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心理学现象,你生活中遇到过几个?

一、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五大心理学现象,你生活中遇到过几个?

在平日教学差生时,也要像弗里得曼一样善于引导,善于“搭梯子”,使之逐渐转化;应贯彻“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确、间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五大心理学现象,你生活中遇到过几个?

五大心理学现象,你生活中遇到过几个?

人际关系类题之与领导的人际关系

在当前的面试考试中,人际关系越来越受到很多考官的“喜爱”,也成为了考察考生的一个重要的题型。在工作中,人与人的相处一直都既是学问,又是艺术。从最平常的工作相处,到纷繁复杂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题目可谓是经历了一个不算长的历史。从简单到困难,或许所有的题目都是如此,但是,所谓“不忘初心,方能始终”。最复杂的人的心理,最终还是要回归最简单的题目。在面试的大浪大潮中,有些考生已经开始陷入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怪圈,他们往往在作答的时候,在他们的经过了十几年义务教育的小脑袋瓜里经过一个艰难的思想斗争。第一,按常理答题会不会不是考官要听的,怎么可能会出这么简单的问题呢。第二,考官是不是故意这样设计的,其实就应该按照平常的作答方式来处理呢?试问:那么紧张的状态,孩子们怎么还有时间和自己较劲儿呢。

一方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下结论或者处理一个问题之前想清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就一定会有考生们心中的考官设计的“陷阱”吗?诚然,我们都知道人际关系题目中的和领导相处的原则之一就是服从。我们告诉学生,面对领导的错误的批评都尚且要以阳光的心态来面对,那么,题目当中这突如其来的“馅儿饼”是不是更应该整理好心情欣然接受呢?这看起来很像是考生们不能抵挡考题中的“糖衣炮弹”,也像是一条路走到黑,就知道服从,不知道分情况。

另一方面,通过考题考察应聘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虽然我们必须允许考场作答和实际岗位实践存在误差,但是答题的效果还是能够测查出考生的情况。我们把这个简单的题目带回我们的生活中来检验。真正在岗位上的人会怎么做,你会承认了领导的表扬?那个给你做“嫁衣裳”的家伙应该会每天盯着你看吧。如果服从是和领导相处的原则,那么我们在讲和同事之间的相处原则的时候,同样也要做到有责任意识和先人后己的风范。所以,和领导说明事实并向其学习就可以成为这道题目的一个方向。正所谓“无功不受禄”,这个道理还是可以讲得通的。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人际的能力不只是人际,更是人品,是对考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折射。

面试题目的设置可以千变万化,和领导相处也并不只有服从。考生往往会对于领导有着敬而远之的答题倾向,更有着“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错误认识。其实领导真的没想那么多。他也许只是表扬错了,或者他的“不按常理”恰恰考验的是你的诚实!

公文写作材料是公文写作作答的重要依据,所以把握好公文写作材料就是把握好公文写作答题。那么,如何才能既快速又全面的把握好公文写作材料呢?掌握一定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考生事半功倍。

一、阅读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是提醒我们在作答时的一些规则和禁忌事项,虽说很多考生都不会犯这种错误,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各位还是仔细的阅读这部分的内容,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其实这部分的内容根本就不会占用大家的时间,大家可以在试卷发下来时,开考前的时间进行阅读。

二、快速浏览给定材料

快速浏览给定材料是不需要逐字逐句的去研读材料的,第一次阅读材料时,主要是去阅读材料中每段的中心句、首尾句以及关键词,明白每则材料的大意,进而把握好材料的主题方向。这遍阅读材料需要快,但也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最好将时间把握在10分钟以内。

三、带着问题去阅读

这一步是关键了,需要仔细研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将问题分解把握,然后带着问题去研读材料。这一遍的任务就比较重了,一是要简要的总结每段材料的大意;二是要标记跟问题有关的材料,以便接下来的做题;三是要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哪些材料是现象或问题,哪些材料是原因,哪些材料是对策,需要用不同的记号进行区分。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耽误时间,其实这是在为后面答题节省时间,也能使作答更全面。这个阅读的时间可以是40—50分钟。

四、重点阅读

重点阅读是指在作答的时候,有不明白的地方返回材料仔细研读,这个就不需要将材料全面的阅读了,只需哪里不明白或不了解再重点阅读,重点阅读也是带着问题阅读,不过这次阅读要更具深度一点,要把握材料的实质,挖掘深层次含义。这里就根据作答的需要自行安排时间。

为了更好、更透彻的了解材料,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多阅读材料,既能提高阅读的速度,也能提高把握材料内容的能力。

在逻辑中,有一种题型叫做“前提型”或者“假设类”。它的问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上面的逻辑前提是哪个?” “再加上什么条件能够得出结论” “上文的说法基于以下哪一个假设?”“上述结论中隐含着下列哪项假设?”“上述议论中假设了下列哪项前提?”。对这一类题目很多同学摸不着头脑,大部分是凭着感觉做,导致正确率不高。

一般来说,常见的思路是搭桥。即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出现跳跃,只需将前提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但是有很多题,假设的比较隐形,所以每逢这时就很难入手。所以必须首先明确假设的含义。

假设是指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即有了这个条件,推理不一定成立,但是没有这个条件,推理一定是不成立的。所以这也为我们做题提供了一个解题方法,即我们可以加入否定来判断。根据假设的定义,若某条件是推理成立所做的假设,那么没有这个条件,推理必不成立。如果某备选项加入否定以后,对段落推理不起作任何作用,推理仍然可以成立,那么该备选项必然不是一个假设。例如:

据最近的统计,在需要同等学历的十个不同职业中,教师的平均工资五年前排列第九,而目前上升到第六;另外,目前教师的平均工资是其它上述职业的平均工资的 86%,而五年前只是55%。因此,教师工资相对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教师的相对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I.近五年来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稳定。

II.和其他职业一样,教师中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别是很悬殊的。

III.学历是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IV.工资是实际收入的主要部分。

A.仅I、III B.仅II、IV C.仅III D.仅IV

【答案】D。解析:题目的论证是工资低有了较大改善,推出生活水平提高。要想让这个论证成立,可以从选项的反面出发。I,假设通货膨胀率不保持稳定,工资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也并不相关。II,假设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不悬殊,工资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也并不相关。III,假设学历不是依据,和结论也没有关系。 IV,假设工资不是实际收入的主要部分,那么即使工资高,生活水平也不能提高,所以工资是实际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必须假设的。

所以,利用这种否定选项,然后将其带入题干关系进行验证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假设类的题目,同学们可以多加练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