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酸流行:卖米,凌晨三点半不回家——个人苦衷时代

辛酸流行:卖米,凌晨三点半不回家——个人苦衷时代

  • 关注秦朔朋友圈
  •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022篇原创首发文章
辛酸流行:卖米,凌晨三点半不回家——个人苦衷时代

五月的末尾,被打上了“辛酸烙印”。

“我们担点米到场上卖了,好弄点钱给你爹买药”,“我和母亲开始往谷箩里装米,装完后先称了一下,一担八十多斤,一担六十多斤”,“赶场的地方离我家大约有四里路,我和母亲挑着米,在窄窄的田间小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走了一个钟头才到”,“你这个价钱,就是开场的时候也难得卖出去,现在都散场了,谁买?做梦吧!”,“散场了,我和母亲晒了一天,一粒米也没卖出去”,“母亲也不问我扭伤没有,只顾心疼洒了的米”……这些平实的语言,让人感觉这样的生活真相也许在每个人身上都适用,总有一些事情,在某些时刻让人脆弱不堪,即使局中的一两个人未来会充满改变现状的力量,但已经造成的结果和浪费的时间,就像千斤重量压在人的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

文章结尾说“可我实在太累啦,头刚刚挨到枕头就睡着了,睡得又香又甜。”这最后一句,又仿佛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风景。

《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火柴的小女孩》“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这些流传下来的辛酸的故事,总在一些时间泛起来心灵的幽光,让人焦急害怕。

当然,现在跟十五年前相比,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农民成了城里人羡慕的对象,拆迁补偿等等措施使他们人生轨迹彻底变化,另一部人却还在精准扶贫的名单里。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幸运地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得更好,但好在总有人记得,有人想起,以一种辛酸流传的方式……那些感动人的东西,通常辛酸是种主要的配方。很多短视频成功的一个指标,就是看完让人有想哭的冲动。

辛酸流行:卖米,凌晨三点半不回家——个人苦衷时代

辛酸流行:卖米,凌晨三点半不回家——个人苦衷时代

同样在5月底,“凌晨三点不回家”也是热点。焦虑感,是现代情绪传播里感染能力最强的,如今它变异成了辛酸感。凌晨三点不回家,依然在加班,对于上班族来说,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但若是成为常态,那就变得沉重。

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而高效的时代,总是有新的事物产生,商业模式永远不会定型,一拨又一拨新概念吸纳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每个人都不认为自己是最后一个接棒的人。每个人都要不停地跑,不停地追赶,才能使得自己不至于过于恐慌。

一线城市,这近7300万人,这帮仅占全国5%的人口盛产文化和时尚,也生产焦虑和辛酸。其实,七成人住在三四五线城市,他们心境相对平和。

奋斗的路上,有人一步一个脚印,该放弃的放弃,该坚持的坚持;有人总想着有一天能够有一个机会砸中自己,90后想着一夜暴富。他们相信:成功的秘诀不仅仅在于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而是要让已经成功的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让即将成功的人和自己并肩作战,让不成功的人为自己服务。

所有人都在无奈的现状格局里,要突破需要太多的未知因素的加持。辛酸感的流行,正是在这个背景中产生的,人是需要彼此同情和怜悯的,只是说出来写出来,让彼此的心更近一些。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奋斗面前,没有运气和幸福,人生仍然是苍白的。每个人的幸福和辛酸都是有额度的,且从来不是平均分配的,有时候铺张浪费,有时候精打细算。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里说道,谁都无法脱离“守恒”的规律,我们自觉越来越成熟,不过是越来越不在乎,盔甲再厚也无用,伤疤硬实才能防身。

因为有些人,即便花光所有力气,他的资源、渠道和眼界都是受局限的。人最没有办法的是突破自己,因为他不知道途径和方法,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心智和性格。

凌晨三点,若是你依然内心从容,精力充沛,那么你愿意怎么过都行。你想完成额外的很多事情,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并且从不抱怨,那么你就享受这样的过程。如果只是因为焦虑和害怕,为了填补现实的许多缺憾和漏洞,那么千万别伤害自己的身体,得不偿失。

就像,三四五线城市不可能享受到处都有的便利店和巴氏低温杀菌奶(中国的冷链覆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等等,你享受了一线城市很多隐形的便利,你就必须付出很多隐形的代价,并且还要感谢自己的选择和奋斗。一个独立自主的自己是多么重要,一个祛除了辛酸感和寂寞感的自己,才无比强大。

辛酸流行:卖米,凌晨三点半不回家——个人苦衷时代

辛酸流行:卖米,凌晨三点半不回家——个人苦衷时代

这个时代,似乎每个人、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苦衷,可以透过新媒体第一时间发出来。有些还有幸成为了热度,成了社会关注点。笔者印象中,50、60后的朋友圈就充满了辛酸,大批父母在传播“生儿子能高兴两天,出生那天、结婚那天……;剩下天天不高兴”,以及帮孩子带孩子如何辛苦的共鸣文章,在各个群发送,乐此不疲。80后、90后几乎可以在每篇热点文章下面留言都能转到抱怨房贷太高,生活太艰辛上。

今日头条和腾讯又撕了起来,崔永元和冯小刚等又撕了起来,甚至连受捐者、捐款者和个人救助互联网捐赠平台都有说不清的爱恨情仇(小凤雅事件)。各种连锁反应一并将个人苦衷发扬光大,辛酸已经不再是社会底层或普通人的,已经蔓延开来,互撕已然成为这个社会的辛酸进化史的“一景”,旁观起来,人人皆悲哀。

辛酸像一个幽灵一样笼罩着社会群体的心理大陆,它的关键是需要被拯救。生活中,有些需要彼此体谅和宽容,有些需要制度和能量,有些需要实际行动来改善人们的内心生活质量和实际生活,而不是任由辛酸流行和泛滥。

辛酸流行:卖米,凌晨三点半不回家——个人苦衷时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辛酸流行:卖米,凌晨三点半不回家——个人苦衷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