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特色美食|椒麻雞、麻辣雞、白宰雞製法!附大廚技術祕笈

筠連-椒麻雞

筠連椒麻雞,是川南宜賓筠連縣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這道雞餚具有一股特有的麻辣鮮香風味,香味濃郁、色澤誘人。要做好筠連椒麻雞, 在選料、煮制、調味、浸泡、熗油等環節都有不少講究。尤其在筠連民間, 做椒麻雞有其獨特之處——先將煮好的雞塊在調好味的原湯裡浸泡,然後現制辣椒油現熗香成菜。麻辣辛香的味道不僅沒有掩蓋雞的鮮味,兩者反而融為一體,雞肉鮮香有嚼勁,讓人吃了欲罷不能。

筠連椒麻雞

川味特色美食|椒麻雞、麻辣雞、白宰雞製法!附大廚技術秘笈

川味特色美食|椒麻雞、麻辣雞、白宰雞製法!附大廚技術秘笈

製法:

1. 選雞——主料以重量為2300克左右的烏骨雞為最佳。將雞放血宰殺褪毛後,在肚腹上劃一個小口,小心翼翼地剜出雞肚裡的雜碎,接著把雞身治淨。

2. 煮雞——往鐵鍋裡舀入清水,待水開始冒泡時便將雞下到鍋裡煮,每隔兩三分鐘翻一次面。煮雞時不能讓鍋中的水沸騰(否則雞皮會煮破),讓雞在鍋中保持“汆”的狀態(水面微開、有點小泡)。大約30分鐘後,熄火。

3. 過涼——把雞在水鍋中泡一至兩分鐘,撈出來馬上浸在冷開水盆中(使雞皮更脆)。等雞涼透,撈出來切成塊(或片)。雞湯晾涼,備用。

4. 調湯——往盆裡舀入煮雞的冷湯,加適量鹽、雞精(或者味精)、一小勺醋、一小勺白糖、花椒粉,將其拌勻。然後將雞塊放進湯汁中,浸泡約10分鐘。

5. 煉油——往鍋裡倒入本地菜籽油燒至七成熱,關火待油溫稍降,起鍋倒在盛有辣椒粉和芝麻的盆中激香,便現製成辣椒油。

6. 成菜——把現熗香的辣椒油澆在盆中雞塊上,稍放一會兒,裝盤即成。

尤值一提的是,把雞塊放入湯汁中浸泡時, 之所以要用冷湯,是因為熱湯會影響雞肉的質感, 進而影響到成菜雞肉的口感。而之所以最後要現制辣椒油現澆淋在雞塊上,一是可以用熱油的溫度激香湯汁裡的調料,二是可以使得湯汁吸收熱燙辣椒油的香味,使得成菜更加辣麻鮮香。

趙友弟/文 田道華 巴樵/圖

菜品提供:四川宜賓市筠連縣宴賓樓

川式-麻辣土雞

在傳統涼菜的製作中,調製麻辣味是以醬油來定味提鮮,加放精鹽輔助醬油定味。白糖和味提鮮,以食用時回口微帶甜味為好。在鹹中有鮮、鹹鮮有味的基礎上,重用紅油和花椒末,使其麻辣味更加突出。在調製麻辣味時需注意,若麻辣味過輕則風味全無,若底味缺少鹹鮮,則麻辣也無味,一定要突出味濃味厚的特色。

當下川式涼菜流行的麻辣味,一般還會加蒜末、薑末以增香,甚至還會加蠔油以提鮮,而在花椒的運用方面,除了加花椒麵,可能還會用到藤椒油,而辣味除了來自紅油,油辣子也是不可少的。

川式麻辣土雞

川味特色美食|椒麻雞、麻辣雞、白宰雞製法!附大廚技術秘笈

原料

滷土雞300克、大蔥節30克、油酥花生米20克、蔥花5克

調味料:蒜末8克、薑末3克、味精1克、雞精1克、白糖粉1克、蠔油2克 、一品鮮醬油3毫升、 大王醬油3毫升、香醋2毫升、花椒粉2克、紅油30毫升、藤椒油20毫升、油辣子10克、熟芝麻少許

製法

1.往拌菜盆裡先放蒜末、薑末、味精、雞精、白糖粉和蠔油,拌勻了再加一品鮮醬油、大王醬油、香醋、油辣子和花椒粉,最後加藤椒油、紅油並撒入熟芝麻,攪勻即成麻辣味汁(見圖1~3)。

2.把滷土雞斬成條,放在盛有麻辣味汁的拌菜盆裡,加些小蔥節和油酥花生米一起拌勻,裝盤後再撒少許蔥花做點綴,即成(見圖4、5)。

說明

1.調料中的油辣子,是選二荊條幹辣椒和幹小米椒各半,入鍋炒香後,晾涼了打成粉末,裝盆後澆入五成熱的菜油,炸香便得到。

2.調味汁時加入糖和醋,主要是起中和口味的作用,因此用量不可多。

3.過去我們製作麻辣拌雞,多是把土雞煮熟了斬件後再拌,可是這裡卻把雞先滷熟以後拌制,由此讓麻辣雞又“複合”了些許的五香味。

製作:吳勇明

樂山-白宰雞

樂山的白宰雞與川西地區的涼拌雞做法還不一樣,樂山的做法是把煮雞剩下的雞湯下鍋,加炒香的豆瓣、豆豉、香料等熬製成涼拌雞的汁水,裝盆再與宰好的雞塊拌勻成麻辣味,而川西地區的涼拌雞做法卻是直接加鹽、醬油、白糖、味精、花椒麵、紅油等拌成麻辣味,不需要添加煮雞時鍋裡的湯。從形態上看,樂山白宰雞的味料汁水很豐富,幾乎半淹著雞塊;而川西地區的涼拌雞卻相對乾爽,味料基本上都粘附在雞塊上了。

白宰雞

川味特色美食|椒麻雞、麻辣雞、白宰雞製法!附大廚技術秘笈

川味特色美食|椒麻雞、麻辣雞、白宰雞製法!附大廚技術秘笈

煮雞:把土仔公雞宰殺治淨後,放冷水鍋裡,加入姜塊、蔥節和料酒,待中火煮至雞肉剛熟時,離火待湯汁晾涼撈出來。

熬汁:往淨鍋放菜油燒熱,先下郫縣豆瓣、豆豉和香料炒出色,待摻入煮雞剩下的原湯,小火熬至味濃出香時,起鍋倒盆裡晾涼,打去料渣便得到拌雞時需要用到的紅湯味汁。

拌制:把煮好的土雞斬成塊納盆後,加入蔥節,舀入熬好的紅湯味汁,調入鹽、味精、雞精、白糖、花椒麵、花椒油、紅油、香油等拌成麻辣味,最後撒入酥花生仁和熟芝麻便好。

技術關鍵

1.做白宰雞宜選用農家自養的仔公雞,因為其肉不僅細嫩鮮香,而且吃到嘴裡還感覺有韌性。

2.煮雞肉時,雞一定要冷水下鍋,並且是先中火把水燒沸,然後轉小火保持微沸,不可讓鍋裡的水劇烈沸騰,因為那樣會使雞皮破裂,從而影響到成菜的視覺效果。

3.在把雞肉煮至斷生時(可用牙籤去扎雞腿肉厚處,見已經無血水冒出便好),不可馬上就撈出來,而是要離火浸泡至湯汁冷卻,這麼做也是為讓雞肉內部保持充足的水分和鮮香。

4.把雞肉撈出後,還需用溼紗布去蓋住,此舉可避免雞肉因內部水分過快流失而導致雞皮發硬。

5.在熬拌雞用的紅湯味汁之前,可準備雞湯15升以及郫縣豆瓣200克、豆豉50克、八角50克、桂皮10克、山柰10克、白胡椒3克、砂仁5克、乾薑20克、甘草10克。正式炒料時,先小火在鍋裡把豆瓣、豆豉和香料炒香,摻入雞湯後改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熬至鍋裡的湯汁大約只剩下10升時,離火稍晾,然後用紗布過濾出來便得到。

6.在拌制樂山白宰雞時,白糖加得比較重,若是不習慣這種口味,可酌情減少白糖的用量。紅湯味汁的用量一般為雞肉量的1/2。另外,增香料除了酥花生仁和熟芝麻以外,還可加酥核桃碎、酥腰果碎、酥杏仁碎等。

眼哥 / 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