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將被葬在威斯敏斯特,能葬在這裡的都是些什麼人

01


據媒體最新報導,已故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葬禮將於牛津大學舉行,且將葬於英國最著名的國家公墓——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

威斯敏斯特的柱廊恢弘凝重,拱門鏤刻優美,屏飾裝潢精緻,玻璃色彩絢麗,雙塔嵯峨高聳,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其精美豪華、富麗堂皇為英國教堂之冠,不愧是英國哥特式建築中的傑作。

霍金將被葬在威斯敏斯特,能葬在這裡的都是些什麼人

宏偉壯觀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的聖地,在英國眾多的教堂中地位顯赫,可以 說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原本是作為英國皇室成員的專用之地,舉辦婚喪儀式和加冕典禮。

而後來,英國君主專制結束、君主立憲改革,直到現代文明,它便不再是王室專用。

除了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埋葬在此。各個領域的精英,從文學界到藝術界,從政界到科學界。

如英國14世紀的"詩聖"喬叟;詩人丁尼生和布朗寧;小說家哈代;著名的《失樂園》的作者彌爾頓和蘇格蘭詩人彭斯等。

在教堂的北廊裡,還佇立著許多音樂家和科學家的紀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頓,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生物學家

達爾文,天王星的發現者、天文學家赫謝爾等許多科學家都葬於此地。在物理與化學領域均做出傑出貢獻的法拉第

英國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認為死後能在這裡佔據一席之地,是至高無上的光榮。

然而,能進入這一“至高之地”的卻不只是位高權重者,不僅是那些因卓越的思想智慧受到尊重的人,就是一些普通者也在此佔有一席之地。

如兩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英國官兵的花名冊就保存在教堂內。在教堂大院正中還設有無名英雄墓,供人們在此憑弔緬懷。

拉雪茲神父公墓是巴黎市內最大的墓地,面積118英畝,只有巴黎郊區還有更大的墓地。拉雪茲神父公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位於巴黎的第20區。在這裡被葬的、在過去200年中為法國做出貢獻的名人墓每年吸引數十萬來訪者。它也是五場大戰爭的紀念地。

霍金將被葬在威斯敏斯特,能葬在這裡的都是些什麼人

02


我們知道,英國雖早不是人類世界老大,甚至是一落千丈,從當年的日不落帝國變成了小小島國,僅剩英倫三島。然而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它卻是人類現代文明之母。

而它所體現出來的人類現代文明,從這威斯敏斯特教堂所安葬的死者便可見一斑。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社會所當追求的文明、自由與平等。

常聽人說: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這句話通堂都被人們做了片面膚淺的理解。

沒錯,死神最終將會所把這世間所有人都帶走,無論貧富貴賤。從這一點看,這的確是平等的。

但這只是死神面前的平等。而在人面前,這死亡卻未必是平等的。

眾所周知,有人類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王侯將相之死,與平民百姓之死便是等級森嚴,不可同日而語。若生的“高貴”,則死的也“偉大”。

生的不平等,也就決定了死的不平等。

而人類現代文明則正是要消除這樣的不平等,以實現從生的文明到死的平等。

03

而又正如我們所能看到的,人類世界都處於同一星球,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其文明發展程度卻可能大不相同。

而這種不同,不僅是在生者的身上可以體現,同樣也能在死者身上體現。

也就是說死者的平等可以照見生者的平等與文明。

如法國的拉雪茲神父公墓。

霍金將被葬在威斯敏斯特,能葬在這裡的都是些什麼人

當年的獨裁者拿破崙·波拿巴開設了這個公墓。而隨著歷史的變遷,現代文明的開啟,這個公墓並沒有成為特權者的專有安葬之所。而是真正成為了人類靈魂精英的最終歸宿之地,以表對他們崇尚敬意。所以這時除了安葬了一些普通市民之外,更是安葬了眾多的法國名人。他們有:

龔蘇蘿·德·聖·埃克蘇佩裡,薩爾瓦多作家,聖·埃克蘇佩拉雪茲神父公墓裡的夫人

瑪麗亞·卡拉絲,歌劇女高音

克勞德·貝爾納,生理學家

弗雷德裡克·肖邦,作曲家

雅克-路易·大衛,畫家

歐仁·德拉克羅瓦,畫家

喬治·埃內斯庫,音樂家

讓·路易-安德爾·蒂奧道·熱里科,畫家

沙迪克‧海達亞,作家

伊迪絲‧琵雅芙,(Edith Piaf)歌唱家

亞蘭·卡甸,通靈術發明家拉雪茲神父公墓

查爾斯·梅西耶,天文學家

吉姆·莫里森,搖滾詩人

米切爾·內伊,軍人

卡米耶·畢沙羅,畫家

馬塞爾·普魯斯特,作家

吉奧阿基諾·羅西尼,作曲家

愛麗絲·托克拉斯

王爾德,作家

聖西門,哲學家和經濟學家

歐仁·鮑狄埃,革命家

拉斐爾·桑西,畫家

霍金將被葬在威斯敏斯特,能葬在這裡的都是些什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