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經最值錢的東西,被當為廢紙賣掉,現在幾十億也買不回來!


對於中國人來說,最寶貴的不是黃金,不是歷史文物,而是明清內閣中的檔案,明清內閣中的檔案可以說是五千年文明的記憶,是明清歷史五百年最最珍貴的文獻資料,它承載了大量的文字信息,也是我們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

然而明清戰火不斷,一個朝代的毀滅一個朝代的興起,明朝內閣被毀一部分,晚清又趕上變革,又被毀了一部分。

北洋政府時期,經費不足,竟把這些檔案賣給了書商,書商買這些書是因為這些檔案中夾雜一些宋版書,宋版書是收藏界的寵兒,價值不菲,若果能收集到了,基本上就能賺的大發特發,若果沒有,直接把這些重要的歷史資料回爐,當作廢紙重新造紙。

這就是被人稱之為八千麻袋事件,著名學者羅振玉得知後,花了一萬大洋買下剩餘書籍,但已經損失了數十萬件,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令人心痛的是,還是有很多資料已經散落在民間不知去處了。後來這批檔案流入了李尚澤的手中,又幾經波折,政府掏錢買下了檔案,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這些檔案都被收藏呆了,北京故宮博物館安家落戶,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