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災荒年代糧食不夠的時候人們食用”野菜“,都吃哪些呢?

huangrushiyi

婆婆丁


婆婆丁又叫浦公英,婆婆丁有一點苦,在農村幾乎一年四季你都可以看到嬌嫩的小黃花和飄飛的“降落傘”,現代花語據說是無法停留的愛…不過在災荒年代,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抗寒又耐熱的蒲公英隨處茂盛生長,它對父輩的貢獻力量可不是一般野菜可比的。

長命菜


入夏,馬齒覽長得最可人,我們俗稱它為長命菜,肥肥胖胖的葉子,粉紅粉紅的莖根,看著就秀色可餐,馬齒莧味微酸,去掉根和黃葉,用清水沖洗乾淨,撈出瀝乾水分即可涼拌或炒或做湯。現在市場裡馬齒筧野菜可是新寵,據說可以減肥和美容,對於吃多了大魚大肉的城裡人,馬齒覽帶來的可不是一般的味兒。

折耳根


折耳根是魚腥草,稻田邊常生長著一片一片的,在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的時候就可採割,除去雜質,可以涼拌來吃、平時也可以煮水來喝。因為折耳根有淡淡的魚腥氣味,所以很多人不能接受它的味道, 但它的功效可不小,既是食材也是藥材,據說想戒菸的人,每天喝點濃濃的魚腥草葉子煮水,就會不那麼想抽菸了呢。 魚腥草還能退燒和止咳,所以在南方的農村,折耳根可是家喻戶曉。

想起了一首詩: 微風一夜碧鋪春,籽過幽欄落地根。 遍吮芳姿甘露潤,天饈席上古當珍。那個靠野菜充飢的饑荒時代已一去不返,不過當下憶苦思甘可不能忘懷,我家鄉可食用的野菜很多,在此只簡單介紹以上兩三種。


喜農隨筆

我是農村娃,父母輩多是從災荒年代過來,度日維艱,所以經常給我說“粒米當思來之不易”。那時有句口號就是“糧食不夠,野菜來湊”,由衷地佩服艱苦歲月沉澱下來的那些人,他們吃野菜的種類繁多,在以前難登大雅之堂,而今卻在城市又掀起“野菜熱”。

列舉幾種他們吃過的野菜。

1、槐花和榆錢

榆錢是榆樹的種子,因其外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又由於它是"餘錢"的諧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錢可有"餘錢"的說法。當春風吹來第一縷綠色,金黃的榆錢就一串串地綴滿了枝頭,人們會趁鮮嫩採摘下來,做成榆錢饃饃。

槐花香氣濃郁,常用麵粉一起蒸著吃;或者用來熬粥,在粥起鍋時候撒入槐花,稍微攪拌,清香襲人。



2、蒲公英與車前草

有些地方把蒲公英叫婆婆丁,這種野菜也是分佈最廣的,幾乎所有人都見過,可以生吃,汆水涼拌,還可以炒著吃,熬湯都行,甚至還有人配著蜂蜜、甘草做一杯清熱解毒的蒲公英茶。



車前草也是一味中藥,用來燉湯具有清熱解毒之妙,而且車前草煮熟之後口感不錯,小時候我流鼻血就用這個方子,頗有奇效。

3、馬齒莧與紅莧菜

以前,在農村,一到有馬齒莧的季節,村民們會把馬齒莧挖回家,洗乾淨,然後用油鹽醬醋涼拌,口味不錯,其具有清熱解毒,止血通淋等功效。




紅莧菜以前是一種野菜,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可起到促進作用,並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常食可以減肥輕身,促進排毒,防止便秘。用來炒著吃非常不錯,這可是以前的救命菜。現在這種菜規模化種植,走進了千家萬戶廚房。



4、白茅根與野蕨菜

白茅全國都有分佈,把根挖出嫩芽直接食用,也可以炮製成藥材使用,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野蕨菜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喜生於淺山區向陽地塊,多分佈於稀疏針闊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開的幼嫩葉芽,經處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佐料,清涼爽口。



5、薺菜與刺兒菜

薺菜的藥用價值很高,薺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刺兒菜因其葉片邊緣帶刺而得名,學名叫小薊。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鈣等物質。將刺兒菜的幼苗洗淨,入沸水鍋焯透,撈出擠幹水,切成段。油鍋燒熱,下蔥花煸香,投入刺兒菜、精鹽、味精,炒至入味,再放入蒜泥調勻即成。

下面這個紅色小果被稱之為“紅軍糧”,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的一種小野果。有誰吃過呢?還知道它的準確名稱嗎?


秀逗大師

在災荒年月能吃上野菜,也算是不錯的了,很多時候連野菜都成了奢侈品。目前我國留存的古代文獻中,的的確確有關於饑民食用野菜種類的記載,其中一本竟然還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第五子朱橚(su)所編撰,名曰《救荒本草》。

這位皇子通過四處走訪查證和親口體驗,將那些野菜樣子畫下來,編撰成冊,並且在饑荒之年遠走災地,跟著老百姓挖野菜食用。

正如我開頭所說,饑荒年月野菜這種自然生長物都會成為奢侈品,並不是你想挖就能挖到,而且很多野菜的根莖或者汁水還有毒性,一個捱餓的人本身肚子中就沒有什麼油水,如果吃了有毒性的野菜後會出現身體腫脹、腹瀉等情況,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有人一定說了,當時的水域沒有汙染,到處是山林可以捕魚打獵啊,我呸,古人不是傻子,要是能打到早就打了,何況出現易子而食的悲劇。

朱橚曾在自己的著作《救荒本草》中寫過“禾苗盡槁,菽麥無收,窮困極矣……民拾草子充食,樹皮皆被剮盡,路邊盡是蝕骨.....”,並且還寫了一個故事。他見有人扶著牆頭而死,便問生還者為何不將他抬走,不怕野狗將屍骨吃掉嗎。那人卻說,這種光景,你還期望能看到野狗嗎?若是有野狗,我們早就把它吃掉了,現在盼都盼不來。

那麼轉回話題,到底饑民會選擇哪些野菜使用呢?這個要看受災地區,南北兩地很多野菜的生長不一樣,有些野菜只有北方有,有些就只有南方有,而且叫法不一,古今叫法更不一樣。

但是可以肯定馬齒莧這種常見野菜是首選,因為多本文獻都提到過,另外蘆蒿、石竹花,萱草,蒲草等等都可以使用。但前提是不能生食,必須用水煮過以後才可以使用。幾本文獻加在一起,大約有60餘種野菜可以使用,這些都是經過驗證的。但是前提是你能找到,一旦受災,有時候會導致數以十萬或者數以百萬的饑民產生,再多的野菜也不夠吃。甚至有人吃觀音土衝擊,但是吃完之後呢,唉,一命嗚呼者常有之。

最後再說一下朱橚著作的這本《救荒本草》,本來想寫完之後,印刷成冊發往各地衙門,令人專門給百姓講解。但沒想到卻被朱元璋當成了皇家菜譜,甚至命人專門為其種植野菜,配以高湯熬湯或者涼拌,皇家吃法自然不能跟百姓相比,據說一個用馬齒莧做成的草糰子就需紋銀五兩。


大獅

歷史上這種事件發生不少,災荒年代不要說吃野菜,吃人的都有。對廣大百姓來說,很多時候有野菜挖了吃已經是非常好了。就說明清時期,農業生產和技術已經發展不錯,但是抵不過自然災害,即使是被史家稱作“盛世”的明代永樂、清代乾隆兩朝,也是饑荒不斷、田穀不登、餓殍載道。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得不找“替代食品”,比如明代有些人在災荒中用“觀音粉”的滑土和糠做餅充飢;有的人採用一種人面豆子,結果吃了生病死亡;清代有記載吃“菜子、蕉頭、浮萍”的。(參見《中國曆代自然災害及歷代農業政策資料》

明清食用野菜比任何一個朝代面都寬,持續時間也長,14世紀下半葉到17世紀中葉被認為是尋找食用植物的時期。從植物學觀點分析,植物類別有草類、木類、米穀類、果類、菜類;從可食用角度說,有葉、實、根、根筍、花、花葉、葉皮等。除了《本草》書籍所記的138種,明代又擴展到370多種。比如一些大家熟悉些的:

竹節菜、兔兒酸、金盞菜、水萵苣、牛尾菜、涼蒿菜、蓴菜、白蒿、野茼蒿、石芥、絞股藍、野茴香、珍珠菜、山芹菜、山白菜、香菜、後庭花、柴韭、嫩葉青、蘇子苗、野蘿蔔、蓴菜……,野山藥、山蘿蔔、綿棗兒、香蒲,野黍、燕麥……還有種類繁多的菌類品種。

其實不僅是災荒的時候,一般人家平時也吃的這些。野菜摘回來後炸熟,水浸,去掉酸味苦味,油鹽調味;後來還學會拿來炒菜,做羹湯,製作越來越精細,甚至拿來招待賓客。明代高濂的《野蔌品》介紹了很多精細食用的野菜方法。

有些“野菜”現在還很少了,可能是環境影響,活著人們可吃的食物多了不去關注這些。超市裡熟食鋪賣的一盒涼拌菜,就是野菜伴著豆乾花生能標價10塊錢,酒店一盤涼菜更是好幾十。追求素食、健康飲食的人士又開始重新追求野菜了。



文/GSN


亞洲食學論壇

我國古代農業發達,有植物學研究,因此,很多野菜都有名字的。

比如中藥典籍《本草綱目》,這一本書寫了很多植物,能不能吃,什麼味道,什麼作用,寫的很詳細。但是,不知道靠譜不靠譜。

但是,中國古代文盲率奇高,能讀完《本草綱目》這種大部頭的,更是鳳毛麟角。所以,植物學雖有卻不普遍!

做關鍵的是,饑荒年月,誰會專門辨認一下野菜能不能吃?通常是,看到有野菜就吃,死了也做過飽死鬼!

曾國藩圍困南京城,太平天國斷糧很長時間。這時的大教主大天王洪秀全只能在御花園吃草,在皇宮裡捉蟑螂吃。然後,被毒死了!


洪秀全一毒死,人人都知道野草不能隨便吃,突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歷史知事

災荒年代我還是個中學生,因為糧食不夠吃,需要利用課餘或週末時間去野外挖野菜來補充,因是學生認識的野菜很少。五十五年過去了,挖野菜的場景歷歷在目,還記得野榮的名子,如:

l、海英萊:一種長在鹽鹼地裡的野萊。將嫩頭摘下放到石頭上揉,揉下苦澀的沫子後加鹽、少許油包包子、包餅,多下的曬乾收藏下次用水泡後可涼拌、可包包子、包餅。現在市場有賣的,都是和肉一起包包子,飯店常常作涼拌菜上桌。

2、馬莧萊:一般長在田裡、田埂上、河道邊,挖回來用水洗淨用開火湯下,涼水沖洗後可涼拌做小菜、可包包子,多餘曬乾保存。現在家庭用馬莧榮和肉包包子是常有的,一此小吃鋪裡包子也大都有這個品種很受大眾吹歡迎。

3、蒲公英:野外到處都有,挖來後也是開水湯湯拌小菜吃。現在才知道蒲公英可以清熱解毒、可以泡水渴、可以炒雞蛋吃。

4、野莧菜:長在田埂邊、河道邊,摘回來直接炒吃、做湯、下麵條,比其它野菜好吃。現在市場上賣的紅莧榮是萊農種的,比普通菜價格要貴。

5、山馬菜:不同於馬莧萊,這是我們本地人叫的名字,一般長在山上,也都是包包子。

6、蕨菜:這種菜較多,吃法如上同,直很收歡迎,前階段在網上宣傳有致癌物質,知道的人現己不再吃。

以上説了記憶中的幾種,因剛剛學習答題,還不會製作圖片,故不能直接地用圖片形象展示,非常遺憾。

俱往矣,過去用來充飢的野菜,今天卻變成了餐桌上的新寵,今人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