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卖米》弄哭整个朋友圈 这几段你读懂了吗

这几天,整个朋友圈都在为一篇名为《卖米》的文章而落泪,文章作者笔名飞花,原名张培祥,一个来自湖南醴陵山区农村家庭的北大法学硕士。

出生1979年的张培祥,因白血病逝于2003年非典那年。一个将年龄永远定格在了24岁的年轻女孩,她的逝去让包括撒贝宁在内的很多人都感慨天妒英才。

北大才女《卖米》弄哭整个朋友圈 这几段你读懂了吗

《卖米》这些对话你读懂了吗

文章开篇,有这样一段对话,生病的父亲叫14岁的儿子下地给庄稼浇水。

弟弟有些不情愿地冲隔壁说:“爹,天气这么热,你自己昨天才中了暑,今天又叫我去,就不怕我也中暑!”

“人怕热,庄稼不怕?都不去放水,地都干了,禾苗都死了,一家人喝西北风去?”父亲一动气,咳嗽得越发厉害了。

简单两句对话,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土地是农民创造财富的唯一手段。文中的父亲为了生存,不得不带病下地干活,累到之后又不得不安排年幼儿子扛起本该大人肩负的责任。

文中母亲在与米贩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那人冷笑一声,说:“今天肯定卖不出一块一的行情,我出一块零八你不卖,等会散场的时候你一块零五都卖不出去!”

“卖不出去,我们再担回家!”那人的态度激恼了母亲。

“那你就等着担回家吧。”那人冷笑着,丢下这句话走了。

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优质大米,农民却没有定价权,只能听凭米贩在那挑来捡去,一副趾高气扬爱卖不卖的样子。

在我们对商贩咬牙切齿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定价权没有掌握在生产者也就是农民手里?

因为市场掌握在那些商贩手中,谁掌握了市场,谁就掌握了价格走势。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只能接受二道贩子给我们定出的价格,而那些农民也只能忍气吞声的接受商贩们给出的价格。否则,只能将辛苦种植出来的优质农产品烂在自己的手上。

我在旁边听着,心里算着:一块零八到一块一,每斤才差两分钱。

这里一共150斤米,总共也就三块钱的事情,路这么远,何必再挑回去呢?我的肩膀还在痛呢。

我轻轻对母亲说:“妈,一块零八就一块零八吧,反正也就三块钱的事。再说,还等着钱给爹买药呢。”

“那哪行?”母亲似乎有些生气了,“三块钱不是钱?再说了,也不光是几块钱的事,做生意也得讲点良心,咱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米,质量也好,哪能这么贱卖了?”

或许很多人无法理解3块钱,对贫困家庭意味着什么?2016年我国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纯收入每年3000元,换算成每天人均收入的话,大概每人每天8元,而3块钱已经近贫困家庭一个人一天收入的一半。

作者的《卖米》写于2003年之前,那时的物价相比现在要低上很多,这意味着那时的3块钱比如今更值钱,作为母亲怎能不尽力争取。

进入2017年,我国还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所以每天仍有很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为了生存,还在上演着作者文中描述的那些情节。

为了让贫困人口脱贫,国家做出了巨大努力,并提出2020年整体脱贫,一个都不能掉队。

2020年整体脱贫我们该做什么

“十三五”我国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018年即将过半,离目标的实现日期越来越近,如今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随着脱贫任务的不断深入,精准扶贫被提到桌面,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

提到精准扶贫就不得不提到电商扶贫。2017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明确表示,我国将重点推进电商扶贫,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电商成了扶贫的重要推手。

依靠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葆隆集团2017年倾力打造全民抢地主项目,抢地主项目依托实体农地,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旨在打造集土地认养、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物流配送、实体加盟、休闲旅游生态园、品牌创造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抢地主并不只盯着农产品,它还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整合包装特色农产品、旅游景点、风情民宿等要素,向市场开放,同时给农村带去客流、信息流、资金流,解决农民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增收的瓶颈问题。

通过认养土地机制,不仅帮助都市人认识农业、体验农园、休闲观光,更会化解长期困扰农户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生产健康有序发展。在会员与农民之间架起一座共享桥梁、让彼此获益。

目前抢地主已推出“五常大米、百色芒果”等多个品种的土地供您认养,说到五常大米,抢地主首期开放土地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共计25.3万亩。种植水稻类型分为绿色水稻、有机水稻和鸭稻三个品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