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吃鱼忘了女儿,公主赌气自杀,国王想一损招,上万人争相殉葬

殉葬是古代一项残忍而野蛮的制度。历来殉葬多用活人,让人非正常死亡后葬于主人墓中。史料中关于人殉的记载数不胜数。

国王吃鱼忘了女儿,公主赌气自杀,国王想一损招,上万人争相殉葬

春秋秦武公首开活人殉葬之风,他死后葬于平阳,“从者66人”;秦武公的后人延续了这一制度,秦穆公死时“从死者177人”。秦始皇死后,人殉场面颇为壮观,“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后宫中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全都随秦始皇去了。人殉制度在后期多有延续。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共陪葬40个嫔妃;明成祖朱棣殉葬宫妃达30人之多。直到明英宗时,将人殉制度废除,但在清朝我们仍能看到有关人殉的零星记载。我们就不一一列举。

国王吃鱼忘了女儿,公主赌气自杀,国王想一损招,上万人争相殉葬

纵观历史上的人殉案例,殉葬者要么出于自愿,要么被强迫,死后继续服务于君主。但由于是非正常死亡,想来也是被迫者居多。其实,在自愿和强迫之间,还有一种形式“引诱”。这怎么讲呢?

故事发生在吴王阖闾身上。阖闾是春秋末期吴国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无论是率兵伐楚,还是杀僚夺位,抑或强兵兴国,乃至威震东南,都凸显了一个政治家的风采。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在子女教育上犯了严重的错误。

国王吃鱼忘了女儿,公主赌气自杀,国王想一损招,上万人争相殉葬

阖闾共有五个子女,其中两个女儿。大女儿叔姬寺吁出嫁蔡国,小女儿滕玉待字闺中,年方十四五岁,还未出嫁。由于是小女,阖闾最为疼爱滕玉,视为掌上明珠,溺爱的无以复加。滕玉,人如其名,比玉还要纯洁,性格倔的很。

有一次,因为商量伐楚的事,阖闾和夫人以及滕玉坐在一起吃蒸鱼。阖闾吃完一半,将剩下的一半给了滕玉。滕玉脸色难看,感觉受到了羞辱,大怒道“王食鱼辱我”。当时,阖闾也没在意,小孩子嘛,生气是常有的事。熟料滕玉回到卧室后,就拔剑自杀了。

国王吃鱼忘了女儿,公主赌气自杀,国王想一损招,上万人争相殉葬

滕玉已死,阖闾痛苦万分,悔不当初。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为女儿修建了一座大墓,并陪葬了很多东西。传说中,众工匠“凿池积土,所凿之处,遂成太湖,今女坟湖是也”。太湖因滕玉公主墓而成,看来也是夸张至极。不过,也由此可见,滕玉公主墓的规格一定不低。

但这似乎不足以让阖闾感到心情平复。在位女儿送葬的那一天,他命人在大街上赶着翩翩起舞的白鹤,数百人跳起了“白鹤舞”。引得众人纷纷观看,老百姓加入送葬队伍,越来越多,一度达到万人。

国王吃鱼忘了女儿,公主赌气自杀,国王想一损招,上万人争相殉葬

这支队伍浩浩荡荡,一路达到公主的墓地,并来到了墓穴跟前。这些围观群众还在想着接下来的精彩表演,不承想很多人被挤到墓室里,随后大石门从上面刷地落下,上万人在里面哀嚎不已……

这显然是吴王阖闾为公主滕玉精心设计的一个局,目的就是拉人陪葬。只不过这次的受害者是爱看热闹的围观群众。这引起了国人的不满,阖闾民心渐失,就连“湛庐之剑恶阖闾之无道也乃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