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竟如此簡單——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前文我們講到過王船山在學易上面的一些觀點和態度,今天我們主要講講他是如何註解《易傳》的

方式一:彖爻一致

由於在《周易內傳發例》上篇幅太長,有興趣的可以私信我,我可以發給大家,現在主要談下他的主旨,我們知道孔子寫《易傳》有十翼,《彖傳》、《爻傳》,後人在解釋彖傳和爻辭都是分開來的,彖傳一般是講述卦辭,爻辭一般是解釋六爻的,王船山認為彖傳和爻辭應該一體來解釋才符合,僅此一人,不論是否正確,此法的創新意識的確可嘉。茲列舉幾例供大家參閱:

周易竟如此簡單——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彖傳)

王船山注:此卦一陽生於二陰之下,為震動之主,三陰坤體也,九五出於其上有出地之勢,上六一陰覆冒其上而不得遂,故屯也。

我們首先看看屯卦的卦辭,裡面有剛柔,正合乎上文王船山觀點,卦辭裡面有吉凶、有剛柔、有卦象雷雨、有人事建候,卦辭站的立腳點在整個卦的好壞,通過象去闡述,不涉及任何一個爻,而王船山在解釋屯卦時候用到多個爻位。兩者的區別在哪裡我們很簡單就可以看出區別,屯卦在孔子那裡是解釋屯卦是什麼,而王船山希望通過一個卦的六爻排列得出這個卦為何叫屯。

我們在來看另外一個卦:蒙

周易竟如此簡單——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也。

船山注:陰陽之交也始自屯,乃一回旋之際,陰得陽滋而盛,陽為之隱。初陽進而居二,五陽住而居上,皆失其位,陽雜陰中而無紀,五為卦主而柔暗,下比於二陰,故為蒙。

一樣的道理,《彖傳》主要靠某一個上下卦或者整體的卦而言吉凶,根據卦象來解釋原因,其他每一爻交給《象傳》,再看王船山解卦裡面只有爻位,純粹根據一個卦裡面的陰陽爻位變動來解釋

方式二:卦各有主

這個東西是誰先提出來的呢?大家看過鄭玄的爻體那篇文章就知道:初、四爻如果為陽,都是震爻,否則都是巺爻,二、五爻為陽,都是坎,否則為離,三、上爻為陽為艮,為陰為兌,後世很多易家很多都是根據這個方法解釋,但是也是僅限於那些不好解釋的卦,因為這一類比較特殊,如大有卦的六五爻位,小畜卦的六四爻位等等,王船山是怎麼去判斷每一個卦的卦主呢?

(1)一爻行乎眾爻之間者(一陰在眾陽之間或者一陽在眾陰之間)

周易竟如此簡單——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船山注:大有者能有眾大,大謂陽也。六五以柔居尊,統眾陽而為之主,其所有著皆大,則亦大哉其有矣。元亨者始而亨也,群陽環聚,非易屈為己有,而虛中柔順以懷集之,則凝沮皆消而無不通矣。(此卦的卦主在六五爻位)

(2)二爻相往來,而以所往來者為主

周易竟如此簡單——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船山注:需與晉同道而德異,而三陽欲進為陰所閡(需卦),而九五居尊以待其來,陰不能蔽之。晉三陰欲進為陽所限,而六五居尊以延之上,陽不能止之。剛之相需以道相俟(si,大)也,柔以相進以恩相接也(晉卦注)

需卦以六四、上六為主,晉卦以九四、上九為主

餘下的相應與不相應我就不解釋了,看完王船山解卦,個人感受就是晦澀難懂,整體的方法就是用爻變得出卦,其實古人是根據某些事情或者象而採納某一個六爻卦叫什麼,王船山為了弄懂其真實的含義只在爻位的升降、進退、陰陽、得位與失位述說,個人覺得不妥,在此就不多言,此為個人見解。

方式三:卦變

王船山在註解周易時候還會用到卦變說,卦變說提出者就是朱熹,來知德是反對朱熹的,所以用錯綜卦來解釋卦,到了王船山這裡,他認為朱熹是錯的,因為《周易》裡面有句話叫“易道也屢遷”,既然是變化的,所以朱熹的那一套到他這裡自然肯定要變,朱熹根據爻位的升降得出卦圖,而王船山認為卦變是卦變,但是不一定要按照朱熹的那一套來,在這裡就列舉兩例王夫之卦變供讀者參閱:

隨卦:剛來而下柔(彖傳)

船山:此卦自否變,上九之陽來而居初,以處柔下;

蠱卦:剛上而柔下(彖傳)

船山:泰上之陰,來居於初

大家可以對照朱熹的解釋來看船山註解,我們前面說了王船山的一些經歷以及他在解易的一些方法和方式,總覺得這哥們確實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所有人都不能滿足他,幾乎除了四聖,所有人都被他噴過,除非他沒讀過的書籍,這和他鬱郁不得志的經歷或許有關,一心想著反清復明而不可得,比較固執,所以在文化的認同上估計也帶有個人色彩,但是作為我個人而言,似乎覺得確實沒有太大的新意,或許易道屢遷就是前人對後人的一個看法,終究我是沒有看到太多不一樣,周易寫到今天感謝大家一直長期以來的關注,對於周易這本書,我簡單的說下個人看法,作為五經之首,孔子的很多智慧也是來至於周易,不得不說這本書從開始以來,後人不斷的研究得出屬於自己的東西,涵蓋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天文、地理、人倫等等,包含了一切萬象,什麼性質的東西才有如此大的魅力?這個東西叫哲學,所謂哲學,簡單來說,就是一群人吃飽飯或者飯都吃不飽,沒事做在哪裡東想一下西想一下,最後得出一個不靠譜的自然規律,而後被另外一群人說來說去,居然還有一群人在哪裡圍觀,所以還是套用佛家一句話叫做“萬法皆空”,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套理論就行了,儒家的話講出來沒有佛家有內涵就是“理都是假的”,沒什麼好爭論的,文化也就是一群人吃著前人的飯,在哪裡吵來吵去,有一批人信,還有一批人不信。

如果大家還有一些清朝的或者近現代的易學大家需要了解的,可以私信我,我會抽時間瞭解,可以寫文給大家看看,至於寫這文章的初衷,其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多麼懂周易,而是看到很多人說你懂算命嗎?我竟無言以對,那麼懂測卦好不好,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好處很大,有沒有不好的呢?有,會讓人深陷,很開心結識了很多熱愛周易,喜歡周易的朋友,雖然不知道你們學習周易的初衷,可能都不一樣吧,有的就是想學預測,有的想擴展知識面,有的對哲學感興趣,套用虛雲老和尚的話給大家:

無相而相,無證而證,凡者見凡,聖者見聖,大智大悲,有禪有淨,道由人弘 。(佛家的話比儒家話看起來是不是文藝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