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薛城区共有17条河流,总长度145.2公里。如何保持河清水洁的良好生态环境?

近年来,薛城区坚定不移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区环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下,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美好画卷正在薛城大地铺展开来。

1

举措一:全面落实河长制

我区从2017年开始全面推行区镇村三级河长制,构建了河道治理监管网格,实现了对全区22条河道、17座水库监管全覆盖。

设立区级河长9名,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镇级河长15名,村级河长108名,分别由河流所经镇街、村居的镇街党委书记和村委书记担任,实行“一河一档、一库一策”的河库管理保护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全面建立起了区、镇(街)、村三级河长制常态化管护体系。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2

举措二:强化河流治理

我区持续开展城乡大水系建设,累计投资2.7亿元,整治城乡河道80余公里,治理水库、坑塘92座

,构建了河渠相连、沟塘相通的城乡水系。扎实开展“清河行动”,拆除河道违章建筑4万余平方米,取缔非法养殖厂137家,封堵排污口16处,全面完成省、市河长办挂号问题整治,大大改善了流域水环境。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大沙河水系)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小沙河水系)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龙潭公园)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锦阳河)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蟠龙河)

3

举措三:治理污染重在防治

薛城区投资5400万元,实施新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2.5万吨中水回用工程,配套管网15.6公里,

全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6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中水回用率达50%以上。投资360万元,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处,缓解了农村污水排放难的问题。同时,健全水环境安全预警防控体系,实现了对重点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厂、主要出境河流断面的实时在线监控,确保达标排放。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4

举措四:民生为上水为先

为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我区出台了《薛城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责任清单》,将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实施金河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划定保护区96万平方米,完成72个村、108个农村饮用水源地建设,保障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如今,全区17条主干水系、10条支流水系、39个村居的毛细水系实现了绿化全覆盖,河湖相通、水系健康、水城交融、人水和谐的水系生态景观初步形成。

据悉,我区计划到2020年,辖区重点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Ⅳ类以上,主要河库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全面形成“山清水秀、山中有城、城中有水”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

五城同创|河湖相通,水城交融,好一个生态大美薛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