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別再學抖音坑娃了好嗎?

抖音在家長圈裡火了。

一位讀者媽媽和我分享說,自從裝了抖音,她已經跟風買了自制飯糰神器、大容量媽咪包、12月齡記錄相框……上抖音天天都是雙十一。

還有一位90後朋友分享道,看抖音讓她有了結婚生娃的慾望,抖音上有很多讓她看了想偷走的可愛孩子。

然而,除了分享育兒產品和曬孩子的顏值外,抖音上的各類“玩孩子”的視頻也引起了家長的跟風模仿,並且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近日,一則新聞引發熱議,讓社會上出現了“請抖音放過孩子們”的呼聲。

武漢兩歲女童菲菲的爸爸在看抖音視頻時發現了一個與孩子互動的翻跟頭視頻,十分炫酷——

家長們,別再學抖音坑娃了好嗎?

抱著和孩子互動的心態,他拉上菲菲做了一個模仿。不料失手將孩子摔在地上,頭部朝地、造成嚴重創傷。醫生介紹說,菲菲因脊髓嚴重受損,上半身已經無法行動了!未來恢復情況無法預知。

家長們,別再學抖音坑娃了好嗎?

以往,電視上的畫面一旦涉及危險內容,就會出現“此表演經過專業訓練,危險請勿模仿”的溫馨提示,但在抖音等短視頻網站上,分享視頻的大部分是素人,也沒有溫馨提醒,很容易讓家長們產生跟風模仿的慾望,對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因此,玩抖音的家長們注意了,圍觀有風險,模仿需謹慎,含有以下關鍵詞的動作,只看不玩是對孩子負責任的表現。

01

翻轉

翻轉速度快,無法預知落點的屬性隱藏著非常大的風險,但由於翻轉看上去特別炫酷,成為不少父母炫技的一種慣用手段,除了上面這位家長模仿的站立旋轉,抖音上還有不少類似的動作。

家長們,別再學抖音坑娃了好嗎?

一切和翻轉相關的都是高危動作,家長們一定不要模仿!

02

旋轉

原地旋轉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且容易引發暈眩、撞到其他物品上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家長們,別再學抖音坑娃了好嗎?

03

衝擊

有醫學研究表明: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的兒童,各組織器官較為脆弱,功能亦不完善,一些看上去薄弱的衝擊力都有可能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家長們,別再學抖音坑娃了好嗎?

因此,任何形式的衝擊力都不要面對孩子發出。

04

捉弄

捉弄孩子製造笑料,不僅有可能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創傷,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孩子的心理。

家長們,別再學抖音坑娃了好嗎?

比如,把透明膠貼在門上,有沒有想過透明膠帶來的力量會致其跌倒、撞到傢俱之上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有沒有想過孩子看到大人們的嘲笑時心理的感受?這種惡趣味的捉弄真的好笑嗎?

除了以上關鍵詞,一切可能存在危險的動作都希望家長們不要帶著自己的孩子們去嘗試,一不小心坑了娃可能會對其終身產生巨大的影響。與此同時,不少玩抖音的家長表示:抖音有毒,常常一看就停不下來,一個接一個能看一晚上。這樣巨大的網癮讓大人們都把持不住,何況孩子?目前,各大短視頻網站上可以看到很多孩子自己錄製的視頻。

有小學生教化妝、模仿大人抽菸的視頻,有中學生早戀的視頻,還有前陣子國家命令責令關停的“未成年媽媽”視頻專區。這些視頻的瘋傳會對瀏覽的孩子們產生負面影響:玩手機上癮、三觀跑偏、不合時宜地模仿和跟風。

家長們,別再學抖音坑娃了好嗎?

因此,在短視頻流行的當下,家長們不要盲目跟風模仿的同時,還要花心思把控孩子的上網時間、對孩子瀏覽的內容進行把控,防止孩子“學壞”。

互聯網時代,別讓網絡坑了娃,更別讓自己成為實力坑娃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