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血腥的高考案,皇帝兩次複試91名舉人,20名考官被處以極刑

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北京的順天鄉試發生了同考官李振鄴等人賣關節舞弊案,在南京的江南鄉試也發生了一起重大的科場案。在同一年鄉試時,兩個參加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考場都出現了嚴重的科場案,這在中國科舉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順治皇帝對順天舞弊案的涉案人員進行了嚴厲懲處,那麼對幾乎同時期案發的江南鄉試案,順治皇帝會怎麼處理呢?

史上最血腥的高考案,皇帝兩次複試91名舉人,20名考官被處以極刑

有的。除一名考官病死在監獄中之外,這次鄉試的正副主考官17個負責具體閱卷的考官,一共20個人全部處以極刑,他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全部被流放,家產全部充公。這是中國科舉史上唯一一次所有考官集體被處死的案件。那麼這一起案件是怎麼發生的?涉嫌舞弊的考官為什麼會受到順治皇帝超乎尋常的嚴厲處罰呢?

按照正常的程序,考試結束之後就會公佈錄取名單,也就是放榜,上榜的考生自然是興高采烈,落榜的考生則失落傷心,這應該是人之常情。但是,這一次放榜之後大家明顯地感覺到有一些不正常,落第的考生不但情緒失落,而且從他們們的臉色上還可以看到不滿和憤怒的情緒。這是為什麼呢?

史上最血腥的高考案,皇帝兩次複試91名舉人,20名考官被處以極刑

原來,鄉試放榜之後,很多參加考試的秀才發現,有些不學無術的考生竟然考中了,而有些品學兼優的考生卻名落孫山,這讓他們感到非常的不公平。又聯想到之前就有這次江南鄉試考生和考官通關節舞弊的傳言,讓那些落榜的考生更是火冒三丈。他們就把把怒火發在這次考試的考官身上,甚至出現了追打考官的情況。

史上最血腥的高考案,皇帝兩次複試91名舉人,20名考官被處以極刑

有一個叫龔勳的的同考官,自己是進士出身,他這一次以舒城縣知縣的身份被抽調來江南貢院閱卷。龔勳是浙江人,又在安徽舒城工作,平時也沒有機會來南京,這一次既然來了南京,自然然想去看一看南京的美景,想去看一看秦淮河兩岸岸的風光。考試結束之後,他抽空出來走一走,邊走邊看秦淮河的美景,但沒走多遠,就被那些考生認了出來,他們圍攏過來,指著龔勳大罵,罵他們這些考官只知道收錢,有的考生還追著要打他。要不是龔勳跑得快,他可能早被這些憤怒的考生打得遍體鱗傷了。

考生們的不滿與憤怒,還遠遠不止去圍攻考官,有的落榜的考生還跑到南京著名的夫子廟裡面,跪倒在孔子像前面號啕大哭。他們向孔老夫子告狀,說這一次考試不公平、不公正,希望孔子能夠顯靈來嚴懲這些考官,來為他們這些讀書人出一口氣,不止考生們對這一次考試的結果極為不滿,社會論也加入到申討行列中來。他們圍繞這一次考試大做文章,以多種形式來攻這一次鄉試。鄉試一結東,有人在江南貢院外面貼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孔方主試副副錢伸”,方是指正主考官方猶,副錢伸是指副主考官錢開宗。下聯是“題義先分富與貧”,這一句是借用了這一次鄉試的考題,方猶和錢開宗在命題題的時候用論語中的一句話“貧而無諂”四個字出了一道考題,要求考生來寫八股文。這一副對聯的上聯和下聯連起來,意思是什麼呢?就是這一次主考的兩位考官都是要錢的主,他們在命題的時侯就已經告訴考生了,只要誰給的錢多就會錄取誰。

史上最血腥的高考案,皇帝兩次複試91名舉人,20名考官被處以極刑

除了這一副對聯,還有人根據這道考題寫了一首詞,詞牌叫《黃鶯兒》。這一首詞是怎麼寫的呢?“命意在題中,輕貧士,重富翁。《詩》雲、子曰全無用。切磋欠工,往來要通,其斯之謂方能中。告諸公,方人子貢,原是貨殖家風。”這首詞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這一次主考官命的題就向考生傳達了一個重要信息,如果沒有錢送給主考官,你水平再高也考不上。如果你送錢給主考官,那麼你文章寫的再差也沒關係,照樣能考中。“方人子貢”是什麼意思呢?子貢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他善於經商,很有錢。那麼這裡就是說方猶和錢開宗就像子貢一樣會賺錢,會撈錢,把科舉考試當作買賣在做,把考生當作賺錢的工具。那麼這首詞的意思就非常明顯,是諷刺方猶、錢開宗貪得無厭。

史上最血腥的高考案,皇帝兩次複試91名舉人,20名考官被處以極刑

對聯有了,詞有了,南京的社會與論覺得還不夠,他們又寫了一本小冊子,這一本小冊子是一個傳奇雜,叫《萬金記》這一個小冊子的題目就可以看得到,萬金就是萬兩黃金或者是鉅額財產,大把錢。《萬金記》的標題其實還有特別的寓意,你看“萬”字就是把“方”字上面去掉一點,“金”字是 “錢”字的偏旁,這本

這本《萬金記》一傳到北京,在北京也是洛陽紙貴,上面所描寫的內容也被京城的人所關注,有一個叫陰應節的工科給事中也注意到關於這次江南鄉試的傳聞。陰應節是順治三年(1646年)丙成科進士,他所擔任的給事中的主要職責是監督官員,甚至可以直接在皇帝面前彈劾官員。職責所在的陰應節立即找來了《黃鶯兒》《萬金記》來讀,讀完之後,他感覺事情比預想的要嚴重得多,於是在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他寫了份奏摺,向皇帝報告了這次江南鄉試的情況,為了能證明自己是以事實為依據,他還把《黃鶯兒》和《萬金記》附在奏摺之後,起呈交給順治皇帝。

史上最血腥的高考案,皇帝兩次複試91名舉人,20名考官被處以極刑

順治皇帝接到這一份奏摺之後,非常重視,馬上做出處罰。

第一,立即把方猶、錢開宗革職,然後把他們倆押到京城來。

第二,針對陰應節說的這次江南鄉試的問題,要求兩江總督郎廷立即進行全面調查。

隨後,順治皇帝先後兩次複試這次錄取的江南舉人,最後有91名考生保留舉人資格,他們是先後通過三次考試才得到舉人的資格,這在中國科舉史上的是史無前例的。不僅如此,除一名考官病死在監獄中,順治皇帝還下詔處死正副主考官和17名同考官,20名考官全部死於這次科場案,這在中國科舉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