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村裡的光棍們

光棍漢

許衛國

那些年,村裡的光棍們

光棍不穿棉,穿棉萬人嫌。這是流行在我們鄉村的一句家喻戶曉的民謠。要是講給現在的孩子聽,比文言文還深奧。

在我們村子裡,光棍是不穿棉的。這個棉指的是棉襖,不是棉布,如果是這樣,那就是絕對的光棍了。村子裡普遍認為,到了結婚年齡還沒有結婚,甚至連說媒的都沒來過,光棍的身份就基本獲得了。

光棍不穿棉襖,不僅不顯得寒酸,還有多方面考慮,一是說明我是原泡子(沒兌水的酒),不是二鍋頭(有婚史性史的),書面語言叫處男,有的是火力和爆發力;二是不穿棉顯得英俊瀟灑,體魄健康,你想想誰能在寒風凜冽中單衣薄衫挺胸昂首呢?那些去過火的(已婚男人)穿棉襖也不敢在寒風中久留,久留也是青頭紫臉,龜腰縮手啊。總之,這樣卓爾不群都是為了引起別人注意,尤其是女孩子。還有,你還沒結婚就穿上棉襖,老氣橫秋的,未老先衰的樣子,能不遭“萬人嫌”?嫌——就是嫌棄、犯嫌。

光棍的緊迫感是與年齡成正比的,特別是與同齡人。當他們都相繼談婚論嫁,繼而又逐一落實時,沒有參與這項活動的人就開始著急,以致影響情緒,影響工作,影響睡眠。在鄉村講失眠是令人笑話的。整天累得身都不能翻,還失眠呢。可光棍到了人生的夏季還不發芽,就顯得緊張了,就夜夜失眠,失眠之餘就做夢,而且盡做不能完全實現的美夢。他們到了夜裡總是精神盎然,四處漫遊,東家到西家,前莊到後莊,找女孩子無話找話說,當母親的知道這個後生至今還沒娶媳婦,就估計有問題,就對女兒喊,“小女人你還不睡啊,你看都多會了,到早新又犯死相嘍”。光棍聽得沒趣,女兒聽出弦外之音,就打著哈氣睡覺了。娘就說,什麼人你跟他有說不了的話?。女兒就說,他說他來打聽個人,我又怎麼不理他呢。

那些年,村裡的光棍們

等到同齡人的孩子相繼出來,又相繼上學,那些還在光棍行列的光棍們就逐漸萎靡了,萎靡的標誌首先是開始把棉襖穿上,可能與青春熱情減弱有關,無法無力抗拒寒冷了,棉襖一穿,頓時就顯得老態龍鍾,而棉襖上身,求婚的條件也在一路下降,離過婚的也可以考慮,殘疾的也可以認同,倒插門招女婿也是可以接受的,雖說改名換姓名聲不好聽,可夜裡好受多了。經過這一輪選撥,剩下的可能就是終身光棍了。你像我們村子裡的老十八,唸了五個一年級,從一還數不到五,個子長得只有常人三分之二,還有劉大有,遊手好閒,偷搶扒拿,還經常趴牆縫看女人解手、沐浴時情景。俗話說,剩男不剩女,到最後,老十八、劉大有就永遠地堅守在光棍的崗位,老十八還好,生產隊把一窩豬交給他放養,比較充實,女人的事情也不去多想。劉大有,越懶越勤奮於女人的思考和嚮往。那時電影女明星的畫子暢銷,他的小屋子裡貼滿了所能買到的女明星頭像,劉曉慶、陳沖、張瑜、王馥荔、張金玲、李秀明,還有田華、秦怡,王丹鳳,王曉棠……,管她老少,反正都是年青時的倩影,他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找會計改成劉翠華。他們兩是真正的光棍,到了晚年,以不容爭議的條件和身份吃了五保,現在又加了低保。

可惜二位沒有趕上機會,時代也倒是趕上了,而他們的已經過了激情燃燒的年齡,漫長的無性折磨早已異化了性別,退化了功能。如果條件允許,他們在現時即使光棍,也不會是絕對光棍,小旅社裡只要五塊錢就可使他們多年的夢想成真,可惜生不逢時啊。

光棍這個詞,在我們村子裡已不流行。因為後生們從沒有光棍的概念。

那些年,村裡的光棍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