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鼻整形的師徒對話(十三)鼻樑的塑形材料與方法

(郭:郭樹忠教授,師:師俊莉醫生)


郭: 隆鼻術的最初起因是鼻樑低平,國人覺得鼻樑高挺顯得精神和“洋氣”,因此,不論是單純隆鼻,還是綜合鼻整形,將鼻樑墊高是絕大多數隆鼻患者的訴求。鼻樑墊高涉及三個方面:一是材料的選擇,二是材料的雕刻塑形,三是移植物或者支架材料放置的位置與層次。

關於鼻整形的師徒對話(十三)鼻樑的塑形材料與方法

師:事實上沒有一種材料是完美的,有經驗的醫生會根據材料的優缺點及求美者的鼻部條件,揚長避短。比如硅膠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鼻假體之一,硅膠假體價格相對便宜是其突出優點,手術後外形比較挺闊也是其優點,但硅膠容易形成纖維包膜(一層疤痕樣組織),當包膜很薄時,假體支架就會顯形,強光下也可能發生假體透光;當發生包膜攣縮時,就會導致攣縮鼻畸形。人們會發現在放置假體後的幾個月到幾年裡,出現鼻子縮短,鼻孔朝天的情況。部分病人還會出現假體晃動、下滑等情況,尤其是L型的硅膠假體,當鼻背假體發生下滑時,鼻小柱的假體又有很好的支撐力,壓力就會集中到鼻尖皮膚,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鼻尖皮膚髮紅、變薄,甚至頂穿皮膚,出現假體外露。所以,要根據求美者的皮膚情況及鼻樑高度找到合適型號的假體,修整後放在鼻背正確的層次,並且可靠固定,才能避免上述的併發症。

郭:硅膠假體有其天然的不足,但因為價格相對低廉,且出現問題時容易取出,因此仍然受到不少鼻整形求美者的親睞。膨體材料比硅膠假體出現的時間更晚一些,你對膨體有何評價?

關於鼻整形的師徒對話(十三)鼻樑的塑形材料與方法

師: 聚四氟乙烯膨體是近些年比較受歡迎的另外一種人工合成材料,其成份和人工血管一樣,組織相容性比較好,膨體根據質地不同可分為軟、中、硬三型,一般來講,氣孔越小越緻密,膨體越硬。因為不形成包膜或者形成很薄的包膜,極少發生類似於硅膠包膜攣縮導致的攣縮鼻畸形,也較少發生肉眼可見的鈣化。缺點是植入後會發生15%左右的回縮率,鼻樑高度有所降低,影響術後鼻樑高度的準確性。人們普遍認為,膨體會和組織“長”在一起,但事實上,組織學檢查只發現膨體的最外層有很薄的組織嵌入,其向內和中間部分並未發現有組織長入。

關於膨體感染率高的說法,我認為並不絕對。其實和其他材料一樣,只要患者抵抗力好,無菌條件達標,無菌操作標準,一般也不會發生感染。

郭:既然多數專家在做綜合鼻整形時主張鼻尖“0”假體,意味著大家都不主張將假體放在鼻尖,大家的顧慮是如果將假體放在鼻尖,容易出現併發症。但鼻背放置假體仍然是多數醫生的選擇,可是,如果將假體放在鼻背,有時候會出現晃動,這個問題你是如何解決的?

師:將所有的鼻骨骨膜剝離開來,形成完整的腔隙實際上很難做到,我通常會在直視下完整剝離鼻骨骨膜張力帶,它會形成一條“約束帶”,儘可能完整剝離骨膜,將假體牢固地固定在鼻背上還是有可能的,通常確定假體位置後,我會將假體縫合固定在雙側的上外側軟骨上,這樣才能保證假體術後不出現晃、歪、斜。

郭:有時候求美者對人工材料排斥,希望用自體組織墊鼻背,你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關於鼻整形的師徒對話(十三)鼻樑的塑形材料與方法

師:這個需要和求美者溝通他(她)對鼻子外形的需求,比如有些年輕的求美者,對鼻子的外形都希望更加誇張、立體一些,同時排斥假體,我會推薦肋軟骨作為移植材料。有些人排斥假體,不希望被別人發現,希望術後看上去和摸起來都十分逼真,又有超自然的觸感(比如從事演藝工作或者年齡偏大的求美者),我會推薦自體真皮脂肪瓣作為鼻背的移植材料,因為真皮脂肪瓣會部分吸收,這樣術後的外形會更加的自然、逼真。另外一種情況是在一些修復的求美者當中,由於之前的植入會導致鼻背皮膚菲薄,可以選擇真皮脂肪瓣,來增加皮膚厚度。另外筋膜、脫細胞真皮都可以用來增加鼻樑的高度,也可以和假體材料結合使用。

關於鼻整形的師徒對話(十三)鼻樑的塑形材料與方法

郭:由此看來,用於墊高鼻背的每一種材料都各有其優缺點,沒有一種十全十美的材料。醫生需要和求美者進行討論,權衡利弊做出選擇。

師:選擇好材料之後,塑形與雕刻也非常重要,這一點我們以前討論過,怎麼強調其重要性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