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名滿京城的草包,卻用一招打敗英軍,收復失地

他是一個名滿京城的草包,卻用一招打敗英軍,收復失地

今天說的是晚清時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個名滿紫禁城的草包。陰差陽錯,被派遣去打英軍。文武大臣本以為會全軍覆沒,他卻能劍走偏鋒。他用一招,擊退英軍,更可貴的是,兵不血刃,收復寧波城。

他是一個名滿京城的草包,卻用一招打敗英軍,收復失地

這個大草包就是乾隆皇帝的曾孫愛新覺羅·奕經,他不學無術,仗著自己皇族身份,為禍京城,是名滿紫禁城的花花公子。他曾當過軍官,不過是翫忽職守,整日搜刮古玩字畫,根本不會治理軍中要務。

可就是他,在道光二十一年,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被皇帝封楊威將軍,派去杭州督軍抗擊英軍。所謂皇帝不急,大臣急,滿朝文武都知道奕經此人的品行,所以對此戰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他是一個名滿京城的草包,卻用一招打敗英軍,收復失地

而奕經,也不負眾望,到了蘇杭一帶就不走了,拍死的很。因為他慫的不行,清軍被英軍打的節節敗退,軍隊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而就在這樣的時候,北京城皇宮竟然收到了浙江大捷的消息,讓文武百官吃驚無比。

他是一個名滿京城的草包,卻用一招打敗英軍,收復失地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話要從奕經在關帝廟裡上香祈求戰勝開始說起,當時他在廟裡遇到一個叫徐保的小偷,此人身手不凡,膽子很大。奕經靈機一動,竟是以重金讓徐保去刺殺英軍。

奕經告訴徐保,要是他殺了英軍,就可以獲得很多錢。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徐保過了幾天就交了一個英軍的人頭,奕經履行承諾,賞賜重金。而奕經則是找到了竅門,發佈公告,明碼標價,誰能取英軍首級,重賞。

他是一個名滿京城的草包,卻用一招打敗英軍,收復失地

這一發布,不得了,全寧波城的武道高手都動了起來,只為刺殺英軍取英軍首級。這些江湖高手,若是群架,根本不是英軍對手,但是單獨行動,英軍是防不勝防。於是,很快,不少英軍都無故遭難,首級被奕經得了去。

在重金的驅動下,當時寧波城產生了一條刺殺英軍的產業鏈,英軍士兵惶惶不可終日。於是不久後,英軍就撤出了寧波,而這個草包公子奕經兵不血刃,就收復了寧波城,成了大清功臣。

他是一個名滿京城的草包,卻用一招打敗英軍,收復失地

戰後統計,浙江大捷,斬首英軍五十多人,還有十多個俘虜,這在晚清史上是不得了的大勝。可惜,草包依舊是草包,在絕對武力面前,清軍潰不成軍,兵敗如山倒,奕經則是被震怒的道光皇帝給撤了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