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三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须菩提啊 ,如来给你讲的法你不要觉得是对的,我给你讲的上面这些,你也不要觉得是对的,假如有人给你说如来有说过什么佛法,那是诽谤佛,这也不是我想表达的,须菩提,说法的人,其实是无法可说,只是名义上告诉你这叫说法。过了一会须菩提问:世尊啊,那些对于后世的众生,听到了这些(佛法),能在他们心里种下信心的种子吗?释迦摩尼佛说道:须菩提,他们这些人不是众生,也是众生,什么原因呢,须菩提,众生这个人群,如来不是说众生,而是名字称为众生(众生之所以叫众生,是没有成“佛”,如果众生都成“佛”,那“佛”既是众生,也不是众生)

《金刚经》第三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须菩提问:世尊啊,佛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没有得到。摩尼佛说到:是的是的,我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丁点都没有得到,只是名字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还有,须菩提,是法就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名字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内心区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保持一切善法,就是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谓善法,如来说的不是善法,而是名字叫善法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须菩提,在三千大世界(类似于宇宙),有人全身上下都是宝藏。用身上的这些珍宝出去布施,福德无量,假如还有人根据般若菠萝蜜经,四句偈等等,时常诵念,并给大家传述,这功能别前面的拿珍宝布施不知道好多少,都无法用语言形容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须菩提,不要认为如来的说法是正确的,“我(如来)”可以度化众生。须菩提,为何说不能当作正确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来分我、众、生寿,是指的非我,但是凡夫看来却把我当做我,凡夫的意思在如来哪里是非凡夫,只是名字叫凡夫。(这段话很有爆炸性,得道的人——如来说的话,里面说我,众凡夫认为是指得道的人,这是在理解上的区别,得道的人——如来称大家是凡夫,只是名字叫凡夫,不是指我和凡夫有区别对待)

《金刚经》第三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须菩提,这个道理我在讲给你听,你可以观察如来的三十二相吗?须菩提说到:是用三十二相观如来啊,摩尼佛说到:须菩提,假如用三十二相观如来,那转轮圣王就是如来,须菩提说:世尊,根据我对你的话的理解,不应该用三十二相观如来。过了一会,世尊说了一句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须菩提,你假使有一个观念,说如来不是因为知晓了一切法源,就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千万不要这样认为)须菩提,你如果认为这是对的,就说自己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说所有的法都是空的,不要有这样的念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佛法上面来说是不能说相是空的!(这个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家不要认为学到最后就认为佛法是空的,其实他不是空的,就是担心有些人目空一切,自以为得了佛法,就有佛法是空的这种想法,佛法都没说自己是空的,只是让你证得佛法是空的,你也是根据佛法来证。如果你告诉世人佛法是空的,这种根本也不是佛法!所以说禅宗叫顿悟,让自己去体会)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须菩提啊,假如菩萨用世界七宝,给他人布施。假如还有另一个人知道一切法,最后知晓无我,来至于“忍”,那么这个人比前面布施的人功德更大,为什么呢?须菩提啊,是因为所有的菩萨是不享受福德的。须菩提疑惑道:世尊,为何菩萨不受福德?因为菩萨作的福德,这个福德是不能用在自己身上的,所以说不受福德。(菩萨都无“我”,“我”哪里还有福德啊!)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时候来,有时候走,有时候坐着,有时候卧着。是大家不理解我说的这段话的意思,为何?如来者,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去往何处,这就叫如来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须菩提啊,这所有的善男子和善女子,就像这宇宙中的微尘一般,怎么解释呢?微尘多吗?须菩提说到:多啊 ,为什么呢?假如这些微尘是真实的,佛祖是不会说这是微尘,这是非微尘,只是名字叫微尘。须菩提问:世尊,如来所说的三大千世界,是非世界,是名世界,为何呢?摩尼说道:假如世界有实相,也是一合相,那么如来说的一合相也是非一合相,是名字叫一合相,一合相你也说不了,只是世人迷念在里面(佛家的观点就是,任何东西都是由最微小的东西构成,但是这个东西你又不能用言语描述,构成这世界一切诸相,人们迷念其中,寻求不了解脱)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须菩提啊,佛说“我见”、“众见”、“寿者见”这是什么意思呢,人们真的知道这个意思吗?须菩提说:不啊,世尊,那些人是不明白“我见”、“众见”、“寿者见”,那只是名字那样说法。须菩提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对于一切心法,应该这么去理解,这么去见,这才是理解了,不会因为法才能见相,如来说的法相是非法相,只是名字叫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须菩提,有人用无数的金银珠宝给他人布施。假如还有善男子、善女子,受持此经,懂得了四句偈真义,时常诵读,给大家演说,这个福德是胜于布施之人的。为什么是这个说教的人。因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从相看,表面上是说了佛法,但是你最后还是没有阐述佛法,所以叫如如不动)为何会这样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祖说这个经就这样了,须菩提和一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听到佛祖这么一说,都很开心,这些受众,都会按照佛法执行。

《金刚经》第三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有兴趣的朋友欢迎转发,订阅的小伙伴可以看其他佛教知识,如果有不懂得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