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青年时代的王铎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怀,在他的《拟山园选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惊世骇俗的审美观。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于他超迈雄奇的行草书。他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马宗霍称“明人草,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拟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而在近现代书法发展历史上来看,1910年以后,中国仅仅出现了三位对草书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书法家,一个是于右任,他规范了草书的字型;一个是林散之,他刷新了草书的面貌;一个便是毛泽东,他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极大的个人天赋,突出的书法艺术实践成就,重兴了草书艺术,承继了重绝之学。这就是毛泽东书法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这其中林散之的成就是最大的,林散之称王铎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并不为过。有人以他的线条与明代另两位草书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则他的遒劲既有异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别于祝枝山的生辣,至于文征明、董其昌则更不在话下。此外,他在结构处理上的构成意识也是前所未有的。空间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具有强有力的理性处置效果——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锤炼出如此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实在是出人意外同时又使人对他的能力敬佩不已。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如果说从张芝、张旭、怀素、黄山谷直到徐渭,草书的发展是以用笔的丰富顿挫为准矩,而在结构处理上则一放再放,抒泄无遗的话,那么王铎则成功地阻遏住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洪流,他用冷静的理性把这匹脱缰的野马笼住,纵横取势,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他在笔墨上的创新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他的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于不经意的飞腾跳掷中表现出特殊个性,时而以浓、淡甚至宿墨,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不能不说他这有意无意之中的创举是对书法形式夸张对比的一大功绩。在他以前,还没有人能象他那样主动地追求“涨墨”效果。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王铎的书法对中国书法后来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也波及到海外书坛,特别给东瀛书法影响颇深。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王铎亦擅画,山水宗荆(浩)、关(仝),丘壑伟俊,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尝与人云“画寂寂无余清,如倪云林一派,虽有淡致,不免枯乾赢,病夫奄奄气息,即谓之轻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又云“以境界奇创,然后生以气晕,乃为胜,可奈造化。”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对于王铎的书法,林散之是这么认为的---

1、王铎用干笔蘸重墨写,一笔写十一个字,别人这样就没有办法写了,所谓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2、王觉斯东倒西歪,但你学不像。他有气势,上下勾连。

3、王觉斯、赵子昂、米南宫,叛我者生,学我者死,个成面目。

4、王觉斯也习过李北海书,但有晋之气息,所以成功。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5、王觉斯一代大家,才气横溢,其草书转弯处如折钗股,留白尤妙不可言。运笔圆中有方,顿挫见丝,就是飞白。

6、明末人才荟萃。徐天池、祝枝山、倪元路、黄道周、傅山、王觉斯各有千秋。

7、祝枝山是才高,在功力上我可以与之颉颃(林散之有吹牛之嫌)。对王觉斯低头!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8、觉斯书法出于大王而问津北海,非思翁、枝山辈所能抗手。

9、宾虹师以淡墨写王铎体,蘸点水题画,风神潇洒,意气轩昂。

10、觉斯书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怀素后第一人,非思翁、枝山辈所能抗手。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草书线条的最高境界就是“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虫蛀纹”等。这些形象化比喻的笔法,是书法家耳熟能详的,更是多少书法家一生奋斗的目标。可是,近百年来,能写出如此笔法的书法家却是少而又少。然而,林散之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就是诠释古人“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虫蛀纹”等笔法的光辉典范。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林散之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之所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她传承了中华草书艺术的技法精髓,彰显了中国草书艺术的人文精神,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

当代草圣林散之说:在书法上,我比不上王铎,但绝对可比祝枝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