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中悲情一幕:200餘名俄國少女命喪奉天城頭

1904年的日俄戰爭,是俄、日兩大帝國主義為爭奪東北地區的利益而爆發的一場大戰,白山黑水淪為修羅戰場,俄日兩國上百萬士兵展開廝殺,一時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已經進入20世紀了,馬克沁機槍等重武器裝備在戰場上已經廣泛運用,但俄軍拼得卻還是19世紀“排隊槍斃”式的人海戰術。經過了之前數月的大戰,俄軍已感到兵員不足,俄陸軍部長庫羅帕特金抓耳撓腮,十分上火。這時,一名長期廝混在風月場所的參謀獻上一計:是否可以考慮徵召女兵入伍?

日俄戰爭中悲情一幕:200餘名俄國少女命喪奉天城頭

(戰鬥民族的女兵)

俄國一直被稱為“戰鬥民族”,這個名號可不是吹得,俄羅斯美女穿上軍服,套上皮靴,一樣可以騎大馬,拼刺刀。早在19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中,俄國名將庫圖佐夫的軍隊裡,就女扮男裝的女騎兵。而驍勇善戰的哥薩克騎兵中,也活躍著不少女哥薩克。徵召女兵入伍,充實前線,有何不可呢?況且此時的俄國早已處於女多男少的狀態,為了俄羅斯的榮譽,少女們也該脫去布吉拉,走上戰場了。

日俄戰爭中悲情一幕:200餘名俄國少女命喪奉天城頭

(日俄戰爭時的俄軍裝備)

於是,陸軍部長一封電報傳給沙皇,尼古拉二世居然沒怎麼遲疑,欣然應允了。於是,在1905年2月,俄國陸軍部開始了第一批女兵的徵召工作。位於彼得堡的徵兵站一開門,就被應徵的女青年擠爆:有女大學生,有家庭主婦,受貴族少女,居然還有一部份是妓女。從軍的理由也五花八門:有的要擺脫家庭的束縛,有的想去見見世面,有的覺得穿上軍服就可以不再受男孩子的欺負,還有的(當然是妓女)是為了擺脫老鴇的盤剝。

日俄戰爭中悲情一幕:200餘名俄國少女命喪奉天城頭

(日俄戰爭中俄軍與日軍激戰)

第一批女兵最終招收了200餘人,當時還沒有女性專用的軍服,每個入伍的女兵跟男兵一樣,都是一套墨綠色的軍服,一條馬褲、一塊裹腳布和一雙長筒皮靴,外加彈藥盒和皮帶,標準的俄軍士兵的裝束。

日俄戰爭中悲情一幕:200餘名俄國少女命喪奉天城頭

(日俄戰爭女兵前往遠東戰場)

1905年3月,她們在接受了東正教牧師的祝福後,坐上蒸汽輪船,告別家人,前往遠東戰場。經過2個月左右的航行,她們終於來到了東北戰場。此時,戰爭已接近尾聲,俄軍節節敗退,但女兵們的到來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騷動。據後來一名女兵的日記中記載:“蓬頭垢面的男兵們見到我們走下輪船,像見到什麼稀罕之物,一陣狂歡似的的想我們湧過來。我們的長官——葉琳娜少校不得不拔出手槍朝天放了兩槍,他們才稍微讓出一條道來。一個男兵指著我們腳上新發的皮靴,羨慕的說:‘你們看,她們畢竟是城裡的姑娘,腳上的靴子擦得多亮。”

日俄戰爭中悲情一幕:200餘名俄國少女命喪奉天城頭

(戰鬥民族的女兵)

此時,奉天保衛戰已經打響,俄軍主力龜縮在奉天城內,遭到日軍多個精銳使團的猛攻。奉天俄軍司令決定把這支剛組建的女兵派到前線去。女兵們雖然是初上戰場,但還算英勇。面對日軍的衝鋒,軍官葉琳娜少校拔出手手槍,高喊一聲:“姑娘們,為了俄羅斯祖國,為了沙皇陛下,衝啊!”女兵們端著槍嗷嗷地衝出了戰壕,與日軍展開血戰。

日俄戰爭中悲情一幕:200餘名俄國少女命喪奉天城頭

(葉琳娜少校)

戰鬥民族的女兵個個人高馬大,穿上皮靴就更顯威武,矮小的日本兵在俄國女兵面前未必佔到多少便宜,幾個衝上來的日本兵立馬被壓下去。但是,日軍的機槍開始瘋狂掃射,衝在前排的幾名女兵的胸膛瞬間被打爆,應聲倒地。葉琳娜少校見形勢不妙,慌忙命令剩下的女兵後撤。

日俄戰爭中悲情一幕:200餘名俄國少女命喪奉天城頭

(葉琳娜少校腿部中彈還原圖)

在撤退的過程中,葉琳娜少校的被日軍流彈擊中腿部,血流如注,癱倒在地。由於炮火過於密集,幾名女兵相上去搭救,終未能如願。幾名瘋狂的日本兵衝上來,俘虜了葉琳娜,他們看到她肩上的軍銜,是個少校,欣喜萬分,便拖著她回去邀功。

日軍指揮官見到俘虜是一名女軍官,十分驚訝,便勸其投降。葉琳娜少校誓死不從,她說“自己從軍衛國,效忠沙皇陛下,決不會向日本猴子投降!”日軍惱羞成怒,將她綁在木樁上,用刺刀刺穿她的心臟,將其殘忍殺害。

經過奉天保衛戰,沙俄政府意識到戰爭大勢已去,再讓這些女兵留在軍隊裡,基本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於是發了一道電報給前線指揮官,要求他們自行決定這些女兵的去留。餘下的女兵,有的繼續在軍中服役,不過主要是擔任通信、醫務等非戰鬥任務;有的則就地退伍,嫁人或從事其他工作。

而戰死的女兵及葉琳娜少校,都被沙皇追授聖喬治十字勳章,以表彰她們的英勇事蹟。

日俄戰爭中悲情一幕:200餘名俄國少女命喪奉天城頭

(朴茨茅斯和約)

1905年9月5日,日俄在美國朴茨茅斯簽訂《朴茨茅斯和約》,持續近一年多的日俄戰爭已俄國戰敗而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