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再为日本天皇当炮灰,抗战这些日本兵被中国军队打得彻底崩溃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从上到下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有外国观察家在考察了中国的抗日战场后得出结论: “日本士兵的子弹总有一天会朝向其国内射击,这就是日本军事的总崩溃。”

侵华日军士兵大多是被征召入伍,有一个被八路军俘虏的日本兵说:“在永远忘记不了刚去年八月二十三日晚上十一点多钟……有人在敲门。看看是谁,原来是拿着我们最厌恶最可怕的‘召集令’的人。看到‘召集令’那时的心情,真是笔墨所难形容。这不但是我个人如此,凡是接到这种令状的人大都有同样的感觉。”

不愿再为日本天皇当炮灰,抗战这些日本兵被中国军队打得彻底崩溃

不愿再为日本天皇当炮灰,抗战这些日本兵被中国军队打得彻底崩溃

(侵华日军凶残兽性,其实不少人精神状态近乎崩溃)

一位显然受过不少教育的日本士兵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诗句:“领上挂着青襟章,一看便觉令人厌,尊称辎重特务兵,原是马夫供驱遣。夜问当值看马厩。守侯一夜到明天,被迫拼命干苦工,害得头痛骨头酸。但愿生翼变成鸟,或者腾云飞上天,越过重洋返故国,家有娇妻望夫还。”“由战争而产生之悲剧:远离数千里,互相怀念,是无法相见之哀痛啊!”“虽然自己没有再生还的意思,但一想到留在后面的父母、妻子身上时,禁不住一阵凄寂涌上胸来。”

不愿再为日本天皇当炮灰,抗战这些日本兵被中国军队打得彻底崩溃

(被我军活捉的日军飞行员)

战局日益恶化,不断有侵华日军承受不住压力寻了短见。当时《新华日报》不断报道这样的新闻,更是给日军的士气以致命打击。在山西,“昔阳敌三名自杀,并在墙上写‘无生路’等字样。”“汾城敌因屡次受打击,损失奇重,厌战绪愈益高涨,近有寇兵卅人相率投汾河自杀。”“忻县敌兵自杀者二名,并遗书云:我不愿替天皇军阀当炮灰,因不能回国而自杀’等语。”河南“新乡机场曾停有敌机五十余架,该处敌空军人员,鉴于侵略战争结束无期,不能归国……上月三十日,敌机一架,满载炸弹起飞,及至空中,猛然俯冲下坠,炸弹爆发,声如巨雷。事后调查,该处停留之敌机大半炸毁,飞行员及卫兵死伤共十余人,而该机驾驶员德十三郎亦与机同归于尽。”

不愿再为日本天皇当炮灰,抗战这些日本兵被中国军队打得彻底崩溃

(日本反战同盟成员在前线向日军士兵喊话劝降)

根据报道,在华南,迄1938年12月底止:“敌军内部纠纷与反战事件,共计廿七次。”“广州附近敌军官兵鉴于敌酋抽调部队南进,战无已时……自上月( 1941年8月) 一日起仅一周内,自杀者达百余人。”如“沙头角深圳附近敌宪兵松田,因思家心切,返国无期,十五日午后,逃匿林中,用手榴弹自杀。事后,我游击队在松田身上搜出遗书一封,大意谓:……近接家书,谓家中已沦破产,妻苦万状,但又无法回。似此返国无期,生不如死。”

不愿再为日本天皇当炮灰,抗战这些日本兵被中国军队打得彻底崩溃

不愿再为日本天皇当炮灰,抗战这些日本兵被中国军队打得彻底崩溃

(1954年的日本经典影片《二十四只眼睛》,讲述了侵华战争给普通日本人带来的不幸)

侵华日军的厌战自杀事件中,出于同样而原因,中下级军官也不乏其例。《新华日报》报道,山西“夏县敌军官山里恺直因厌战投河自杀。”“敌少尉分队长峻田林一,因此次在中条山一战之后,恍然大彻大悟, (四月)二日在樱山城东墙壁上大书反战标语,随即切腹自杀。”“(十二月)十日,佛山下苍敌营,有敌军少尉军官七员,突以炸药自焚,当场炸毙五人,余者重伤,亦以利刃自杀陨命,事后,敌宪兵在场搜得文件,语多反战。”“(广东)三水敌军官山宪少尉,以所部遭我奇袭,伤亡甚重,发生厌战观念,(10月)14日在西南侯王庙操刀自杀。”“警备队长若松,前次奉命进犯东江,惨败归来,精神萎糜,近因奉命出发,亦饮弹自杀。”“(驻包头)寇军少尉三木毅次郎,日前午餐,酒醉后大骂寇国军阀,出卖他们的性命。旋即至厨房举起菜刀剖腹自杀。”

不愿再为日本天皇当炮灰,抗战这些日本兵被中国军队打得彻底崩溃

(被策反的侵华日军宣誓加入新四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