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泉港15歲養女挑起患難家庭,苦命的孩子早當家!

感動| 泉港15歲養女挑起患難家庭,苦命的孩子早當家

林燕琴,女,2003年2月生。在泉港區界山鎮嶺頭村壟邊自然村,一座低矮破舊的石頭平房裡住著這樣的祖孫三代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的奶奶陳榮妹,因患病生活無法完全自理的父親林金德和讀初中的女孩林燕琴。本應是備受呵護的年紀,可家人卻成了她放不下的牽掛,這個15歲的女孩在親人幫助下,用柔弱稚嫩的雙肩,守護風雨飄搖的家。

感動|泉港15歲養女挑起患難家庭,苦命的孩子早當家!


因為孝順,她曾獲評為“溫陵十大孝”之一,福建最美學生之一!

小小年紀學會掌勺

父親林金德由於遺傳的原因在年輕時就患上肌肉萎縮症,從此告別了正常人的生活。因為沒有娶妻生子,十幾年前在親人幫助下抱養了林燕琴。

林燕琴八九歲的時候就在奶奶的指導下開始慢慢煮飯、做家務。她如今還記得,奶奶第一次教她煮飯時,她站在灶臺前手足無措的樣子。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林燕琴下廚的次數慢慢增加,做飯也更加熟練。上學時,她每天早上5點多就早早起床,煮好地瓜粥,分別舀上一碗端到父親和奶奶房間。上午的課要上到11點半,來不及做飯的她只能讓奶奶代勞,卻時刻擔心站久了可能隨時摔倒的奶奶。每天放學,她也不敢在學校多逗留一分鐘,背起書包就往家裡趕。

屋漏逢雨獨自舀水

林燕琴和父親、奶奶居住在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石頭房,屋內牆壁沒有粉刷,地上只是簡單地鋪上水泥,客廳堆放著一些雜物以及一張木桌和竹椅,還有一輛破舊的三輪助力車。但由於年久失修,碰上下雨天,整個房子到處都滴滴答答地漏水,都不知道該往哪裡放盆接水。遇到傾盆大雨時,屋內嚴重積水,最深時可到腳踝,此時的燕琴就要開始忙活,她先將行動不便的父親和奶奶安頓好,再開始處理家裡的積水,因為無法直接往屋外排水,她只好用小桶將積水舀到大桶中,裝滿一大桶後,再吃力地提到門外倒掉。這樣的重複勞動,最短需要十幾分鍾,最長時要一個多小時,等到終於可以休息時,她才發現整條手臂都已腫脹痠疼。


用行動書寫大孝

感動|泉港15歲養女挑起患難家庭,苦命的孩子早當家!


除了做家務,林燕琴兩三天就會幫父親洗一次頭,冬天時天氣冷,她會燒一壺開水倒入桶裡,加入一些冷水用手試水溫,直到水溫合適時,提著水桶到院子裡,等待父親一步步慢慢蹲著挪到院子,她再慢慢幫他洗、揉、沖水。也因為父親每次洗澡時雙手無法夠到後背,林燕琴小時候,經常拿著毛巾,一點一點地幫他擦洗身體。但考慮到林燕琴慢慢長大,三四年前,林金德就拒絕了孩子的幫忙,選擇自己慢慢費勁擦洗,可惜後背永遠洗不到。有時夜裡,父親後背癢得不行,她一聽到動靜,趕緊起來幫父親撓一撓。

苦命的孩子早當家,林燕琴知道,自己應當比同齡人更成熟懂事,要承擔起照顧家人的責任。她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一個大大的“孝”字。林燕琴不僅孝順,而且懂事、樂觀。面對困難的家境和殘弱的長輩,她毫無怨言。樂觀的她,靦腆的臉上常常掛著笑容。

小小年紀就承擔起

同齡人無法想象的重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