼之魂! 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 ” 权大惊, 慌忙率大小将士, 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众将见之,无不恐惧。

第一,绝对不会有关羽索魂这种事情发生,第二,吕蒙的表现完全是精神失常的表现。第三,吕蒙的死时七窍流血,肯定是中毒。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吕蒙是被毒死的。谁有最大嫌疑?孙权!为什么孙权要毒死吕蒙?

孙权为什么杀吕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吕蒙为什么会被孙权毒杀?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国策。孙权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当时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任何两方结盟都会对另一方是灭国性的。孙吴的国 策一直是联蜀抗魏。吕蒙杀了关羽,就是把蜀国推到了对立面,这是违背了孙权的国策。从这方面说,吕蒙是“自作孽,不可活”。

2、 事君不忠。《新三国》这点表现的特别明显,吕蒙是周瑜提拔的,对周瑜忠心不二,但是对孙权就隔着一层了。而皇帝希望每个人都对自己忠心,而不是另有二心。

3、 拥兵自重、 功高震主。吕蒙是大都督,总管东吴的所有军队。孙权一直比较压抑,因为前有周瑜的赤壁大捷,后有吕蒙夺回荆州,个个都战功赫赫,在军队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孙权深知“枪杆子出政权”的真理,一直想要三权归一。似乎历史上的名将都逃不过这个定律。

4、当投名状。孙权深知吴国以一国之力无法抵挡曹魏,更何况魏蜀联合,必输无疑。为了安慰刘备,杀了吕蒙,即使不能恢复联盟关系,至少可以缓和,不至于让刘备和曹操联合。所以,吕蒙被当了投名状送给刘备消消火了。


六五知临

前期曹操发育很好,对关羽来说,绝对的等级压制,可是为什么不杀关羽呢?因为曹操是奸雄啊,他看中了关羽的耿直,人品,想把关羽为自己卖命,赤兔马都给他了,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但最终还是没留住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关羽一战成名。

曹操不要面子吗?他内心也很生气。到了后期,关羽跟着刘备一队,靠着刘备的各种抢占地盘,打野发挥。关羽发育的也算不错了,在江湖上的RP值和经济也是突飞猛进,实力不容小觑。

吕蒙吕子明,三国时期的大将,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左膀右臂。身为三国里最危险的职业——东吴大都督,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面子丢尽,含恨而死。吕蒙内心身处,下定决心,必须为大都督报仇,同时也想夺回城池。

到了后期,关羽大意失荆州。曹操和孙权都想趁机拿下荆州,但是谁也不想杀了关羽,因为啥?鲁肃把情况说的很清楚,谁杀了关羽,谁就是刘备的死敌,曹操也看透了,所以派人只是追关羽,把关羽赶走就行,并不想真杀他,发展到后期了,曹操心里早已经没有爱才之心,纯属为了自己少惹麻烦。

可是吕蒙早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他想的不是一战成名,也不是立下赫赫战功,就是为了报仇,给东吴大都督报仇,策马奔腾,一路狂追,最终把关羽逼的无路可走。手下都已战死,汉寿亭侯关羽,一代名将,自刎而死。

吕蒙回到东吴,拿着关羽的人头往地上一扔,孙权表面很高兴,心里早已经万马奔腾,无数草尼玛奔腾而过。孙权,接下来,开始你的表演。

孙权在东吴,表面大张旗鼓的为吕蒙举办庆功宴,颁发各种奖品,封侯拜督。然而不巧的是,吕蒙大病不起。野史有的记载说,可能长年战乱,积劳成疾,也可能感染瘟疫。还有的更夸张的说是关羽灵魂附体,吕蒙魔怔而死。但放在现在这么发达的社会,无法用科学加以佐证。

所以,吕蒙为什么突然暴毙,很明显,他违抗军令,该杀!!!


小小嬴政


关于关羽为什么会被吕蒙军队围歼而兵败麦城想必大家已经十分清楚了,如有疑问可以去翻看我之前的问答,我在这里就不一一陈述其原因了,毕竟篇幅有限。

那么大家就会发问既然吕蒙杀了关羽,那么吕蒙最后怎么也死了呢?还是在庆功宴上离奇死亡。是自己自杀还是被人忌惮遇害呢?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可能发生的原因。

第一,吕蒙此次战役功绩明显,深得人心,在军中威望极高,出现了所谓的功盖其主,而且吕蒙极为听命于大都督周瑜,孙权在其中觉得权力势力已经被慢慢吞噬。不得不除掉吕蒙以正主次。


第二,吕蒙取下关羽人头,其大哥刘玄德怎会就此罢休,定会有无数蜀国将士铺天盖地向东吴集结,为其关二弟讨一个说法,果然不出其所料,刘备为其安排好后事之后就兴兵伐吴。然而此时除去吕蒙并无多大作用,刘玄德视兄弟为手足,不可能就此罢休。


第三,除去吕蒙可以减少当时仁义之士的舆论,关羽以忠义闻名,其美髯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带着嫂嫂四处寻大哥玄德,这感情试问还有什么能够与之相比的?而且过去没有哪一个贤明之主不心生喜爱。当时的曹操也非常器重关羽。



每读一次三国就不得不对其情义心生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